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访牟頔 | “没有最终的答案,只有更接近的答案而已。”

 昵称27492377 2020-12-24

提到牟頔

人们会想到米未 想到《奇葩说》

想到这个公司以及节目当中呈现出的

极为吸睛的表达形式尝试讨论的趣味话题

想到选手们分享的感受和事例

一次次让人拍手称快或是泪流满面

一次次霸占微博话题榜

但你又会觉得,好像这个节目和这个公司是很难被定义和具体描述的,因为他们总是反套路,不按常理出牌。

@牟頔

山东青岛人,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

综艺节目新锐代表人物,前央视最年轻总导演。

曾被评价为“央视最年轻的总导演”,央视综艺节目新锐代表人物。曾任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喜乐街》总导演。

在校时就已担任2006年度世界女性传媒论坛女大使及大使夫人联欢晚会、第13届AMIC年会暨2005年亚洲传播论坛开幕晚会等几十场公益、商业演出的策划和导演工作。

2014年,牟頔离开央视,成为爱奇艺《奇葩说》总制片人,担任⻢东工作室总监。2015年9月16日,⻢东带领牟頔、刘煦一起创业建立米未传媒,牟頔任创始人CCO。米未传媒致力于互联网内容的生产、开发及衍生。公司成立之初已宣布完成Pre A轮融资,由李开复领导的创新工场领投、娱乐工场跟投。米未传媒也成为了创新工场成立以来最大的一笔人民币投资项目。2016年2月,米未传媒获得A轮融资,投资方为基石资本,本轮估值20亿元,成立五个月,公司估值翻数倍。 2016年11月,米未传媒荣登2016艺恩中国泛娱乐指数盛典“中国文娱创新企业榜TOP30”。2016年12月,米未传媒被由商界传媒集团主办的第十二届年度商业模式中国峰会评为“2016 年度新锐商业模式”。2017年1月,米未传媒在传媒内参发布的2016“指尖综艺榜”上被评为“2016年度十大霸道内容创业公司”。 2017年1月,米未传媒被品途商业评论评为“2016中国创业企业爆发力100强”

2015年12月至今,牟頔带领内容团队先后制作推出了《奇葩说》二、三、四、五季、《奇葩来了》、《奇葩大会》、《饭局的诱惑》一、二季、《拜拜啦肉肉》和《黑白星球》等大热网络综艺节目。传媒内参发布2016“指尖综艺榜”,米未传媒被评为“2016年度十大霸道内容创业公司”;米未传媒联合创始人CCO牟頔被评为“2016年度十大8090先锋综艺操盘手”;《奇葩说》第三季、《饭局的诱惑》第一季被评为“2016年度十大最具影响力网络综艺”

带着这样的好奇和无数的疑问,我们走进了米未这家公司,和牟頔聊了一个多小时,很多问题被解答,又有很多问题似乎没有收到明确的答案,反倒因此而获得了更为广阔的理解空间。

↑米未公司所在地

“传媒大学意味着更多的可能性”

第一次见牟頔是在中传场米未的宣讲会上,她回答同学们的问题时,习惯性地用手拢她利落的短发,语速很快,总能非常有针对性地给出答案,还会根据同学生提问的潜台词进一步解答大家可能有的困惑。

再次在米未见到牟頔,她乐呵呵的,说什么都是笑着的,带着一点温和的幽默。

当被问到参加艺考去到不同学校考试的感受,她说那时只有一个模糊的方向,只知道自己是偏文艺方向的学生,“至于是电影还是戏剧还是电视,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没有那么强的区分感”。

她称这个认知过程是一个轮回,“最开始觉得那些东西都叫文艺,等到学了专业之后发现它们之间有一些区隔,电影戏剧和电视,它们的艺术形式不同。然后又过了一段时间,当你真正从事这个行业做了一段时间,发现好像这些内容之间的壁垒又没那么强。”

当时她分别去到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和中国传媒大学三所学校考试。

第一个学校是中戏,她去了之后觉得校园很小,就会更好奇这么小的一个地方,为什么这么有名,它的魅力到底在哪里?

