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纪检委”如何工作?如何随权演变?

 xiongmao007 2020-12-24

监察制度,自古有之,而且由来已久。只不过,多数时候,古之“纪检委”只能逞口舌之利,看似天下之事,无不可说。说则忠,不说则是非臣之道。甚至,制度也在名誉上给予“纪检委”们最大之权利,比如可“风闻奏事”。

但实则,以往制度所给予者,无非是言语之虚,所监督、察查之事,是否能落到实处,多数时候取决于高高在上的那一张金口。金口言死、言活、言先搁一搁,“纪检委”们,尽责者犯颜再谏,甚至抓龙袍骂昏君头撞柱子,也大有人在。不尽责或畏事惜命的便也只有垂头丧气缄口不言了。

没错,古代的“纪检委”的职位,是伴随着权力集中而诞生的。

「古监察制度奥秘」古代“纪检委”如何工作?如何随权演变?

01

部落或部落联盟的时代,是靠个人威望(比如酋长)和习俗观念来约束人的,生活颇为简单,事务、纠纷本不甚多,自然无需此职。而如封建之周,如此“邦联”的国家,天子虽然为尊,权力实则有限。楚国不进贡过滤纸(茅)给周天子,周天子也是躲在被窝里恨得牙痒痒,然而只能肚里骂,自己毫无办法,还得靠齐桓公以此为理由攻打楚国,为周天子“伸张正义”,楚国才勉强说,俺们错了,以后一定进贡。

周天子所管之地,实则不大,国内事务,有周公一类的人来辅助处理,有礼乐来维持秩序,耗费不了多少心力,根本无需监察。

即便有,也是其他人偶尔“兼职”一下。比如周成王跟自己的小弟弟玩,就随意给一片叶子说这地方封给你了。本来只是开玩笑。结果周公老先生不依不饶,说:“天子无戏言,说了封就得封。”成王说我这是开玩笑,也不行,只好把唐封给了小弟弟,也就是后来的晋国。

周公辅佐天下,但此举实则是监察之举,只不过针对的是天子。但周公不是专任监察之职的。

「古监察制度奥秘」古代“纪检委”如何工作?如何随权演变?

春秋此事亦弱,几近于无,因为春秋诸国本就是周天子封建之国。若有,也可能是某一职位的人,学周公进言,但贵族们私下里如何,有无贪污犯法之事,是没人管的。

战国之时,国君之位愈来愈重,权力较之于以往,更加集中。则职掌文献史籍的御史官,便就更多的担负监察职能。因为他们懂典籍、掌故、惯例等。

秦始皇之权力,是集天下之权于一人。一个人当然管不住手下这么多人,“纪检委”们终于出场了,全职的,再也不是拿的这份工资干着那份活了。

而且秦始皇设置的“纪检委组织”,也就是监察制度,相对独立,通归中央政府之御史大夫管理。

御史大夫位列三公,有自己的办公大楼,称御史府。掌管天下文书和监察。

也就是,此时的“纪检委”们,实际上还是皇帝的秘书。

「古监察制度奥秘」古代“纪检委”如何工作?如何随权演变?

但这个纪检部门,也是一分为二的。对内,对外。对内便是中央的御史大夫,御史府常驻中央政府。但这是管“朝内”,天下这么大,其他的地方官员们怎么办?

再派御史。

委派是皇帝的事情,御史府来执行。派出的“纪委”叫监御史,常驻郡县,一级一级的处理工作。

其他各朝代,基本延用这个框架。也就是对内、对外。但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称呼或者操作。所“监察”之事、之对象,也有变化。

02

大体上,宋,是分水岭。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对象有所改变。

咱们以宋前宋后为节点来讲。

宋之前。秦,方才已说过。

汉,在纪检这件事上,继承秦制,但更加严密具体。

「古监察制度奥秘」古代“纪检委”如何工作?如何随权演变?

