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康熙除掉鳌拜后晚年为何替他平反?看看鳌拜当年都干了什么

 天宇春涛 2020-12-24

历史廊 今天

很多人对鳌拜的了解都来自于童年时期看的金庸武侠《鹿鼎记》,在这部武侠剧当中,鳌拜是一个图谋不轨的野心家,作为四大辅臣之一,鳌拜排除异己,结党营私,时刻准备着替换掉年幼还没有亲政的康熙皇帝。


但《鹿鼎记》中的康熙宫廷是否符合史实?康熙帝与鳌拜到底是怎样的关系?顺治帝去世后康熙年幼继位,四位辅政大臣掌握实权,鳌拜是其中一位。这一久经战场的满洲大臣左右了康熙朝政的前八个年头。直到少年皇帝设计擒鳌拜、让其革职下狱,才结束了辅政大臣执政的局面。


真正历史上的鳌拜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人物,你要说他是大奸臣,可能不能完全解释得通,你说他是忠臣,康熙为何要擒拿他?


本文就单纯的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看鳌拜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图片

鳌拜


对康熙的祖父皇太极、父亲顺治忠心耿耿的鳌拜


由于皇太极是暴毙而亡,并没有留下明确由谁来继承皇位,这就导致满洲权贵在皇位继承人的问题上出现矛盾,其中竞争力最大的两个人选一个是皇太极的长子豪格,一个是皇太极的弟弟多尔衮。


从实力上来说,豪格拥有两黄旗的支持,而多尔衮则有两白旗的支持,因此不相上下,形势也极为严峻,鳌拜当时是镶黄旗的大臣,也是这场皇位继承争夺中的关键人物,鳌拜跟两黄旗的其他大臣主张是一样的,那就是继位的君主必须是皇太极的儿子,而不能是他的兄弟。

皇太极的兄长代善在崇政殿召开会议讨论皇位继承人选,鳌拜命两黄旗的精锐全副武装守卫在崇政殿,甚至以武力威胁多尔衮,"我们这些臣子,吃的是先帝的饭,穿的是先帝的衣,先帝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有如天高海深。如果不立先帝之子,我们宁可从死先帝于地下!"


在鳌拜等人的震慑下,多尔衮从大局出发,也害怕刀兵相见,因此不得不做出让步,但是多尔衮也提出一个条件,那就是不允许让豪格继承皇位,最后选出了顺治继承皇位,这也是鳌拜等人极力争取的结果。


顺治即位后并没有忘记鳌拜等人,《清史稿》中记载:“世祖考诸臣功绩,以鳌拜忠勤戮力,进一等。”


然而鳌拜却成了摄政王多尔衮的眼中钉,多尔衮专权后,开始多次打压鳌拜,鳌拜差点就被多尔衮整死,不停的被降爵,一直到多尔衮死后,顺治亲政,鳌拜才熬出头来。


《清史稿》中记载:“世祖亲政,授议政大臣。累进二等公,予世袭。擢领侍卫内大臣,累加少傅兼太子太傅。十八年,受顾命辅政。”


顺治


晚年擅权自重,被康熙除掉的鳌拜


顺治死的时候,并非鳌拜一个辅政,而是以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等四人一同辅政,论排名鳌拜排在最后。


但是四辅臣中,索尼虽然位高权重,但是年事已高且体弱多病,不喜欢管理政事,苏克萨哈是鳌拜的死敌,两个人经常发生争论,在朝堂之上也是明争暗斗,遏必隆则是鳌拜的党羽。


在这样的情况下,鳌拜逐渐走上专权的道路,“鳌拜受顾命,名列遏必隆后,自索尼卒,班行章奏,鳌拜皆首列·····党比营私,凡事即家定议,然后施行。侍读熊赐履应诏陈时政得失,鳌拜恶之,请禁言官不得陈奏。上亲政,加一等公,其子纳穆福袭二等公。世祖配天,加太师,纳穆福加太子少师。”


索尼病死之后,鳌拜因为没有掣肘,彻底成了结党营私、独断专行的权臣,事实上康熙亲政,但是鳌拜并不想归政,造成了康熙亲自己的政,鳌拜也辅自己的政,在此期间鳌拜甚至和党羽网络同为辅政大臣的苏哈萨哈的罪名,最后将其杀害,此举也造成鳌拜与康熙之间的矛盾上升。

一直到康熙八年,康熙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对鳌拜实行了扳倒计划,在鳌拜入宫拜见康熙的时候,康熙命手下擒住鳌拜,按照墙倒众人推的法则来看,曾经对鳌拜有多忠心的党羽,当时就多想搞死鳌拜以摆脱与鳌拜的关系。当时大臣罗列鳌拜30条罪状,按大清律应该处以斩首,但是康熙并未直接杀了鳌拜。


对此,康熙的说法是鳌拜“效力年久,不忍加诛,但褫职籍没。”据法国传教士白晋记载,当时鳌拜请求觐见康熙,让康熙看他为救康熙祖父皇太极而留下的伤疤。康熙看后,感念鳌拜的功劳,遂对他宽大处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鳌拜随后被监禁。


康熙


鳌拜死后的后续


然而,关于鳌拜的故事并未就此结束,在康熙晚年的时候,想到鳌拜早年立过的功劳,“追赐一等阿思哈尼哈番,以其从孙苏赫袭。苏赫卒,仍以鳌拜孙达福袭。”


这一举动可谓是让人意想不到,如果鳌拜真的是大奸大恶之徒,康熙为什么会在晚年有这样一个行为?纵横认为,大概康熙也意识到,其实鳌拜并未谋逆之心,只不过不愿意让权而已。


以鳌拜对皇太极、顺治两帝的死忠来看,未必会反康熙,鳌拜的悲惨结局其实是清朝加强君主专制导致的,在皇权至上的形势下,鳌拜这样的辅臣不论忠奸都不会有好下场,这一点,从中国古代商鞅、张居正等人的身上就可以看出来。


到雍正时期,不仅恢复了鳌拜的一等公的爵位,还允许世袭,彻底为鳌拜平反了。


当然,到这里并没有结束,乾隆四十五年的时候,开始对历史上的冤假错案进行拨乱反正,雍正给鳌拜平的反,乾隆又给推翻了:"鳌拜当日自恃政柄在握,辄敢擅权骫法,邀结党羽,残害大臣,罪迹多端,难以枚举。"


并且宣谕“追覈鳌拜功罪,命停袭公爵,仍袭一等男;并命当时为鳌拜诬害诸臣有褫夺世职者,各旗察奏,录其子孙。”


可见鳌拜人物的复杂性,并非一句话两句话就成说明白的,从人性的角度来说,并非只有忠奸两种,而是在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呈现不同的形象,当然,从文学艺术作品中加强对历史人物的形象勾践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将其认定为历史形象,则明显是不够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