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学堂--人不能让病吓倒

 Jeasonlilo1978 2020-12-23

    是什么引起的血管病? 引起血管病的原因恰恰是低血糖。人活一世要信奉八字箴言,哪八字箴言呢? "我尽我心,量力而行"。要健康首先要干嘛? 细嚼慢咽!   人类的许多疾病根源在哪里?  人类站起来了。

    国医大师陆广莘做客《国学堂》, 以毕生之医学智慧为你解决最贴近生活的健康难题。

缘起:《国学堂》的音频.视频进行图片文字.化的缘起

01

我尽我心,量力而行

    陆老之前一起讲的内容如果用两个字表达就是“生命”;如果用一个字讲就是“生”,天地之大德是为生。

    现代人特别提到一个观念,就是说以前我们总是怀着一颗找病的心,总去找这个病来了,它有什么病毒,有什么细菌呢?现在我们发现很多让我们解决不了的问题,比如高血脂、糖尿病,它都不是某个病毒/细菌带来的问题。

    那么我们的观念又没有改变,总是在找一个敌人,去消灭它。后来我们的观念就是糖尿病就怎么样把高血糖给降下来。这就是目前我们的治病思路了。但实际上,身体血糖高,并不是一个病, 它是另一个病的一个结果而已,你把血糖高按下去了之后,那个地方没有解决,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讲到糖尿病,根本是它的合并症, 严重的是它的合并症,或者是他的后果。 它后果就是血管病---心血管、脑血管、肢体血管等。那么以现在知道的,引起血管病的原因,恰恰是低血糖,低血糖引起了身体的升高血糖的反应,被动员起来了。而升高血糖的反应,包括交感神经、肾上腺、肾上皮脂等都是使血管收缩的,因此使得血管收缩,就使得血管变硬化了。

    这个事情说明:就是强烈的降低血糖,反而加速了血管病变的发展。换句话说,在治疗高血糖的一系列方法,最后导致了一个副作用结果,就是我们常说的,因为糖尿病,所以会有肾功能不好,会有什么血管的问题等等。其实很可能是因为我们在降血糖的过程中产生来的病。[其实很大部分药源性疾病]

    因此面对这类病的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的核心问题是提高身体里的内环境的稳定。身体里的内环境的稳定,有一个调解机制, 这个调解提高它的自稳态的调节机制, 这是最根本的。那么哪些因素使得自稳态的调节机制薄弱了呢? 六个升高血糖的机制,都是在激动、焦虑、紧张,这样一个高度的强烈的精神状态影响下就会升高血糖。人们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对自己的指标过多,使之拼命的去努力,去干活。所以对这类问题的奉劝大家八个字,八字箴言:“我尽我心,量力而行”。

    我尽我的心,我努力了,我尽力了,尽心了,但是量力而行就知足了。举个例子,因为我们的世界观或者说宇宙观,第一层次的是物质实体论, 第二层次是关系实在论; 第三个层次, 生命的特点就是它是主体性开放的。所以每个个体都应该尽到他的责任。第四层次,是生态共衍论。 就是个人的成长,需要跟周围生态的,成长同步的,你不能破坏生态,现在我们是破坏者生态,就是我们的要活,周围都灭亡了,那怎么行呢?生命之所以能够演化,发展都是靠生态共衍。就是大家,你活了,细菌病毒什么都在活, 你的周围环境也在欣欣向荣, 你才能够这样子。

    然而周围的细菌病毒太多了,会不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呢 ?比如现在很多人的观念就是这样子的。 你想单细胞生物,在35亿年前就有了。而人类到了350万年才出现,你到地球上来,他们很早就在,而且细菌病毒在发展到人的过程,他们都做了很多贡献的。 你不是认为它是坏的,第三,你的体表,你的腔道等等你的细菌数是你身体细胞数的10倍。所以说你是杀不完细菌和病毒的,你必须跟他一起生存下去。

    就像小孩子刚生下来,离开了母体自带免疫系统,它对细菌还不能适应,它就会要发烧。每发烧一次,他都回增加了抵抗能力,它的免疫功能的发育是跟它的一步一步适应来的。就是生病实际上就是跟周围的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提高自己的抵抗能力的一个手段,并不是生病全是坏的。所以这个呢,就是在唐朝孙思邈就描述了小孩子生下来后断奶了,或者三个月发一次,两个月发一次少,实际上这是免疫系统的发育过程。