对内:

汉同秦一样,中央之官,最高长官是丞相,秦是左右丞相。汉通常只有一个丞相,但有正副。丞相之副,就是御史大夫。

需要说明的是,那时的中央之官,都是分事而治的。

什么叫分事而治?略打一个比喻,政事实则是丞相管理,有丞相府,然后对皇帝负责。丞相府的官,相当于政府官员,未必直接面对皇帝。只有御史是皇帝的秘书,时常跟皇帝在一起,当然负责与丞相府的沟通,所以是无事不预,有皇帝的名义做后盾,自然啥事能插手。

所以,他在事实上也是丞相的副手。汉时丞相出缺,往往以御史大夫升补。

当然,他也可以向皇帝打报告,这个丞相做事不靠谱。也就是干纪委的活。

对外:

区别在于,秦时各郡县都有监御史。汉则不遣监御史,是丞相派出“纪委”(使者)分察各州。

(按:汉无州这个称呼,后人以州称呼,只是方便。直到汉成帝改置州牧之前,州在汉只是口中称呼,并非行政区域名称。)

到汉武帝,觉得如此则丞相权力太大,自己是个弱宝宝。于是,派出了13个刺史。奉诏书六条,然后13纪委们分赴各地,察查诸郡。

1.仔细察查当地宗亲以及富豪们,可以约谈。

2.仔细察查当地最高长官(太守)是否有侵占人家鱼塘子或者办企业敛财。

3.察查刑狱之事。类似于察查当地人民法院和公安机关。

4.看看选举的事情公平否。

5.察查当地最高长官,比如太守,他的老婆孩子亲戚是否守法。

6.察查当地最高长官是否跟黑社会、邪教、富豪等勾结依附。

但汉武帝好玩的是,当时还设了一个官位,叫司律校尉,这类似于一个“专治邪教活动”小分队,因为这个职位专门治巫蛊活动。后来这些人又被逐渐命令察查一部分郡国,所以,也算是“兼职转专职的纪委”。

「古监察制度奥秘」古代“纪检委”如何工作?如何随权演变?

汉成帝,又把刺史改为州牧。汉哀帝又改为州牧。后汉仍是刺史,但当时有十二州,其中一州就是分给上文所述的司律校尉所监察。读《三国演义》常见到一个官名,就是“大司空”。这实际上也就是最初的御史大夫,在西汉末年改为大司空,御史府改作御史台,由御史中丞主管监察事务。这就连办公大地方的名称都改了,原来叫中南海,直接改成哈德门。

可见,那时候的“纪委”们还是不太好生存,就连一个官名,都是改来改去,甚至,皇帝说我另派一个“专治邪教活动”小分队来代替你,那也就代替了。处处受制于皇帝或丞相府,独立性有限。

这些“下放”的“纪委工作组”,当然也不可能一个人或者几个人就把所有事情办了。既然是郡县为单位的治理,又秦汉行政区域划分非常明显,十家为什,五家为伍,一里百家。

“纪委”们到了这地方,工作之初,当然首先通过里魁(里长)来了解。里魁所告诉监御史的内容,主要是善恶,某某是个坏蛋,某某是个好人之类的。当然,“纪委”们尚需要其他渠道,甚至自己走访打听,来印证他们的反映。最后,将监察结果,呈报至御史府,甚至皇帝本人。

值得一提的是汉武帝。

这人非常有意思。因为他权力欲望非常旺盛,想方设法集中全力。首先就是要分相权。而他威望渐重权力更大之时,常常在后庭办公,这地方一般人去不了,比如以前办公用尚书,所谓尚书,就是替天子管文书的,就像给皇帝管衣服的叫尚衣,管食材吃饭的叫尚食,最初本来用的是士人,因为他们识字嘛。

此时在后庭,在后宫上班,自然不用士人了,改用宦官,叫中书谒者令。此类人,自然也承担了一些“纪委”的工作。即便是不识字,但他们可以打小报告告状呀。汉后期之政权,要么在外戚手中要么在宦官手中。种因多是汉武帝种下的。

「古监察制度奥秘」古代“纪检委”如何工作?如何随权演变?

到了东汉,光武帝刘秀,觉得不行啊。管理这些官员们,最重要的就是“纪检委”。

但为难的是,丞相位高权重,不便督责。

搬不动,那就不搬了。给丞相名头,但不给实权,名望越尊,越没权力。

然后将政事悉数责成尚书。尚书的地位和权力便如日中天了。此时的“纪委”属于三公,三公权小,监察之力也是有限。

特殊情况也有,比如“纪委”的工作也不仅仅是监察。汉宣帝时,“纪委”也有评断决狱是非之权。另有特别使命的,另设官职,比如符玺御史、治书御史、监军御史、绣衣御史等,分的很细,以便分别行使御史职权。

