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考研复习也有巴纳姆效应?心理学考研复习初期心态调整策略

 文都比邻心理学 2020-12-24

心理学考研的小伙伴,晚上好~

考研复习也有巴纳姆效应?心理学考研复习初期有什么好的心态调整策略么?下面一起和小编了解下~

1.

“巴纳姆效应”


想必对心理学感兴趣的同学都听说过“巴纳姆效应”。

“巴纳姆效应”来源于一位名叫肖曼·巴纳姆的杂技师。他的表演总是比其他杂技师的表演更受欢迎,当有人感到十分好奇时,巴纳姆道出了他的秘诀: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

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人们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的描述,并且认为这个描述非常准确、非常适合自己。心理学上把这种倾向称为“巴纳姆效应”。

其实,生活中存在着许多“巴纳姆效应”的例子,比如在公共汽车上你会发现,一个人打了一个哈欠,他旁边的人也打起了哈欠。出现这样的原因是因为这样的人比较容易受到暗示。再比如网上的星座、运势,其实就是利用了人们容易受暗示的心理,说一些模棱两可、能进能退的话,使得人们对它深信不疑。

其实,很多同学都认为考研对自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而在复习初期会通过查询信息、向学长学姐打听情况等获取一些考研必备信息,而有些比较容易受暗示的同学会因为一些不够准确的信息胡思乱想,影响自己的复习进度,那就非常不应该了。

2.

调整策略

下面,小编为大家总结了一些考研初期你容易遇到的情况以及考研复习初期心态调整的策略,希望对大家有用。



听朋友说985高校都不会招收普通二本院校的学生,作为二本院校的我还要不要考研?

我想,研究生考试是非常公平公正的,没有任何一个985高校规定说不招收普通院校的学生;另外,如果你的周围有说这样的话的朋友给你泄气,这边建议把他拉黑呢!

在考研初期千万不要自我怀疑,既然确定了自己的目标并且非常希望考上,那还是多花一些时间和精力用在复习上,多背一个单词,多听一节课才是正确的事情?



爸妈希望我能参加公务员考试,尽快解决工作问题,而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考研上

小编非常理解很多同学家长的想法,毕竟大部分同学研究生毕业也是奔着就业去的,如果本科毕业也能顺利就业,那就不是必须要走考研这条路。

但是,既然同学决定了考研,一定有自己的想法和理由,那么在自己和父母的目标冲突的情况下,首先要与父母进行充分沟通,告知父母自己的真实想法。

其次,要制定自己详细的复习计划。如果实在无法确定最终目标,又想考公务员又想考研,那么只能自己多付出多努力。

据我所知,各个省份的公务员考试大约在每年4-6月开始,同学们可以在复习初期,划分一半的时间进行公考复习,待公务员考试结束,再全力准备考研。等到暑假可以一边等公务员考试结果,一边复习考研。



到别人复习的更快、更早,感到自己没有什么竞争力

考研复习过程中,有个研友相互督促、激励是非常不错的事情,小编也见过许多互为研友最终大家都考上了理想院校的例子。

但是,无论周围的人复习的多好、多快,在复习过程中同学们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进度,每天晚上可以对当天的复习进行一个复盘,只要自己每天有进步、有收获就是好现象,切勿因为他人的事情而自乱阵脚。其实仔细想一想,每年全国有那么多人报考研究生考试,如果总是想其他人复习的怎么样,估计自己早就要放弃考研了吧。

3.

最后,建议

在复习初期,正是打基础的阶段,同学们可以多多对自己进行积极地、正面地暗示,不断地告诉自己“我能行!今天复习得很好,我一定能考上研究生!”这种暗示可以每天进行,可以尽量的详细,这种暗示会在你感到难过和失落时起到很大的鼓舞作用。

另外,文都比邻编著的《心理学考研高而基:知识精讲(下册)》即将上市,这本书为《心理学考研知识精讲》的下册,本书涉及管理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四个心理学专硕常考科目。

根据大纲和考试重难点,收录了31本中外教材中最贴近考试大纲和官方答案的知识体系以及知识点的表述方式的内容,并比对了各个自主命题学校的历年真题,罗列了知识点与历年真题出现的次数。强烈推荐给准备心理学考研专硕的童鞋!

哇!好想要!什么时候上市呢?童鞋们可以持续关注咱们文都比邻的微店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