    国学堂记,从人类立于天地间的那一天起,就开始了和各种细菌共处的日子。 就连表面看起来仅仅是疾病的发烧,也是人类为了适应细菌做出的努力。

02


没心没肺,能吃能睡 

    在国医大师陆广莘看来,不应该对此类疾病过分恐慌,那在陆老眼里还有哪些疾病并不像当前广告舆论宣传的那么可怕呢?或许很多人会为这个问题,就是说小孩一发烧,家长都很紧张,怕烧坏的大脑,或者怎么样哪小孩子也要发烧时候,怎么办?过去老太太就会这么说: 小孩发一次烧学一次乖。小孩他整个身体的发育,整个免疫系统的发育,甚至智慧的发育,都是会经历发热的。从这儿看来,对于疾病的过渡恐惧,是我们现在对社会上造成了一个非常不好的一种宣传。  

    在近几十年,人类才发现了有肝炎, 乙肝啥的,现在对乙肝患者社会会产生歧视,对乙肝病毒携带者产生歧视。在上世纪50年代,陆老本身就得了肝病,出现过肝脾肿大,转氨酶好几千,肝腹水,肝静脉曲张等等, 到最后用中医的方法都 治好了。因此70年代成立了肝病研究所,因为太多人来看肝病,但是当时都满目性认为是营养不良,然而肝脏的本身自我修复能力本身就很强,就是不能过度治疗,不能过度补益, 还有就是要保持良好的情绪。

    每个人要有个信念:“ 听从身体, 相信身体,服务于身体。”不仅仅相信别人, 还要相信自己。 实实在在体会自信。尤其最后这句话--服务于身体。想想看我们平常都会有一种很强势的,说我要怎么样,你必须要听我的,甚至我们会把这种观念来对待我们的身体。  这就错了,我们得听从于自己的身体,服务于自己的身体,这是一个自我修复的过程。然而我们很多时候不相信自己,不相信自己的身体有这个自我修复能力,所以自信的人美丽就在这里了哦!  你得相信,我们自己能解决这个问题。一定要有,所以呐,仁义礼智信的,我觉得这有个重要的观念就是你不仅是要去相信别人,你也要相信自己, 你要愿意把自己放开这叫"去我执"。

    人自身具有自我痊愈能力, 这是陆广莘深受疾病(肝病)之苦以及治愈同样深受其苦的病人之后,实实在在的体会到生命的奥秘,生命完全有自我治愈的能力。陆老1993年去美国讲学时,遇到一位女科学家叫苏珊.桑德格(患有)乳腺癌,跟癌症斗争了39年,写了两本书《癌症的隐喻》《艾滋病的隐喻》其中最重要的内容统计说是 患有肿瘤(癌症)的病人:百分之五十是被吓死的,百分之三十是被毒死的,百人之二十是被饿死的。

    那说明这个人对疾病的过渡恐惧带来的过渡诊疗,成为当代医疗危机,成为当代医疗改革的难题,使我们在这个疾病问题上有过分苛刻的要求。现在很多制药厂也不断的强化告诉你这个事情有多么严重,一个头皮屑有多么严重,维生素缺了有多么严重 等等。这里头有一个利益集团的推动:药物研制集团、医疗仪器研制集团、医疗保险集团 等等都在推动这么一个观念,错误的观念就出现了。

    而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一个人作为一个整体:“他前半生是在错误中学习,

后半生是在带病中延年。”也就是说人完全可以带病而延年的。你本钱不多了,你就省着点用就行了。人最怕在心里面无所顾忌,所以说带病养生,以烦恼养菩提心这是有道理的,只有这样子人那胸怀就宽了,胸怀宽了,也就不至于被疾病吓坏。百分之五十被吓死就不至于了。

    陆老的养生之道就是: 没心没肺,能吃能睡!治好病就要首先心态好!充分信任自己身体自我修复能力,也就是自我恢复健康能力。

03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当前社会竞争太厉害,自己给自己的压力大的人特别多, 竞争(物竞天择)真的是好的吗?暂不表。中医能治好病吗?  中医被认为不科学, 认为是伪科学?古代中医有上千年的历史,现代西医却也只有短短二百多年历史,有效才会保留,随着中国文化的性质,最终中西医会融合在一起。 