虽然不同时期它们的名称不同,但“纪委”的活归他们。略有变化,但多数是称呼上的。

03

有趣的是曹操。

他是一朝有权,便把令来行。直接废了三公,恢复了丞相和御史大夫这个职位。这时候,相府的权力恢复了。到蜀汉,多数继承汉之制度,但丞相依然在的。汉相诸葛亮就是在自己的办公大楼(相府)里办公,权力极重。“纪委”部门当然也相对有些权力。

但也只是昙花一现。

曹操的儿子曹丕,直接连丞相都废了。

实际上,魏晋南北朝时期,基本都是某人将篡位时,便设丞相,篡位成功,便撤了丞相。皇帝轮流的速度很快,丞相也是走马灯,所谓的“纪委”部门,即便存在,能力有限。

因为这是个武力、权力的时代。皇帝多,国家多,“纪委”部门的名目,自然也是五花八门,跟放烟花一样。

既然丞相说撤就撤,今天有,明天未必有。那么,“纪委部门”便只能掌握在皇帝本人手里了。

「古监察制度奥秘」古代“纪检委”如何工作?如何随权演变?

但也并不是完全没有了。

因为多数少数民族政权是学汉人之制,但也有一些创举。比如北魏、北齐就搞连坐。

北魏把这个“纪委”的最高长官叫御史中尉,相当于最高监察长。而且权力极大,权力大就管不住自己了,自己不能监察自己。于是他们出台了专管“纪委”的“纪委”。而且,群臣犯罪,如果这个“御史中尉”失察失纠,那好吧,你也罢官回家抱孩子去。

「古监察制度奥秘」古代“纪检委”如何工作?如何随权演变?

北魏文字碑帖

一个国家如果连“纪委部门”都管不住自己,只监察别人不监察自己,那基本上完蛋了。魏晋时,这个现象特严重。甚至明确规定大士族不能当“纪委”,“纪委部门”的招聘启事满满的身份歧视之意。

当然了,魏晋南北朝时,内乱更甚。自己里面都管不好,外面的怎能管好。所以,干脆不在地方政府设置常驻的监察机构,不派有“铁饭碗”的纪委。由中央政府随心情不定期派出巡察“纪委”,称为巡御史,巡察完了,回京述职,汇报结果。

同时,他们的思想很奔放,觉得这个既然是巡察,出差时间未必足够,所闻所见未必都能一一印证,所以,觉得该给“纪委”一个权力,那就是“风闻奏事”。就是道听途说,哪怕是朋友圈和微博上造谣的事情,都可以拿来上报,甚至弹劾。

但此是战乱之时,“纪委”们所督察之事,多以军事为主。甚至一个人督十多个州,还有叫都督中外诸军的。这当然已经不完全是“纪委”了,甚至完全不干监察之事。

有创举的原因是因为前面有例子,李世民所谓以史为鉴。

实则隋的时候就有改革,虽然官名、办公大楼依然延用前之御史大夫和御史台。但觉得不足够,再派两个副手,将以前的检校御史旗帜鲜明地称为监察御史。

这下很清晰,监察御史嘛,自然是要监察的。

这个”纪委班子“阵容也不小,总共十二人。专管外出巡察。

有改动很正常。唐朝的官制,本来就是把东汉、魏、晋、南北朝、隋的制度整理起来,号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但这种大综合,往往不合时宜,所以后来做了很多变动。

比如最先,唐在中央设御史台,由正三品御史大夫为台长,设正四品御史中丞2人为辅佐。御史台称宪台,大夫称大司宪。武则天时,改御史台为左右肃政台。中宗后又改为左右御史台。全国分为10个监察区,称10道,后又增为15道,每道设监察御史1人,官名也是一变再变,他们专门巡回按察所属州县。

御史台的职权,就是“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以肃正朝列”。

这虽然干“纪委”的活,但是比“纪委”管得宽。但这还不足够。

由上面所述,可以看出,唐之时,“纪委”部门独立性、重要性也都有所突出。而且,不再分内外,一起由御史台说了算,这个部门成立之后,人员选定,就可以分派各地,来回“游荡”工作。

「古监察制度奥秘」古代“纪检委”如何工作?如何随权演变?

