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安这家不起眼的小店,开了17年,每天卖600多碗,秘诀竟是…

 新西安乱弹 2020-12-24

西安人,总会怀旧一些老街道、旧楼房。这些地方藏着西安人的回忆、留着西安人的味道。就像狭窄的柳巷里,藏着柳巷面;热闹的西羊市藏着老米家泡馍;文艺的顺城巷藏着朱秀英梆梆肉。尽管这些店的分店遍布各处,但在西安人眼中,最地道的还是那条老街上的味道。在西安的长安,也有这样一条街,一家店。

这条街虽然与热闹吵杂的南长安街相邻,但是却呈现着另外一番景象。早晨会看到这里的居民提着篮子在街上买菜,中午是穿着校服的孩子们放学后的肆意奔跑,下午则是一群老长安坐在街边小店里推杯换盏,安静而又充满烟火气

这条街叫青年南街,生活在这周围的人们,到了饭点,都会一句接头暗号“走,去南街吃米线”这家米线店名就叫做“鸡汤米线”。

夫妻两个人,坚持自己动手做料17年

青年南街的这家卖米线的小店,店面很小,只有6张桌子,但是名气可以说在整个长安都有名。这家店是由两个夫妻做起来的,在这里都已经有17年的光景了。可以说这家店已经成为这条街上居住工作的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

▲ 老板 马理

要说这家米线的特别之处,那必须是它的特制秘酱,马老板说:“我们的秘制酱料是用最好豆瓣酱和牛油加上其他配置炒出来的,看上去像火锅料。”而这个酱料最初的创始人是马老板的媳妇李娟女士。

 定制的米线

▲ 秘制酱料

这个秘制酱料的制作只有他们夫妻二人会,开店17年来,他们坚持自己动手去配制。“不放心请工人做,哪个料多了,哪个少了,味道就不一样了。”马老板说道。

这里的食客说:“在这里来就要吃辣,这个辣味太棒了。吃完之后真的嘴唇都在跳动!”他家的辣绝不是干辣,光闻一碗底汤就知道有多香,就算是又麻又辣也遮挡不住鸡汤的鲜美

这家米线用的都是纸盒盛装,也是他们家这些年一贯的作风。来到这里的食客并不会觉得不习惯,反倒是吃了一碗有一碗。“三鲜,加酱,两个馍。”很多客人一进来就能感觉到是老食客,

通常来吃米线的食客也都会点个锅盔馍,配上米线的麻辣,简直就是绝配。这家米线在长安区只有这一家,但是在别处分布有20多家加盟店。而这家米线的“始祖店”只能是青年南街这家。

这家米线还有一个特点,用老板的话来说就是可以“干带”。将米线和调料分开装,配上一个纸碗,带回家自己用开水就能泡着吃。马老板告诉说干带一天就能卖出200多份,店里每天卖300到400份,这样一天最多可以卖600多份

 米线干带

“不想出名,只要大家吃的开心”

在和秘酱的创始人李娟女士交谈时,她不愿意多说,只是笑着说道:“不想出名,只要大家吃的开心”可能对于他们这样创业的夫妻,这就是他们最朴实的愿望。

 店里的书法

早上7:30开始营业,到晚上8点结束一天的工作。马老板说他不觉得累,可能是因为十几年下来都成为了一种习惯。他最开心的就是客人们说好吃,店里有时从早到晚都坐满了人

 下午两点,依然满满的人

 熟练的打包动作

青年南街紧邻着青年街,以前长安二中就在这里,后来长安三中搬了过来。南街上还有一个“南街小学”。10届以前的二中学生,几乎都知道我们家米线。”老板自豪地说道。很多毕业的学生回到母校时,都会再来这里吃上一碗米线,再次吃到米线,吃的可能更多的是青春的味道和回忆

马老板介绍说,以前的招牌上面并没有“南街沐尧”四个字。后来申请了商标就加上了。“沐尧”是他们两个孩子名字当中,各取一字。但在说到他的这份事业传承时,马老板沉默了很久说道:“孩子现在23岁了,大学毕业了,他不想干这个。”而关于传承这个问题,也是每个西安老字号的一大难题。

 发现 · 老西安

✎ 西安南郊这条老街要火了,媲美回民街,秒杀洒金桥,除了美食竟还……

✎ 西安城里竟有个尼姑寺,藏在闹市千年,这样的古寺你还知道几个?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