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都10年了,它依旧是华语片C位

 慢慢游 2020-12-24

2010年,初出茅庐的内陆导演张猛凭借一部《钢的琴》一经上映,就几乎包揽国内所有著名电影奖项。

张猛于1975年出生于中国东北,长春电影制片厂青年导演。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并参加过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文学研修班。

同时,他也是赵本山春晚舞台上的御用编剧,创作的小品《功夫》《说事儿》连续两年获得春晚小品类节目一等奖。

在校期间,张猛拍摄了纪录片《耳朵大有福》,后在此基础上,将其改成剧情片,并首执导筒,拍摄成个人的处女作。

这就是张猛在《钢的琴》之前的全部电影经历。

作为出生于七十年代中期的东北人,张猛和每一个生活在那个时期的东北人一样,对于“下岗潮”的记忆是一辈子都挥之不去的痛。

因此,这部《钢的琴》就是对于下岗潮时期东北土地众生相的一个荒诞写照。

故事的背景是上世纪90年代初,东北的某重工业城市。而故事的主角,则是经历了下岗潮的原钢厂工人陈桂林

陈桂林在下岗之后独自拉起了一支乐队,终日奔波在婚丧嫁娶、店铺开业的营生之中,生活勉强维持。

不论从什么方面来说,陈桂林都不是个成功人士。其妻小菊离家出走,转投有钱的假药商人怀抱,与陈桂林争夺女儿的抚养权。

与小菊分手的陈桂林自然也找到了新欢——自己乐队中的歌手淑娴

尽管陈桂林的人生并不是顺风顺水,但他对于自己女儿的爱却是不可撼动的。为了留住爱弹钢琴的女儿,他决定为女儿搞到一台钢琴,来留住女儿的心。

陈桂林四处筹措买钢琴的钱,甚至和淑娴以及当年钢厂的好哥们夜入学校偷窃音乐教室的钢琴。

当所有的办法都失败后,陈桂林偶然翻到一本关于钢琴的俄国文献。他突发奇想,决定造一架钢琴给自己的女儿。

于是,陈桂林开始拉兵结将,将自己当初在钢厂工作的伙伴们集合起来,开始了声势浩大的钢琴制造征途。

以上是《钢的琴》大致的剧情,不过这部电影的殊胜之处可不止于剧情的优异。

首先,这是一部将背景定义在下岗潮时期的电影。因此,本片的基调是灰暗、萧索的,而且全程非常统一。

那么,如何营造这种下岗潮之后的萧索感呢?张猛在摄影与选景方面下了功夫。

《钢的琴》里的场景十之八九是经历过关停后破败的工厂与房屋,以及东北冬天的街景。

枯藤缠绕的红砖墙、直插云霄的大烟囱、在建筑之间游走的管道、房屋阴影下搓麻的老少爷们、铸造厂开阔的车间,阳光透过窗户射向地面……

这些场景,都是深深刻在张猛脑海里的家乡记忆,与一个阶级、一个群体心中永远的隐痛。

本片的摄影也很考究,比如以下这帧图样,就借鉴了达芬奇的名画《最后的晚餐》的构图模式。

其次,本片或多或少地带有一些怀旧的氛围。电影bgm选择的都是那个时代的经典老歌,如《怀念战友》、《三套车》、《步步高》、《山楂树》、《幸福拍手歌》,以及如《喀秋莎》之类的大量俄文歌曲。

每当这些音乐悠悠地响起时,仿佛也将观众带回了那个在卡拉OK里挺着胸脯借着酒劲,攥着麦克风吼出一句句自己也听不清的歌词的黄金岁月。

尽管《钢的琴》的内核是悲凉的,但它却采用了契诃夫式以幽默见悲伤的叙事风格,电影总体来看节奏非常欢快,演员夸张的表演胜似舞台剧。

借助这种黑色喜剧式的荒诞风格,一个个小人物在大背景下的挣扎、生存的生命力反而更加勃发。

也正是因此,《钢的琴》在表达时代精神的层面上才如此令人惋惜。

正如片子末尾,尽管他们造好了一架钢琴。但是那座钢厂却在动天撼地的爆破声中轰然倒塌,一柱擎天的大烟囱也随之断开垮掉。

同时倒下的,也是一个时代的梦。

----

本文作者:丧钟本钟(感谢

原创首发:慢慢游电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