大明宫微缩景观

这比常驻好,因为常驻之地,时间久了,难免监察者跟被监察者狼狈为奸,共同糊弄上面。如此不定期或者定期轮回巡察,一是有警钟之意,今日为恶,要担心明日“纪委”出现;二有防范之意,巡察之人未必定于一人一地,随时委派,防止相互熟了之后狼狈为奸。

并且,唐之时,给“纪委部门”的权力非常之大,他们享有部分司法权,并且有权监督大理寺和刑部的审判案件。

这是台官。还有谏官。

谏官就是专门说话的。这个本来秦汉也有,但作用并不大。到了魏晋南北朝时,因为我们熟知的,所谓魏晋风流,就是啥不能说说啥,就有一些御史,耿直得过分,啥话都敢说,口口声声尽人臣之责,报皇恩浩荡,不管说啥,都是为了天子好。

敢说话,敢直言犯谏,也显得自己声名高、人品好、忠心大。总之是牛。

但最牛的是。他们不但说大臣同僚,连皇帝也得嘚吧。

所谓风闻奏事,就是听到了我就说,哪怕那是一个传说。所谓谏诤之臣,就是皇帝做的不对,或者我认为皇帝做的不对,那我就直言说出来。

唐,把这个也放大了。所谓三省六部,其中的门下省,不但管执行之事,还有主要的职责就是匡正政治上之得失。

职位也给的足够,有散骑常侍、谏议大夫、补阙、拾遗(分左右,左补阙、左拾遗都是门下省的)、给事中等。

「古监察制度奥秘」古代“纪检委”如何工作?如何随权演变?

上说皇帝德行,比如说你德行不好,不能吸粉啦不能好色废政啦。下说皇帝决策,比如说这个决策不行啦那个政策过分啦。

皇帝还得听。不听就是昏君。

大名鼎鼎魏征是从唐太宗的秘书干起来了,但他兼干“纪委”的活,只不过他只针对李世民,爱监察李世民。而且说话时直来直去,是个直男,不留面子。但唐太宗也只能赐刀夸奖,说他是忠臣名臣。

有趣的是,魏征死后的谥号是“文贞”。他一生没当过“纪委”或者“监察长”的官,但李世民追赠他为“司空、相州都督”。算是补上“纪委”官职称呼了。并废朝五天,与文武百官送灵,亲自为其刻书碑文。

「古监察制度奥秘」古代“纪检委”如何工作?如何随权演变?

魏征“怼”唐太宗,注意看神情,魏征自信笑,太宗凝听思索状。

魏征,是一个没当过“纪委”,但一直干“纪委”活的人。而且干的是天子。

所以说,宋是分水岭。为什么呢?

因为监察对象有所变化。

04

赵匡胤非常聪明,而且聪明过了头,他总结了一下前朝的经验,觉得中央集权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做了一系列手术。

首先,在宋。没文凭根本混不下去,武勇如狄青岳飞,一个气死一个冤死。而文臣却是处处有能人处处皆风骨。因为他们可以考试,可以有文凭。最主要的是他们造反胆子小,满脑子都是忠君爱国的思想。所以大宋常有文人带兵。武人掌军权的,下场都不太好。

但说话没事啊。就算是骂人,又死不了人。所以大宋朝放开让文人嘚吧,想说啥就说啥,我们不杀文臣。大家大胆说。

但真的是什么都可以说吗?

未必。

因为赵匡胤是个政治天才。他来了个乾坤大挪移。

在监察部门这件事上,赵匡胤做的滴水不漏。

「古监察制度奥秘」古代“纪检委”如何工作?如何随权演变?

他的第一件事,是分权宰相。分完了不够,还要制约。

怎么制约?就是让台官和垣官来制约。台官就是监察官员,由于监察机关叫御史台,也叫宪台,所以御史叫台官。同样,由于言谏机关叫谏垣,所以言谏官员叫垣官。合起来,就叫台垣。

上文我们说唐朝。说到台和垣在唐代是有分工的——垣官劝谏皇帝;台官监察官员。

这两者都是“纪委部门”,但是监察对象不一样。魏征是个例外。

这两个“纪委”,一个管皇帝,一个管官员,也许管皇帝,皇帝未必听从管教,臣子只好头撞柱子死谏。但管官员的确是权势如天。

这当然不行了,皇帝怎么能随便管?九五之尊是你随便就可以监察的?

