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久违的好莱坞战争史诗

 慢慢游 2020-12-24

导 语

二战一直是人类近代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讲述二战故事的电影也不胜枚举。当年的人们,也曾有过《美丽人生》,可惜《鬼子来了》。所幸,他们的名字出现在了《辛德勒的名单》上。于是,他们撤离《敦刻尔克》,度过《至暗时刻》,拯救《大兵瑞恩》,血战《钢锯岭》,迎来关键的《决战中途岛》。这一次,你不会看到手撕鬼子。希望这部电影可以帮助世界人民回顾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从影院出来,我就想着:如果拿《决战中途岛》对标三年前上映的《血战钢锯岭》,并不恰当。

很显见的,后者以一个小医务兵的视角切入,以钢锯岭战役为背景,最终落脚于个体信仰。观众既看到了残酷地狱,也见识了人性闪光。而前者,即你以为你是去看战争片了,但实际上,你看的是一部“灾难”片。

开玩笑。此处的灾难当然不是指电影质量,亦不是指日本鬼子在片中的遭遇。

如此调侃,自然与该片导演有关。

相信大家对罗兰.艾默里奇这个名字一定不陌生。

诸如《独立日》、《后天》、《2012》的末世灾难片,抑或是《惊天危机》这样的动作大片,都出自这位好莱坞老将之手。虽则滑铁卢于《独立日2》,功力仍在。这一次,他心心念念想拍的二战电影终于来了。

尽管换了战争题材,但罗兰导演仍然不忘老本行。该有的爆炸、激浪、燃烧、硝烟……一一俱全。大量特效堆叠出的战场末日,紧迫氛围,着实令人心惊。这一点,在影片对珍珠港事件的提及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当然,用灾难片去描述《决战中途岛》有失偏颇。但相较于使用“战争片”的字眼,我更愿意把它归类为“主旋律影片”(只不过是美国的)。

什么是主旋律影片?往近了说,大陆观众都知道的大业系列,就是此类电影的代表。历史事件按顺序发生、真实人物轮番登场、科普意义大于艺术追求等等,是近年这类片子的普遍特点。呈现方式也不免是回顾、还原历史。

从这个角度看,《决战中途岛》依然没有跳脱出传统套路。

好在电影有两个地方设计得极好。

第一处是海空大战的俯冲轰炸

历史上,美军即是靠着俯冲轰炸击沉日本航母的。这种投弹战术精度极高,但同时又极度危险。(轰炸机如同鹰隼一般,从高空俯冲而下,完成投弹之后,必须立刻抬升)

而在电影里,俯冲轰炸部分当之无愧是高潮中的高潮。它不仅是海空激战的奇观担当,也是渲染战场紧张、急迫氛围的重要手段。

导演除了在交战场面的景别切换上得心应手,他对主观镜头的创意运用,使得观众能够代入飞行员的视角与敌人交战(如同在玩第一人称游戏)。

夸张地说,飞机每往下俯冲一千英尺,观众的心也就往上提一千英尺。至于展现大场面的广角镜头了,自不必说了。

第二处是刻画了迪克.贝斯特为代表的美军士兵的群像

相信观众记住的,不仅有潇洒英勇的贝斯特、宁死不屈的布鲁诺,还有尽职尽责的莱顿、发挥关键作用的麦克拉斯基……他们都是偏向小人物视角的亲历者、执行者。为了加深形象,影片用了相当多的特写/近身镜头去贴近他们。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群像并不是编剧想象出来的——而是真正青史留名的人。不过,我这么说,可能有人会反对:“大业里不也全是真实历史人物吗?”。

不错,都是真实人物,但区别在于:个是走马观花,一个是融入剧情。观众稍微关注,就不难发现:电影是如何把真实的历史人物融入故事(贴近人物去讲故事)、并且还合理推动剧情(甚至成为情节之关键)的。

但有些看过的观众或许还是会质疑:“群像是群像,可人物(尤其美军)都太脸谱化了。”

首先得承认,脸谱化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说,的确是缺点;该片作为历史科普片,设置了三条故事线,四人以上的群像视角。观众接受到每条线的信息量是有限的。

但在这样一部重在展现重大历史进程的电影中,表现出人物的鲜明特征就可以算是成功了一半。为什么?如果真如某些评价所说,该片是流水账,人物是提线木偶。那么你会对某个角色(尤其贝斯特)印象深刻吗?还是只得到看历史教学PPT的感受?

况且,在角色形象方面,电影对日军将领的刻画并不刻板(以山本五十六为例)。最后对山口多闻的经历进行真实还原,没有丑化,更是对历史最大的尊重。(这是电影在人物塑造方面又一亮点)

但本片也有遗憾之处。

观众或许也发现了:特效场面略显粗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沉浸体验。这是因为本片的预算有限,只有1亿美元的制片成本。

众所周知,如今的好莱坞并不乐意投资战争片,原因有二:一是投资巨大(回报率也不高),二是不能拍摄续集。罗兰.艾默里奇拉到儒意、博纳两家公司投资,已经尽力了。

最后的观影建议是: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提前了解一下中途岛战役相关历史,或者看完电影之后再去查询资料。

----

内容:江边小二郎(感谢

编辑校正:慢慢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