到电影学院,考试的场面给她带来冲击,笔试时几百个同学在一起看电影,当年看了内陆版本的《玉观音》,要求写影评。她感到北电的专业性很强,自己离电影这件事还是比较遥远。

“相比于其它两所学校,我觉得传媒大学的环境更加包容,专业更加丰富,选择性也比较大。”来到中传,就有一种油然而生的亲近感,能迅速适应传媒大学的学习氛围。

↑米未内部

↑米未内部

艺考结果公布,她收到了三所学校的通知书,最终选择了中传是由于:一方面另两个学校的专业不是她最中意的,另一方面是她作为一个18岁的同学,不想那么早就被更具体的专业定义和框住。

来到大学,面对区别于高中规律紧凑生活的节奏,牟頔找到了自我。刚好2004年,她大一,学生会要筹备一个新的活动“风采之星”,部门纳新时间由下学期改到了上学期,牟頔就得以通过选拔成为了文艺部的成员。

“那会还没有现在这样的电子办公,他们形容我最典型的形象就是,要办活动时,我总是抱着一大摞A4纸的文件和报名表穿梭在学校里”。

她很喜欢学校里偏技术型的课程,比如视听语言、剪辑和导播课程,坦言这些内容在之后的工作实践中仍有许多可以应用的地方。

她提到对自己影响最大的是游洁老师,因为游老师注重实践,总是带着学生做活动,给他们很多机会。“我第一次进人民大会堂是大二的时候,老师接到了世界女性论坛开幕式的任务。对于一个大二学生,可以在人民大会堂做演出,那种成就感真是油然而生。”

↑游洁老师

游洁老师谈起牟頔时,一下打开了话匣子,念叨着她的性格、事业和对她的期待,言语里都是骄傲和关切。👇🏻👇🏻👇🏻

“牟頔充满活力,执行力很强,胆子大,无论在内容制作上,还是人生发展方向上,都非常具有开拓性

当时推荐她到台里工作,她的外号是‘满场飞’,任何问题出现时她都在,非常有责任心,干活儿从来不挑三拣四,精通每个环节。

后来她的工作特点被领导赏识,给她任务她从来不会畏惧,从来不会说自己不会做,我觉得她这种精神特别可贵。

当时开创《奇葩说》她和其他几位我们学校的毕业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他们的气质和节目是吻合的。没有传媒大学的血液,这个节目不会这么火。《奇葩说》这个节目打开了青年和社会其他阶层沟通的渠道,体现了时代精神,对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他们两个像球网,我像网球”

牟頔马东刘煦共同创立了米未这家公司,三个人基本延续了在爱奇艺时的工作关系,马东负责公司的策略和对外的沟通,刘煦负责内容营销,牟頔负责内容本身。

说到三个人的性格,她提到一个非常有趣的比喻,“他俩性格比较像,我们有一个形容:他们两个像弹力很大的球网,我像一个网球,穿梭在他俩中间做振动的工作。”她说自己比较爱折腾,比较快,而两位合作伙伴比较成熟稳重,“如果没有网我可能就会瞎蹦或者蹦出去了,但如果只有两个网就会相对静止,活动比较少。”

“你们从来都很和谐么?有冲突的时候么?”听到这个问题,她爽朗地笑起来,“我觉得大家对和谐的理解不一样。我们就是每天吵来吵去吵不散,于我们而言,和谐就是不稳定状态的持续稳定。

“没有濒临分开的时候么?”

牟頔答,“要分开么?我们的关系比较亲密,每天都会想‘能去哪呢?’,然后在外面遛个弯儿之后,发现还得回家。”她说三个人虽然性格不一,但底色是相同的,有一些基本的价值观是统一的。例如,三个人都是有话直说的人,很少憋气赌气,都遵守“两小时原则”——可以吵,但是两小时之后必须回来把话说清楚,不留隔夜气。这么听起来,真的很像相处有道的亲人关系(笑)。

↑米未内部

谈到公司决策,她非常坚定地说“几乎每天都有失误。获得也好,失去也罢,没有别人的原因,都是我们三个。”她现在觉得打工者和老板各有各的自由,最重要的就是责权利的对等

在管理公司方面,她也曾想过是不是要对每个人都好,细化到“婚丧嫁娶”和“衣食住行”,但后来过渡到为“当下还在这个公司的人的想象共同体”负责,为整个组织服务,“这些人要为自己负责,我们各自为各自负责”。

↑米未内部

谈及公司人员流动大的问题,她丝毫没有避讳:“如果有一天谁不在这个组织里了,我们就各自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在公司,有人来有人走,曾经最亲近的人离开,没那么亲近的人慢慢升上来变成亲近的人,从个体角度而言情绪会有波动,但从组织的角度看就变得不同。

牟頔曾去拜访光线传媒的王长田和李晓萍,他们公司从98年开始创业,如今已有20年。她问李晓萍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面对人员流动时的心态。李晓萍说,“老板不应该被这些事情困扰。” 这句看似平淡的话之中流露出的对于世事变迁的态度着实震撼人,也在牟頔脑海中印下了很强的画面感。

↑米未内部

我问牟頔,“这个转变会有一点难过么?”