赵匡胤反正不干。

他就把这两个官合并了。

合并之后,统统用来对付官员。不准再管皇帝了。

言谏监察官员如果上任百日无所弹劾,就要撤职,还要罚款。

这纯粹就是坑人玩儿,有指标怎么做,逼得台官和垣官没事找事,与宰相的关系更是极为紧张。

臣子斗起来,皇帝当然稳坐中间,坐收渔利。

但是,如此挑动臣僚斗臣像,虽能维护皇权,却也后患无穷。王夫之甚至认为,宋代之所以“政紊于廷,民劳于野,境盛于疆”终至“日削以亡”,即始于此。

也就是,宋,彻底把“纪委部门”的监察对象、工作内容给改变了。以前至少还可以说说皇帝,现在不能了,去说官员,第一个说宰相。

「古监察制度奥秘」古代“纪检委”如何工作?如何随权演变?

宋太祖画像,不知脸为何这么黑

元代的改变,是种族歧视性的改变。但也是监察制度的大改变。

御史台虽然有,御史大夫也有,官秩比从一品还高,但是,“非国姓(蒙古贵族)不以授”,就是除了蒙古人,别人,尤其汉人,别想当这个官。

然后南北分设。

北边,在陕西特设一个“纪委部门”;南边,在江南特设一个“纪委部门”。

都叫行御史台,组织架构跟中央御史台相同,相当于”中纪委“在此二地派出的常驻机关。

这可是大创举。

相当于设置了一个三角形。三点管理。

中央、南、北。

不分内外,只划定区域。在监察职能中,把全国分为22个监察区,派监察御史——当时叫肃政廉访使——常驻地方。

很明显,工作对象是地方管理。

但御史这个职位,在明朝权力特别大。名字也改了,叫做”督察院“。

官职也很多,都御史、副都御使、佥都御史。而且,很对称,都有左右。比如左都御史。下设13道监察御史,共110人,负责具体监察工作。

1.他们的对象,是“主纠察内外百官之司”——百官。

2.区域——内外。

内外界限并不是很明显。主要是对外。

「古监察制度奥秘」古代“纪检委”如何工作?如何随权演变?

明的对外监察,因为废除了行省,所以只是在府州之上,设立了布政司和按察司。布政司管民政,按察司管刑事,都有“纪委”的工作内容。但他们有其他的活,所以往往侵夺地方官的权限。

权力越来越重,这两个官,就慢慢地也变成了常设的官职。完全已经不是当初监察的样子了。

明之御史,干的活,未必全是”纪委“的活。有军事的,比如巡按清军。还有提督学校的,还有专巡漕运、盐铁转运等。

而且,这种巡按御史,是“代天子巡狩”。也就是见面如见天子,别人见他,跪下先问“恭请圣安”,他站着抱拳说“圣躬安”的这种人。

这实际上就是汉代的刺史。

但明代皇帝实在是荒唐。

既然派了管得非常宽的“纪委”,那就不必要再行遣使,再弄一个特派员去。

明皇帝偏偏爱这么干,而且越派越多。再派去的这个特派员,跟巡按御史互不统属,谁也不听谁的,权限也冲突。

所以想了个办法,派一个都御史过去。

都御史虽然干“纪委”的活,但权力特别大。因为它兼军务并加提督衔,如果管得非常宽,比如官一两个省的,那就叫总督。清代完全继承了这个,而且,清代的总督,照例都是担任兵部尚书的;右都御史、巡抚,都是兼兵部侍郎的;右副都御使,必提督军务,兼理粮饷,以至于变成常设的官了。

最初的“纪委”部门,越来越重。

「古监察制度奥秘」古代“纪检委”如何工作?如何随权演变?

乌云密布紫禁城

我们看到唐宋都有给事中这么一个官,这本来是门下省的一个官职,属于“纪委部门”的,明朝直接把门下省废除了。

但还保留了一点职能。

就是把这个官名独立,并且六部都有这个官职,只不过前面的部门名称不一样,比如吏部的给事中和工部的给事中,毕竟不太一样。

这个官分别监察各自部门的审查驳封事宜。而且说话很有分量。明代把他们的驳参称作科参,就是专业的教科书级别的参奏,很有权威性。

到乾隆皇帝,干脆都把这些人赶到督察院。直接把审查、纠察的事情放在一起干。

但清人有个特点,就是名义上告诉“纪委”们,你们啥都可以说,可以“直言无隐”。如果你知情不报,那就是蒙蔽圣上,“以误国论”。

对象也很清楚,所有官员,无论大小,都属于督察院监督。

督察院有15道监察御史,后来甚至变成22道。

这些“纪委”们,主要干两件事情,一是监察,二是弹劾。不像唐宋明等,这二者是分开的,清代就合在一起,乾隆干的。权力越来越集中。责任重大哈。

但清朝的皇帝大大们也很纠结。虽然他们口上说,大家随便说,可以无话不说,风闻言事、直言不讳,都不是事儿。但又担心“纪委”们的权力过大。

所以,“纪委”们的工作结果,谁来负责?谁来裁决?