    中医强调的就是: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内部环境稳定, 外部邪气就不影响。  中国社会为什么要维稳? 如果把社会看作一个身体也是一样的,身体内部环境稳定很重要,只有保证了身体内部稳定性,对于外部世界千变万化的影响都能抵挡住!人身体最重要是从内部正气不足了,那就很容易出现问题,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亦然。

    在现今复杂纷繁的国际社会中,以中国智慧为国际社会体系贡献力量,并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华文明的和谐价值是最重要的价值观念,以和为贵,和气生财,不要强权政策,和而不同,这就是中国方案。或许有人看不惯中国崛起,中国还是一如既往地努力把敌人转换成朋友的去做。    

    中华文明不是对抗而是和谐现在问题就在这里,老觉得自己是礼仪之邦--和谐,也不愿意侵略。你看中国社会的每一次领土扩张都不是侵略回来的,都是被侵略回来的。 但现在的情况是,人家不这么看,你老说自己没有攻击性,要和平崛起,但人家不这么认为人家就觉得你有野心的,你要干啥事似的。

    所以不能看短时间内的, 要看长时间,陆老推荐了一篇史料文章里,谈到了宋朝跟辽国和跟金国的斗争,然后宋朝就赔款,就进贡给他们钱。 宋朝当时是汉族的统治阶级。最后结果过了百年以后, 辽国灭亡了,金国灭亡了,就是刚才你说的,这些人都融入到了大汉族中来。从长远来看,中华民族这万年来,版图也在大,各民族都能融合那就是因为以和为贵,以生命的价值来指导我们的行为,参赞天地之化育。你不是要杀我吗?你打我吗?结果呢,最后他都灭亡了,最后就融入了我们中。其实想想也很恐怖哈?

    你说那个时候宋朝,每年进贡给辽国,给金国, 那个时候肯定很多人不爽,觉得这个很苟且,但是呢,你想想看,你长期供养他们之后,就像打胰岛素一样,打多了之后,他自己没有这个能力生产了,最后他就不行了,这招真的很高级啊。

    金国辽国自己就不怎么去发展生产了,他们靠你的进贡,供给的东西那么多,反而宋朝科学阿技术阿都发展起来了。宋、金、辽三国之争及其结果是中华文明价值活生生的体现。和而不同的观念,也使得中华文明虽经历磨难,却得以延续千年。而国医大师认为,这对于每个人自身的和谐健康,也同样具有启发性的价值。 

04


细嚼慢咽,迈腿徒步   

    面对具体问题时,我们应该怎么运用这样子的价值观念?咀嚼就能降血糖吗?说到这个糖尿病以前做过一个实验,就是咀嚼海绵的实验,在1958年,我国的生理学家和生化学家两位知名人士到陆广莘的医院,给50个糖尿病病人做个实验,就是给每个人咀嚼消毒的海绵,让每个人咀嚼半小时,结果发现咀嚼半小时后, 毫无例外的50个病人的所有血糖、血脂下降了, 就是说明咀嚼可以帮助血脂下降、血糖下降。

    这个实验是1958年做的,陆老1961年在《中华内科杂志》发表了相关的文章, 陆老主张糖尿病病人,首先得吃饭吃得慢---细嚼慢咽。过去说的“人老先老腿”,陆老说“人老先老嘴”。 嘴阿,吃饭的嘴里呼噜呼噜的往下塞,五分钟就把一顿饭吃完了,血糖能不高吗?  如果你吃得慢了,细嚼慢咽了,那么它进来的血糖(胰岛素)就不需要升高,等你吃饱了就是它血糖没有过分,没有过量。如果你吃得快了,等到感觉吃饱了(血糖)那就过量了,每一顿过量了,糖尿病就自然得了。 所以说细嚼慢咽是很重要的。

    人类为什么没有活到他应该活得寿命呢?主要就是这个嘴,人老先老嘴,人老了,牙齿掉了,然后喝稀的。老喝稀的就不怎么咀嚼,然后食物到胃里,胃的负担就加重!所以老年人还是得要咀嚼,老年人最好还是要吃干的,能咀嚼的东西, 其中咀嚼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就是唾液的分泌,这个唾液中医命名为“金津玉液”,把金和玉来形容所以有多珍贵。