“当然没有。”她的理论是,“所有的难过都是因为预期没有被满足。”所以她慢慢进化到没有预期,不设想员工会在这儿待一辈子,不预想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她又提到李晓萍的话,“她说当老板千万不要要面子,面子就是预期。”而要面子会导致自己做更错误的决定,让自己变得情绪化,让公司活不下去,所以她说“不要面子就是做当下认为最正确的事。

↑米未内部

“如果一个舞台上全是

我们这么能聊的人…”

这句话出自高晓松之口,那时爱奇艺要买下《晓松奇谈》的版权,于是马东经常能和高晓松见面吃饭。有一次聊着聊着,高晓松对马东说:“哎,其实你也挺能聊的,那如果有一个舞台是一堆我们这样的人,每天说说说……”这是《奇葩说》最初诞生的灵感源头,而并非什么正式严谨的策划会。

牟頔分享道,“去年我们去看迪斯尼和皮克斯,听他们讲《寻梦环游记》这部电影最开始闪现的创意灵感也是一个场面。导演去墨西哥参加一个节日,街上竖着的全是真实的白骨和骷髅,但是人们脸上满是笑容。他在那个瞬间被shock到,觉得会是一个好故事,而具体的人物和故事情节都是后来的事情。”

第一季《奇葩说》找赞助商的事迹,是业界的一个小传奇。牟頔除了给美特斯邦威那边讲了逻辑上的道理分析,也用真诚和感性来打动对方。她将这归结到人与人之间的气场,“年轻人这个词应该是触动他们的…他们的CMO叫周龙,他说自己不是一个理性判断的人,当年就是他们第一个在好莱坞电影《变形金刚》里做了植入。”

最奇特的在于谈到预算,牟頔张口说了一个数字,周龙翻了个白眼。之后团队回到北京,经历了漫长的一周等待后,收到了肯定的答复,牟頔说她当时的反应是:(笑)哈?这么容易吗?”

她说那刻的喜悦可以记很多年。最终所有资源和钱加起来的冠名总投入数额是5000万,那是互联网综艺史上的历史性突破。

当被问到《奇葩说》从一季做到第五季,心态有什么变化,她说“我现在从妈妈心态变成了姥姥心态”。

节目初创的时候,一切都是模糊而未知的,就像在黑暗里爬。她觉得一切都是顺其自然,最初也并未设想要制造一个爆款。

马东给她解压说:“我不是那种很短视的人,所以我邀请你们进爱奇艺后我会给你们试错的空间。这是第一个项目(那时还没起名字,不知道叫《奇葩说》),你们先卯足了劲儿做,失败了我们一起扛。也可以再做,你要是连这五个都失败了,那就只能证明我傻,但这是我的选择,我也认。

站在旁人的视角,听到这段复述的话都很难不被打动,牟頔说“听到他的这段话,会觉得踏实又有压力。”她不知道这一切究竟能不能成,也觉得自己无法决定项目的成败,一切是“天时地利人和”。

“《奇葩说》从第一季很火,一部分人看到了,很喜欢它,要给它很高的分,把它当乌托邦,当精神寄托。第二季更火了,接触的人多了之后,大家评价不一。维持到第三季第四季,别人吐槽,第五季就开始翻身。”

她说这一切都是所有综艺和IP应该接受的过程,不知道节目有没有007系列的命,只能一季一季做下去。之前妈妈心态的表现在于深入每一个细节,所有都亲力亲为;后来就转变为给大家更多空间放手去做。“我现在特别像一个姥姥,会守着这个小孩,但是他该怎么长他妈说了算。”

许多人都关心《奇葩说》还会不会有下一季,她回应“从第五季的状态来看,应该是会有下一季,”又补充说其实一个节目做或者不做,并不是创作者说了算,而是商业、观众和平台共同决定的。

当被问到喜欢《奇葩说》的哪个辩手,她用看待人员流动问题的相同逻辑来回答,说自己所处的位置决定了自己必须置身事外,站在没有立场的角度,去考量谁更招观众喜欢,哪个段落好或者是不好。

“你是来面试还是来砸场子的?”