皇帝!

不管弹劾的对不对,裁判只有一个人能裁判——皇帝。这就是文首所说,“纪委”们“所监督、察查之事,是否能落到实处,多数时候取决于高高在上的那一张金口。”

05

古代的“纪委”们。也是在夹板中求生存的。他们虽然存在,或者不得不存在,但独立性并不像史书所载那么靠谱,因为皇帝可以随意一句话改变所有工作内容,位高权重者也可以随时左右他们的工作方向和结果,虽然他们名义上是脱离中央政府和地方衙门的独立机构(主要是魏晋后)。汉之李膺,他做的官就是司隶校尉,前边说过,这个官部分可以监察某郡,此人便监察朝廷,旗帜鲜明地攻击宦官擅权,结果,追随李膺的监察御史几乎都被杀了。

元世祖忽必烈就说,中书省(管行政)是朕之左手,枢密院(管军事)是朕之右手,御史官(管监察)是朕用来医治此两手的。

行政和军事部门有“病”,监察可以医治,当然,监察也可以平衡臣子,大家斗起来,皇帝也可放心了。但是皇权有病,怎么办?谁来治?

呵呵,没人。

虽然,圣明之君,也是希望有监察的,《清史稿·李栖凤传》就说,君虽圣,必赖贤臣以调燮之。近虽有二三骨鲠之臣,位卑禄薄,信任未专。

骨鲠之臣就是敢说话,而且说话像带着鱼刺一样的“直男”。

但君也是人,人未必可靠,即便是圣明的人。

不管如何,古代“纪委”都是皇权的工具,看“御史”一词,“御”,就是御用的御。发不发挥作用,那只能是“靠天”了,遇上李世民,不是“纪委”也可以干“纪委”的活,遇上明代皇帝,你试试!”唐僖宗时,一谏官上言,说皇帝“专务游戏”,直接被赐死。武则天直接把这个当工具,她认为所谓“纪委”,就是告密,干脆弄一个告密制度。而遇上如赵匡胤此类“天才”,多少“纪委”,无非是他的棋子罢了。

最主要的变化是,从宋以后,这个“监察”对象,完全一边倒,皇帝监察不了,只能靠那因人而异的道德号召,监察者自己也无法完全保证可以监察自己。

完全凭性子的“纪委”,是不可靠的。

人是多变的,多类型的,在这种环境里,照样也有骨鲠之臣,比如魏征、海瑞。此类人也不在少数,只不过环境无法给他们的工作给予保障罢了。

荀子说:“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守司,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

「古监察制度奥秘」古代“纪检委”如何工作?如何随权演变?

晚霞残照紫禁城

也就是说,君主耳目有限,一墙之隔的外面,是看不见听不见的。

06

古之“纪委”,实际上就是帝王之耳目、工具。纵向监察,只是从上往下的纵,至于上,甚至最上,是无法监察的,“纪委”们对上,也只能是俯首听命三拜九叩。

但也不能否认完全没有优点。可以借鉴的优点也甚多,比如,回避制。很有效的防止了狼狈为奸勾结蒙蔽的事情。比如各朝各代对于“纪委”的人选要求本身就要“洁身自好、操履笃实”。一旦为“纪委”,无论职位高低,给予的职权和独立性还是足够的,有可取之处的。

多数人说,封建社会的“纪委”们都是皇帝的耳目和工具,这个不太对。

首先,封建社会,比如周天子之时,“纪委”们的存在感,几乎等于零。帝王时代,也得分而论之,宋之前后,还是有区别的。

对象的转移,职能的流变,职能界限并非很清晰,得分别讨论,不能一概论之,一竿子说到底,把几千年的事情,一句话定音,未免过于幼稚草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