    有唾液是多么重要哦! 动物有伤口的时候,它用舔,舔伤口后可以加速愈合。分析唾液成分说有种因素:是神经性生长因子,帮助神经生长的;帮助皮肤生长,不就等于年轻化了呢!就是延长生命的过程。 老太太经常对小孩说“小孩别随便唾口水,这个是精华”。所以吃饭要慢,细嚼慢咽。 当你情绪一紧张,你嘴巴会干唾液就没了。 当你松弛的时候,很高兴,高兴得吃饭,唾液就出来了。唾液有助于健康长寿的,现在我们有食物添加剂,容易致癌,呼噜呼噜下去,好了病从口入了。 如果你细嚼慢咽唾液还能够把这些东西消除分解掉。食物添加剂中不好的东西分解掉的,所以今天,无论你工作再忙,咱们这顿饭,能不能悠闲一点,细嚼慢咽的吃。

    老人常常讲:吃饭的时候要细嚼慢咽,原来蕴含着深刻的道理。细嚼分泌的唾液被称为长寿的因素,而慢咽则能有效防止血糖含量过分上升,除此之外,细嚼慢咽还有哪些好处?第一,带来很多悠闲惬意的慢生活;第二,享受了美食;第三,健脑了,固齿了,美容了;第四,唾液抗衰老,何乐而不为!

    有个问题老年人了,牙都掉了,怎么咀嚼呢? 不能空咀嚼,还是需要有食物,吃的时候,食物会引发唾液分泌。食物来了,摄入什么样的食物,口腔就会分泌什么样的唾液。不同食物促进分泌不同的唾液的, 就像在农村的他的唾液分泌和他在城市里的唾液分泌情况是不太一样的。  整个肠道的环境,包括细菌的分布都是不一样的。你在城市里那么脏,在农村里生活地菌群都得改变的。所以要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第一关就是守住咀嚼,只有重视了就好。

    那么常言道“人老先老腿”,这个也得承认,我们现代人,尤其城市里的人活动少了,很多在跑步机上跑步,为啥不到野外去跑跑呢? 所以这人能走就走路 尽量多走走路。多做做有节奏徒步老年人多走路, 可以减少骨质疏松,减少骨折。所以每个人要做到这两个,一个腿得动,动了就不一样;一个是嘴要勤劳(咀嚼),就是管好嘴,迈开腿

    动物是四条腿着地的,而人类站起来了,就构成了人类为什么没有活到他应该活得寿命的很多原因之一。人的直立行走带来很多问题,首先是脊柱, 原来是水平的,现在直立后脊柱就一直被压迫,第二个 ,大脑在最上方,血液从心脏出来使劲地往大脑上去靠什么呢?靠大腿,为什么大腿要粗呢?大腿粗才能有力量把这个血液打到大脑上去,所以大腿粗才健康。等到走路蹒跚,你没劲了,大概快完了。心脏要克服地心引力,把血液往上送,如果你的大腿肌肉有劲儿,那么就能够保证大脑得到必要的血液供应。

那么倒立会不会有帮助呢? 就是有些人说脑子缺血, 没事回家就倒立, 或者像壁虎一样挂在那个双杠上晃来晃去,那有用吗?陆老个人认为,尽量少用工具,用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就好了,就是让人们意识到这个重要性,尽量能动就动。尤其老年人能动就让他尽量的动。子女们孝顺,说你坐那儿,你别动,你别动,这样子还不好,这个退化的就更快了!还是要多走走路,徒步每天。

    所以有些时候,除了心法之外,还得有知识。除了以外,你得让他动起来。 “为人子女者,不学医是为不孝”。

《国学堂》音视频笔录内容有:

1、国学堂-辅佐●中国文化●发扬光大

2、国学堂--生命的质量=生命长度X生命宽度X生命高度X生命密度

3、国学堂--好好爱你的心肝宝贝

4、国学堂--脉是节奏●节奏来自心脏●心脏外表现在舌

5、国学堂--吃好睡好静好就是最大的养生哲学

6、国学堂--阴阳二字

7、国学堂--尊重生命!

8、国学堂--谁偷走了我们的睡眠

9、国学堂--命运的预言家

10、国学堂--脉诊摸出你身体是否健康

11、国学堂--曾国藩修身十二法

12、国学堂--曾国藩修身十二法之一

13、国学堂--曾国藩修身十二法之二【静坐】

14、国学堂--曾国藩修身十二法之三【早起】

15 、《国学堂》的音频.视频进行图片文字.化的缘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