熟悉综艺领域或是关注米未的人可能知道,最近他们在筹备一档乐队节目《乐队的夏天》。最初团队也不是从常规策划的角度出发,而是由牟頔面试一位女孩的过程激发出灵感。

在面试的尾声,女孩说自己有个要求——周六日不能加班,周五晚上要排练,每年要有四次去音乐节演出,一走就是一个礼拜。

牟頔看着她问,“你是来面试还是来砸场子的?你和之前的工作领导也提这样的要求么?”

女孩回答:“是的。”

牟頔觉得这个姑娘和别的面试者不同,并不是面试官要怎样就跟着怎样。

女孩继续说:“我玩乐队就是要为此付出一些代价,我人生的1/3的时间工作,1/3的时间生活,还有1/3的时间就是要去玩乐队,为此可能我到40岁的时候也不会功成名就

牟頔接着问:“那你有没有想过,可能到了一定的年纪,别人飞黄腾达了,你因为玩乐队没办法all in在一个工作上,可能也没有太大收获,如果这样,你接受么?”

女孩说:“接受啊。我为梦想付出了代价。”

牟頔想:噢!是有这样真实的人存在的。于是她又问:“像你这样的,圈里有多少人?”

女孩说:“很多人”。

“玩乐队不是过去式了吗?”牟頔问。

女孩说:“不是呀,以前有很多人吃不上饭,穷着玩乐队。但现在我们都是边挣钱边玩乐队,什么也不耽误,只是可能挣不了多少钱,也不会把自己当艺人。

牟頔觉得这女孩的状态还挺招人喜欢的,转头回办公室看见马老师,“哎,你说我们做个乐队的节目怎么样?”她形容马老师当时似乎在脑中闪念了一秒,说“有意思”。

面对乐队节目可能带来的技术性难度和操作复杂性,她并不担心,称能用技术和逻辑去标准化操作的东西都不是最难的。被问到做这档节目可能面临的风险,她说“任何结果都是可以被接受的。再好再差能怎么样?基本的底线就是公司得活着。

在这个乐队节目从0到1的阶段,她又回到一线去做制片人的事情,但也希望自己不要事无巨细地管。团队有三个核心总导演,牟頔交代他们内容的事情自己做决策,出现了重大分歧可以来找她讨论,但也不是由她拍板决定。

↑米未内部

我们问到她觉得什么时候压力最大,她说“创业就像每天考试,你不会停下来。《奇葩说》的时候压力大么?大啊。但之后还会有下一个项目。有一天没有压力了就是公司关门的那天。所以每天都有压力,也就没什么很大的起伏。”

那担不担心《奇葩说》这个节目成为米未的标签或是之后无法逾越的山?”

牟頔丝毫不担心,“如果真的最后只做出一个《奇葩说》,那就是你的命……如果能做出下一个,就有了新的标签。也不是我做了一个错事,只能说明当初那件事太成功了。应该反过来想,因为那件事你得到了什么?

↑米未内部

她非常直接地指出:“你的情绪都是来源于你的不满足,你的期待就是你应该不是被那个标签定义的。可是你的能力又没有完成这件事,这就是拧巴。我觉得好的生活状态可能就是更多地活在当下。”

“希望米未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公司?有长远的目标么?”

“一度会觉得要定一个很远的目标。现在会觉得远的目标是一个虚无的方向,越远的东西越无法具象描述它。所以我们有几句话是——大的目标就是让别人快乐,做让别人快乐的产品;然后让自己成长,每天都有一些新的收获,Be inBe better,就是状态的描述。”

“不要试图从别人身上找选择的答案”

之前接受媒体采访时,牟頔提到自己会看一些生物学和其他领域的书籍,她说看各种书就是拓宽你认知的边界,边界越宽,看待眼下具体的事情就会越从容“我们经常说,一个东西好笑,也分戏谑的好笑,深沉的好笑,甚至很戳人的好笑,好笑有不同的裂度。裂度是怎么来的呢?往上的这个裂度就是跟你往下挖的深度是一样的。”

她鼓励导演们多看书多学习,“我们说思考的底色就是得先理清楚你和自己的关系,你和世界的关系。用什么去理清楚呢?本质上还是哲学的、科学的和艺术的东西都可以帮你理清。”

