分享

视界 | 纸上谈缤——中华纸文化当代艺术展

 弘雅书房 2020-12-23


中国的“纸”

具有世界性的文化符号,

纸,

作为记录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载体,

始终伴随着中华文化的

繁衍历程并与其息息相关。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它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

在《后汉书》中有关于蔡伦造纸的记载: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后汉书·蔡伦传》




作为浙江美术馆馆庆十周年系列特展之一,“纸上谈缤”特别邀请了30余位国内外艺术家,通过对中华纸文化之历史发展脉络的系统梳理,对纸张本身艺术表现形态进行综合展示,以纸艺术作品为视觉主体,既诠释当代艺术在中华传统文化传播流转层面上的不懈努力与孜孜探索,更反映当代艺术家对中华文明物质遗产的守护与全新解读,继承与弘扬富含“东方智慧”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
 
此次展览的展品全部与纸有关。纸——一件看似不起眼的物品,在艺术家们的手下却有了无穷的变化。下面就让小编带着大家看几件有意思的作品。
展厅墙面
展厅墙面
一进入展厅,就能看到整个展厅的墙面被处理成了纸的质感,与此次展览的主题十分吻合。
 

1


宋军生  文字江山  150cm×500cm×8 
宣纸、香火  2019
宋军生  文字江山  150cm×500cm×8 
宣纸、香火  2019
 
这件作品正面和背面都是看点,正面墨汁投影在宣纸上,并在宣纸上慢慢地晕染开,让观者有一种进入水墨山水画的感觉。背面可以看到群山的投影。

宋军生  文字江山  150cm×500cm×8 
宣纸、香火  2019

那么,艺术家是如何在宣纸上做出镂空的群山图像的呢?其实,他采用的是香。这件作品以燃烧的香为行为的一种隐性状态,通过对纸面消减式的碰撞、焚毁、相互燃烧形成“一纸空文”的空间哲学性。
 

2


沈烈毅  天空系列  115cm×1500cm 
纸  2016-2019
 
咦?这面墙上挂的是一堆卷纸吗?这也能称为艺术品?也许很多小伙伴会摸不着头脑。别着急,让我们走进看看。请注意看卷纸的底部以及墙上的影子。

沈烈毅  天空系列(局部)  115cm×1500cm 
纸  2016-2019
沈烈毅  天空系列(局部)  115cm×1500cm
纸  2016-2019
在每卷纸的底部有着各国著名建筑的投影(比如天安门、泰姬陵、白宫、自由女神像、方尖碑等)以及一些动物的形象。
 

3


左:付小桐 133,800孔 116cm×79cm 手工宣纸 2019
右:付小桐 153,218孔 116cm×85cm 手工宣纸 2019

这两件作品从远处看表现的是连绵起伏的山峦,你以为这只是简单的平面图像吗?让我们把镜头拉近看看。

↑点击图片可放大,密集恐惧症慎点
这其实是艺术家用针从不同的角度在宣纸上扎了十几万个孔。艺术家对传统材料的运用与转化,基于中国人长久以来在对宣纸的使用上所注入的生命理解。在这两件作品中一切针的劳作只是为了与一张纸建立联系,图像本身并无意义。

 

4


李洪波  教具系列——双面人 
52cm×50cm×32cm  2012

是的,你没看错,请不要怀疑自己的眼睛!这一件件长得像石膏像的艺术作品全都是用纸做的。它们可以随意地拉伸变形。这些作品的内部是用中国传统纸灯笼制作工艺制成。实为中式核心,西式外表的结合。变形后的纸雕挑战了传统西方雕塑在人们固有认知中的庄严感,变得滑稽怪异。这些变形的纸雕同样改变了观者对坚固与柔软这对矛盾概念的认识。
 
李红军  自己  尺寸可变  纸  2008
 
同一个头像,因纸张的抽离,可呈现由厚到薄的状态,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压力将头像压缩、伸展、扭曲。艺术家想通过这样的展现形式,表现出社会外力对人的作用,也就是人类在遭遇社会现实后不同的价值取向和生存状态。
 
李红军  旋转的头像之二 
37cm×37cm×32cm  纸  2008

这件作品艺术家抓住了人旋转头部的瞬间,并用纸雕的形式将其表现出来。此作让小编想起了毕加索的作品。毕加索早年的作品还是很写实的,到了后期开始变得抽象。有许多后期的人物画让人们难以理解。其实毕加索是想在一个平面上同时表现出人的正面和侧面。

巴勃罗·鲁伊兹·毕加索  女人的半身像 
Bust of a woman
1937  画布  55cmx46cm  私人收藏
巴勃罗·鲁伊兹·毕加索 女人和狗 Woman with dog
1962 画布 146cmx114cm  私人收藏
 

5


陈琦、蒋旎  无去来处  空间影像装置  2019
这一系列作品的灵感来自于藏书中的虫蛀孔洞。艺术家被这些虫洞所触动,进而生发出对生命与时间的思考并创作出一系列名为“时间简谱”的版画、手制书、影像、装置和雕塑等作品。
 
陈琦  自然史  40cm×30cm×10cm  手制书  2019
陈琦  观象  260cm×640cm×30cm 
纸雕、手工宣纸  2019

一个人对时间的看法反映出他的世界观、宇宙观和生死观。书上的虫洞既是生命的印迹,也是时间的痕迹,象征着万物生灭轮回。

陈琦  观象(局部)  260cm×640cm×30cm 
纸雕、手工宣纸  2019
艺术家陈琦用了十年创作《时间简谱》系列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虫洞的形态由最初的写实慢慢地融合了传统的龙纹、云纹、水纹,融入了“五行”与“气”的思想,使之成为具有“书写”能力的符号,变成能叙事与表达情感的“字”与“句”。

1

陈琦  时间简谱(红、白、黑)  纸  2019
看完这些作品,各位小伙伴有没有感受到艺术家们的脑洞大开呢?小编在这儿介绍的作品只是此次展览中的一小部分,想要看到更多的精彩作品,请大家迈开你们的小jio jio去现场观看哟~


纸上谈缤
中华纸文化当代艺术展
The Splendid Languages of Paper 
Contemporary Art on the Chinese Papermaking Culture
展览时间
2019.8.9 — 2019.9.19
主办单位
浙江美术馆
展厅
1、2、4、5、6 号厅、天光长厅
 
2019全国书偶创意设计征集活动已经开始啦!
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报名呀!登录网站
https://www.或
https://www./shuou.html
注册信息、提交作品。
万元奖金,等你来赢!

您可能还会对这些文章感兴趣⬇️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每天读点人文与艺术

[ 文/编  《弘雅书房》  

编辑部:乐诗 ]

欢迎评论区留言

 每一个好看 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