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洒蓝釉瓷器创烧之我见

 戈壁龙 2020-12-24

        洒蓝釉(又称雪花蓝釉)瓷器,是在烧成的白釉瓷胎上,以竹管蘸蓝釉汁吹于器表,并通过上一层透明釉进行高温复烧所形成的瓷器器物。

        洒蓝釉瓷器特殊的烧造工艺,使得瓷器釉面形成厚薄不均、深浅不同的蓝釉及留白斑点,其所留白地仿佛飘落的雪花,隐露于蓝釉之中,优美至极。

        根据现有考古及实物证实,洒蓝釉瓷器创烧于明宣德年间,其工艺和技术则成熟于清康熙年。

        关于洒蓝釉瓷器的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相传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某一天上午,有位农村老太用旧布包着一件外部看似泛蓝,但也几乎全身布满白点,并且还有些脏兮兮的大碗走进了北京某文物商店,询问文物管理人员是否可以换钱以补贴家用的相关事实。

        文物管理人员在和老太沟通交流的过程,了解到曾经装过盐,也喂过鸡的大碗很可能是具有历史陈旧感的文物时,决定用80元人民币对其进行收购。等老太拿上钱走出文物商店大门时,管理人员迫不及待地对其进行了清洗清理,清理过程,碗内底“大明宣德年制”之青花款的出现,顿时让在场人员喜出望外并如获至宝。后文物商店多次邀各路专家对其进行了价值和艺术鉴定,最终确定其为“大明宣德年制”瓷器艺术之精品。

       此宣德大碗的出现,不仅揭示了中国瓷器烧造之洒蓝釉的应运艺术及烧造工艺,由此也形成了“宣德年间创烧洒蓝釉瓷器”这一历史定论。当然,这一定论到目前为止,还在左右着历史及考古学家,乃至古玩收藏界的思维,并成为了舆论及各媒体津津乐道的话题。

        还有, 宣德大碗内底之青花款的发现,也使得“宣德瓷器款式满器身”终成定论。也正是因为如此,宣德大碗被确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并永久珍藏于首都博物馆(现国家博物馆)。

        然而,自己想要说的是,在多年收藏过程中,于青岛胶州市沈家村有幸获得识有“内府”款式字样的洒蓝釉精美扁壶一件并附图其中。

        近日,自己在浏览某公司拍卖网站时偶然发现,标有“大元国至正十二年御制;宫廷贡品;至正壬辰诸路万户府督造”等款式字样的两件器物已被早到的买家收入囊中。两件器物造型优美,虽然喜欢至极,可惜无从下手,也只好截图并附其中,望各路精英甄别鉴赏。

​        熟悉历史的知道,诸路万户府为元代辖管万人以上军职单位的正三品机构。

        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以韩山童,刘福通等为首的红巾军起义爆发,元朝大乱。至正十二年,大元帝国,国之动荡愈演愈烈,御窑烧造等关键部门直接军管于情于理。此时的皇宫与军队沟通更加紧密。然而,未曾想到,大元这个闻名于世的泱泱帝国,在苟延残喘了十多年后便于1368年被朱氏所替代,更旗易主变成了大明朝王朝。

        对比自己所收藏扁壶,以及从拍卖网站所截图的两件器物,制作同样精美,线条流畅,属元代典型器物器型。

        看瓷胎,同属糯米胶胎质特性,不仅细嫩,而且坚硬。

        看修足,尽管不如明清官窑瓷器那样修足精整,但其修足技艺熟练,并见明显挖足及削切痕迹,体现明显元代特征。

        看画法及技艺,三件器物刻有莲花鲑鱼之主体纹饰,并辅以水生浮游生物 ,以天空及祥云作伴,和谐,自然,美丽。

        瓷器题字,精整规范,刚劲有力。网上所见两件器物提款应为同一作者所书,并见书法大家之风范。

        值得肯定的是,三件器物包浆熟旧,自然磨损,烧造过程明显采用了洒蓝釉的上釉工艺和技术。

       由此可以断定,三件器物属元末到代真品无疑。如果是这样,洒蓝釉瓷器的创烧年代相对于明宣德年,提前80年乃至100年以上也是毋庸置疑的历史事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