↑米未内部

马老师经常diss文科生大学不学微积分,不学就不知道“没有最终的答案,只有更接近的答案而已”。学习也不是为了知识,是为了知道那个知识背后的东西。《奇葩说》有一道辩题叫“如果奇葩星球研发了新技术,有一枚芯片可以让让全人类大脑一秒知识共享,要不要生产这种芯片?”牟頔说在讨论这道辩题时发现很多人分不清什么是信息,什么是知识,什么是对知识的使用能力。这些东西是需要你不断去学习的,永远没有尽头。

↑《奇葩说》最新辩题

↑陈铭:“一样程度的知识,你也能接触到各异的人性,因为每个人心中的价值排序不会受到共享的影响而改变。”

听过乐队节目创意的故事,会觉得她做决定很快,像是更凭借直觉来判断的,但她说“我这两年理解的理性和感性直觉和逻辑不是可以截然分开的。在用直觉做判断的时候,其实你的逻辑也在里面。直觉是本质上相通的一些问题,你记住了你遭遇过的感受,它就被印在了决策的机制里面,当你下一次遇到差不多的事情时,就会自然启动这个直觉。

但是可怕就可怕在过去对的未来未必对,错的未来未必错。所以在这个判断中,有一个直觉没问题,但是还是要跳出来想一想,一定是那个样子的吗?所以不会完全凭直觉,而是既有直觉的部分,也会有跳出来理性思考的部分。”

↑米未内部

牟頔有一个可爱的女儿,她说从孩子身上看到了基因强大的力量。她看《自私的基因》看到毛骨悚然,因为发现孩子是自己的镜子。“我们家小孩特别着急,也是那种控制欲特别强的,没有人教她。她一岁的时候就指挥奶奶做什么、爸爸做什么、妈妈做什么,然后我就会想,她怎么会这样?”她在孩子身上看到自己的本性,接纳孩子的同时也接纳了自己,同时反思自己的个性是不是也影响到了别人,和孩子一起成长。

我们问她有没有后悔的事,她笑了,说起一次同事在聊天的时候对她说,“你有没有觉得你在成年之后,上天给你了很好的运气?”牟頔说人容易不自知,但是停下来想一想自己拥有的一切,就觉得自己是个非常幸运的人,没有什么不满足的。她用了很有趣的形容,“再说后悔这种词是在撒娇吗?很矫情。”

按照惯例,我们请牟頔师姐说一些对师弟师妹们的寄语。她说自己每次都最不会说寄语,直接祝大家吃好喝好。

但她马上又像想起什么似的,补充道:

“那天有同学问我什么样的简历会被米未录用,我有点生气。这就像一个高中生问老师这题怎么答能得满分一样。

我觉得在高中毕业之后,世界上就不存在那样的考试了。所有的考试都是你的选择是什么。大家得感受到这一点,不要试图从别人身上要确定性,要选择的答案。这是最重要的事情。要做自己的选择,敢于做选择,学会做选择,然后接受自己选择带来的所有结果。这也是一个成年人最基本的原则,千万不要再去问别人。你可以和朋友讨论,但要内心笃定,她说什么都不会改变你的选择才对。”

全程聊下来,会觉得牟頔有一套非常自洽的认知体系,能从容应对每个问题,直击问题的要害。她没有觉得裂缝不好,所以当我以一个窥测裂缝的心态来问她时,一切都被化解了。

她擅长比喻和描述,整个人能量充沛,语言生动而直接。但这种直接并不是攻击性的,反倒开放包容而友好,有充分的交互感,给交流的另一方格外舒服享受的体验。

我们无从知道她的能力与素质当中有多少是先天的禀赋,又有多少是后天的培养和努力换得的,又或者按她自己的话来讲,“二者之间没有截然不同的界限”。

她很享受当下的生活,这份满足并不是止步于此的自得和短见,而是仍在探索和前进,专注到目前所做的事,不为无法确定的未来过度忧虑。

既是专注当下,又是来日方长。依旧充满活力,平和地接受正在发生和即将发生的一切。因为世上本没有那个确定的答案。

牟頔姐的笑容很具感染力

希望她一直笑得开心

也借牟頔姐的话祝传媒学子们

敢于选择,学会选择,承担选择的结果

拥抱现在,也拥抱明天~

记者 | 何恬恬

编辑 | 何恬恬

美编 | 张晓君

摄影 | 周柯利 巫林泓 郝昭

责编 |刘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