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下的矿有限,天上的矿无限,所以我们将来会到天上去采矿

 无上科学信仰 2020-12-24

地球不仅环境宜居,而且资源丰富,宜居的环境孕育了生命,而丰富的资源则孕育了文明。

在地表之下,蕴含着各种各样的矿产资源,而这些矿产资源是人类文明发展所不可或缺的,地球是一颗矿产资源丰富的星球,但这也仅是相对而言的,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对于资源的消耗会逐步加大,终有一日地球资源会显得捉襟见肘,毕竟地球资源的总量是有限的,而人类文明的发展却是无限的。

所以要让文明无限发展下去,就必须要有相对应的无限资源,地下的矿产资源是有限的,但天上的矿产资源却是无限的,所以有朝一日我们一定会到天上去采矿,而这一天的到来似乎并不遥远了。天上哪来的矿呢?在宇宙之中,除了发光发热的恒星、围绕恒星运行的行星这类大型天体之外,还有一些小型天体,我们统称它们为小行星。

宇宙中存在着大量的小行星,仅太阳系而言,小行星的数量预估就在120万颗以上,而这些小行星都由不同的物质所构成,它们就是宇宙中移动的矿山。

从物质构成的角度来看,小行星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碳质小行星,这种小行星在小行星家族中是最多的,它的主要组成物质就是碳以及少量的重金属,碳质小行星内部同样蕴含有大量的水。第二类是硅质小行星,其主要构成物质就是硅酸盐,这就不用多说了,这种小行星如果放在地球上,我们通常会管它叫“大石头”。不过它没有地球上的大石头那么纯碎,除了硅酸盐之外,这种小行星还含有一些有价值的重金属资源,而且含量通常比碳质小行星要多,所以也可以将其看做是一块移动的重金属矿。

第三类小行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金属小行星,以地球上的价值观来衡量,这种小行星是最具价值的,它们有的是镍质的,有的是铁质的,甚至于还有一些干脆就是由黄金和铂金所构成的。

如果我们要去太空采矿,哪一类小行星才是我们的目标呢?你肯定会认为是第三类,实则不然。这些贵金属小行星之所以值钱,恰恰就是因为它们在天上,如果你要是把它弄到地球上来,可就一文不值了。因为这些小行星的降临将会使地球上贵金属的稀有性瞬间丧失,没有了稀有性,自然也就没有了价值。要知道太空采矿的目标是哪一类小行星,先要弄清楚太空采矿的目的是什么。去太空采矿,可不是为了把这些矿产资源带回来。去太空采矿的真实目的是为了就地取材、就地使用。

地球是一颗矿产资源丰富的星球,对于只在地球上生活的人类而言,这些矿产资源足够使用了,之所以说地球的矿产资源终有一日会捉襟见肘,是因为人类终有一日要走出地球、迈向宇宙,在宇宙中自由穿梭,建立除地球以外的新家园,而这是需要消耗大量资源和能源的,只靠地球产出可就不够了,所以就要从太空中取、在太空中用。

明白了太空采矿的目的,也就明白了太空采矿的目标其实就是碳质小行星,原因就在于碳质小行星之中含有大量的水。对于我们而言,水可能只有两个用途,一个是饮用,一个是清洁,可实际上水的用途绝不仅于此。水本身其实就是燃料,因为水是由氢和氧所组成的,还记得曾经炒的沸沸扬扬的水氢发动机吗?就是利用水作为燃料。

地球上没有足够的能源可以供人类在宇宙中自由航行,更不可能用宝贵的水资源给宇宙飞船做燃料,况且携带大量燃料和能源升空本就是一件不划算的事情。

所以无论是宇宙飞船、还是其它太空设施,未来都必须要实现就地取材就地利用,从宇宙中获取能源,而开采碳质小行星就是一个好方法。这可绝不是一种单纯的想象,现在世界上很多机构都在进行太空采矿的相关研究,比如由NASA资助的一个科研项目就在研究一种大型超轻薄膜太阳反射器,简单讲就是将太阳光聚焦在小行星之上,从而使小行星上的水以及挥发性物质释放出来,再进行收集,而这种采矿方式就被称之为光学采矿。当然,这只是一个例子,在世界范围内还有很多与太空采矿相关的研究正在进行,所以相信不久的将来,人类就真的可以到太空中去采矿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