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类会憎恨有形的牢笼,却常热爱无形的囚牢

 东山高山图书馆 2020-12-23

1

“所谓的喜剧,不过是发生在一些人身上的悲剧”。

这句很早读到的话,已经记不得是谁说的了。却突然的又想起。

面对这个世界,自然就想起。

一只垂死的老虎,在荒野上挣扎。

一只秃鹰盘旋在高空,久久不会离去。

它绝对不是”兔死狐悲“,而是欣喜若狂。只等着老虎断下最后一口气而后一冲而下,饱餐一顿。

为了争夺地盘,两只老虎相斗。不惜俱伤。

这些都是动物世界的画面。

面对这样的画面,我曾经感叹丛林世界的血腥残酷,而庆幸自己生而为人。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才发现这是一种幻觉。

2

人类社会的血腥并不比逊于丛林世界。只不过是披上了一件文明外衣的遮盖。

兽类残杀,光明正大,不会掩藏。而人类却善于精于掩盖自己的罪恶。甚至还可能把罪恶包装为正义或信仰真理,或爱国精神。

然后称之为”文明“。

然而,现在已经是2020了,看看眼前的人类”文明世界“都发生了些什么?

除了那些无耻的政客、文人们,谁还敢高喊这是个美好的世界,自己的国家是最伟大,最文明的国家?

就算一直公认为”文明领路人“的美国恐怕也不敢了。

美国的这场总统大选,让人看到的远不止是政治的黑暗,而是人性与整个人类文明的坠落与黑暗。

——也许,我是有些悲观,庸人自扰吧。

但愿。

无认如何,人类数千历史进程中,无论在多么黑暗进期,总是有一些为寻求光明美好而献身的人。

也正是总有这么一些人,有如盗火的普罗米修斯,给黑暗的人类带来光明与希望。

3

今天的人类几乎无不认为自己已经进入了现代文明。

现代社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在经济上,有研究称,世界经济在工业文明之前的增长速度非常缓慢,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但是从大航海时代起,经济开始迅速增长,可以说是爆炸式增长。

在科技上,也是从同样的时代,迅速发展,研究成就也爆炸式增长。曲线和上面的经济曲线类似。

工业文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经济的繁荣,等等,都成了人们眼中最醒目的象征,且人们把这一切等同于文明。

可这真的就是文明么?
或者说,它们就等同于文明么?
答案是:不!
这让现代人类眩目着迷的一切,其实最多不过是文明之树上结出的果实。
人类文明是一棵大树,树根与树杆却不是它们。
究竟什么才是文明的根基与支柱?

是思想!是灵魂!
如果不是人类思想史上涌现出一大批哲学家、思想家、经济学家,我们今天所谓的现代文明是不可能出现的!
这些人的名字,可以列出一长串:
亚当斯密、马克思、哈耶克、凯恩斯、卢梭、伏尔泰、勒庞、洛克、韦伯、孟德斯鸠、伯林、托克维尔等等等等
就是这样的一大批大师从各方面论证各种问题,才有了现代文明的三权分立、法制建设、经济繁荣……

4
在为现在文明做出巨大贡献的诸多思想大师之中,也许有四位特别值得提。
他们是:罗尔斯、大卫·休谟、卢梭、边沁。

罗尔斯的《正义论》、大卫·休谟的《人性论》,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边沁的《政府片论》被称为现代文明的奠基四论。

罗尔斯《正义论》

什么是正义?我们每个人都对正义有模糊的感觉,有自己的定义。

似乎正义有无数种。可如果是这样,每个人当看到有不同于自己的”正义“时,就有充足的理由以自己的”正义“为标准,消灭别人的”正义“。

这样,人类就可能性由因抢夺食物而彼此残杀,转变为标榜推行自身的唯一正义而残杀。

因而正义与就最终变得不正义。

那么正义究竟是什么?

西方一直在思考。

从柏拉图对正义的探讨之后,西方历史上诸多哲学家都不断完善这个学说,直到罗尔斯惶惶几十万字都在解释正义的含义,成为正义论的集大成者!

约翰·罗尔斯(1921-2002年),20世纪美国政治哲学家、伦理学家,普林斯顿大学哲学博士,也是哈佛大学教授。
《正义论》被视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政治哲学、法学和道德哲学中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它还被列为美国各大大学课程的必读书籍之一。
《正义论》主张以一种更抽象的社会契约论来替代功利主义。其出发点是:社会基本结构是正义的主题;人们在达成其它协议之前,首先要就社会制度的原则达成协议。
就是在这本书里罗尔斯提出了著名的“无知之幕”。
边沁《政府片论》

我不知道自边沁那时以来,实施的法律改革有哪一项不能归功于他的影响。
——H.J.S.梅因

边沁,英国哲学家、法学家
他的《政府片论》是第一部较系统地将功利原则运用于政治思想领域的杰出著作,开创了西方法律思想史上的法理学新学派,是19世纪欧洲自由主义思潮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现代实用法律体系的奠基之作!

大卫休谟《人性论》

身而为人,你真的了解人性吗?人的情感产生的原因,人类道德感何来?

这一切都在《人性论》有了最深刻的回答。
休谟通过对人性的研究来揭示制约人的理智、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准则。如果制度不能建立在人性的基础上,就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
甚至可以说,对人性的研究应是一切科学的基础。
不了解人性,就无法建立良好的制度。
这就是为什么西方的一切社会制度,规则制定都建立在人性之上。为什么他们会视人性大于一切。

卢梭《社会契约论》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中。

很多人都知道卢梭这一名言。

卢梭向往自由,但却看到了真正的自由却也要戴上必要的枷锁。

如“契约”。

让-雅克·卢梭(1712—1778),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之一,被誉为“现代民主政体之父”。

《社会契约论》是卢梭的代表作,书中主权在民的思想,是现代民主制度的基石,深刻地影响了逐步废除欧洲君主绝对权力的运动和18世纪末北美殖民地摆脱英帝国统治、建立民主制度的斗争。
美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权宣言》及两国的宪法均体现了《社会契约论》的民主思想。被称为近代民主政治的奠基之作。


5


曾经的战争狂人拿破仑有句名言:

掌握人类社会只有两种力量,一为思想,一为剑。但最终还是思想。

作为一个曾一心想用武力征服世界的人,得出这样的感悟,尤其具有说服力。

可见思想的力量。

但同时也可见思想的危险。

因为思想有好的,也有坏的。有正义的,也有邪恶。

一个人被囚禁的有形的牢笼中,一般来说,他会有强烈的反抗,憎恨这牢笼。然而,如果把他囚禁于无形的思想牢笼之中,他会慢慢的适应这牢笼,即使它是恶的。

他为拚命维护它。

这才是人类最深、最致命的悲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