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优秀作文|| 黄兆燕:我在追星

 百卉争春各自香 2020-12-24

我在追星

黄兆燕

我,杜甫,一生相识遍天下,但就一知己——李白。他是我心中的星,毕生追着的星。

我与他的故事,要从我儿时说起。

 初闻

儿时,刚刚下学的我来到父亲的书房,偶然间发现了一张写有李白诗句的纸,细细读来,发现李白的诗别有一番风味。初读,只觉诗歌豪迈雄浑,充满想象力,字里行间都充盈着浪漫主义色彩;细品,他的诗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塑造诗人自己的形象;深思,据其诗猜测,他必然是一位性格豪迈洒脱、心气高傲、志向远大之人,他想建功立业,名垂青史,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足迹遍布祖国各地。他在创作诗歌时所用的技巧,手法让我十分的好奇,也十分期待可以在有生之年一睹他的风采。

自那以后,我便十分关注李白的动向,一旦有他的新诗,我都会第一时间阅读,了解他的喜怒哀乐。

 关切  

公元742年,由于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交口称赞,玄宗帝看到了李白的诗赋,对他十分仰慕,便召李白进宫。列身朝堂,一展抱负,这可是李白的梦想。况且,宫中有美酒佳肴,他怎会不愿意?可是这极尽奢侈的皇宫充斥着看似盛世下的浮华,杯酒言欢隐藏着勾心斗角、争名逐利的虚伪。我实在是担心,像李白这样性格豪爽耿直、又自恃有一身的才华的人,必定会在宫中尝尽苦果。果然,不久后,我担心的还是发生了。他应召作诗,竟让高力士脱靴,杨贵妃研墨。一系列的事件,让李白在唐玄宗面前彻底失宠了。知道后,我也半晌无语。李白才高八斗,一生孤傲,怎么会甘愿做皇上身边的弄臣?是啊,与其做一只喂养在笼子里的金丝雀,还不如做一只拥有自由翱翔天空的雄鹰……

我忽然想起他入京时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以及后来出京时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不禁眼眶湿润,长叹一口气,实在是替李白宫中遭遇感到不平。唉!

 偶遇

公元744年的夏天,我刚刚结束在各地的远游,来到东都洛阳,却意外地碰见了我梦寐以求的李白。当时的李白名满天下,是无数诗歌爱好者心中的榜样。被赐金放还,李白是在离开长安经过洛阳时我遇到他的,此时的我最多算个文艺青年。见到李白,我激动不已,难以掩饰心中的兴奋,也为他赐金放还表示同情。没想到,李白与我一见如故,相谈甚欢,我向他表达了我对他的仰慕之情,他也表示了对我诗赋的认同。我俩约定好结伴游山玩水,谈诗论文,饮酒言欢,切磋棋技,十分愉悦!

第一次与李白相遇难免会有些激动,但是和他相处过后我发现他与我从他诗中所读到的李白一般无二,我对李白从远远的观望变成了一见如故的朋友,知己,为了纪念第一次与李白相遇,我写下了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兄弟。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相知

枫叶飘零的季节,李白与我二人如约到了梁宋,这是我们第二次见面。在这里,我们还遇到了著名的边塞诗人高适,这时候的高适,年龄和李白相仿,日子过得并不顺利。三人一见面,情投意合,便一同前行。不过这次相聚的时间十分短暂,之后,我们三人都回到了各自的人生轨道。李白继续遍访名山大川,我则西上长安,求取功业,但空间的距离并没有阻碍我们的友谊,互相写诗,怀念对方。李白虽大我11岁,但我们自以兄弟相称,并没有因为年龄隔阂而影响我们之间的友谊。

  情深

公元745年的秋天,李兄与我同游齐鲁,这是我们第三次见面。在此一别后,我们的生活再无任何交集,可我还是念念不忘和李兄同游时讨论文学、吟诗作对的日子,只能凭借诗歌,回忆点点滴滴。春天,我思念李兄;冬天,我思念李兄。风来了,我想起李兄;下雪了,我想起李兄。做梦了,还是梦见李兄;送朋友,我仍会想起李兄。总之,寂寞书斋里,终朝独尔思。我对李白的思念,就恰如李白寄给我的那句诗:思君若汉水,浩荡寄南征。

安史之乱前,我一直追随着李白的步伐,是有信心活成他的样子的,可我却没想到我唯一差一点的就是李白与生俱来的豪放与洒脱。但那有什么什么关系呢?我至少还可以效仿李白。

安史之乱,残酷的现实让我清醒地发现自己永远做不成李白,可李白却永远活在我的诗里、心里。明明李白比我大十多岁,可我们的关系却是颠倒的。年纪较小的我更像个兄长,我对李白千般叮嘱,万般嘱咐,我总是担心他,毕竟他那豪迈直爽的性子早晚都是要吃亏的。

  

在一个春意盎然的傍晚,我在长安城遥望,想象着李白此刻或许是在庐山与道士炼丹赋诗,或是在江南某处名胜饮酒赏花吧。我望着窗外高高悬挂在天边的月亮,想着此刻李白或许也在望着这明亮的月亮,沐浴着皎洁的月光,我笑了。目光的尽头,一片树林挡住了我的视线,我想:我在渭北思念他,想必他也在江南东思念我吧。春天的树挡住了我的视线,那傍晚的云霞也该挡住了李白的目光吧。感叹之余,我写下了: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听闻李白流放夜郎,我忧心忡忡,担心他受苦;秋风一起,凉意袭来,我满满的牵挂:“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日有所忧,夜有所梦。我连续几个晚上梦见李白:不见李生久,伴狂殊可哀。千金易得,知己难求啊!

也许每个人都有一个遥不可及的梦,自己实现不了,但有人帮你实现了,于是你努力追逐他们的脚步,欣喜地看着他们在舞台上闪闪发光,希望变成他那样的人。这就是我们心中的星的魅力呀!在追星的过程中,还会产生一种莫名的情愫,遇见他你会很高兴、激动,他一笑你就会跟着他笑起来,离开他,会无尽的思念,迫切地期待下一次的相遇。这是一种控制不了的反应,很神奇,很美妙。而且,生怕自己努力不够,亵渎了心中的星,于是,追逐变成了一种自我提升、自我超越。

李白,是我毕生追的星,他让我人生有了目标,生命有了意义,让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寒夜沾湿何由彻”“存着且偷生”的日子。我幸运,生命中有李白;我骄傲,我是一枚最忠实的李粉。

  点评:取材杜甫与李白交往的史实,按时间顺序,在初闻、关切、偶遇、相知、情深及思念的描述中,表达杜甫对李白诗歌及人格的仰慕、崇敬、效仿,对李白的深情厚谊,以及在追星过程中自我的提升、超越,揭示“星”对追星者的深刻影响。立意新颖,构思巧妙。材料剪裁得体,详略得当。巧用小标题,结构优美。想象丰富、合理。


本文作者:黄兆燕建始县民族实验初级中学)

指导老师:曾传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