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末代皇帝溥仪,被赶出时带走40箱翡翠

 泰阳汉子 2020-12-25
中国的近代史是一段风云激荡的历史,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这其中有一个人你不得不提,就是——溥仪
溥仪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是光绪的侄子,两岁奉旨入宫成为皇帝。溥仪的一生十分曲折,经历了中国近代几乎所有大的变革,是一个历史的见证者。

1

被操控的末代皇帝
清朝的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一生经历极富有戏剧性,前后三次登基却又三次退位
第一次是他2岁的时候,被慈禧太后立为储君,成了清朝最小的一位皇帝,到了6岁的时候因为辛亥革命成功,溥仪宣布退位。
第二次在1917年,住在紫荆城的溥仪接受了张勋的复辟运动又做了12天皇帝。但是没当几天,就因为违反皇室优待协议,被冯玉祥直接赶出了紫禁城。
第三次是九一八事变后,被日本野心家胁迫溥仪又当了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
1945年日本战败后,溥仪被苏军抓走进行劳教。新中国成立后被押解回国,1959年得到特赦,1967年因尿毒症病逝于北京。
溥仪的三次退位,有着参与达成退位妥协过程中的阴谋、欺骗,和种种利益考量,也有着妥协、隐忍、平衡以及包容的政治艺术。正因为这样富有戏剧性的人生,溥仪的故事多次被搬上银幕,最有名的当属拿下多个奥斯卡大奖的《末代皇帝》。
很多人都对溥仪曲折离奇的人生经历感到好奇,对他的婚姻爱情等轶事津津乐道,但也有很多像赵顾问这样的人非常关心溥仪从紫禁城带走的文物珍宝最后都何去何从。
紫禁城原本收藏着200万多件珍贵文物,原本的收藏量更多,后来一部分在战火中被掠夺,一部分则在宫人的监守自盗里流失。

2

监守自盗”的皇帝
辛亥革命后紫禁城作为清朝的皇宫,是曾经政治文化的中心,虽然大清湮灭了,溥仪不再是一国之君,却也还能留在宫中,由当时的民国政府发放生活费,继续过着皇帝的生活。
民国初年紫禁城发生了文物失窃案,古玩市场上出现一些尖货,是乾隆皇帝大量珍藏的建福宫中的宝物,溥仪下令“帝师”庄士敦彻查宫中内贼。
庄士敦刚介入,建福宫就突发了一场大火,火势凶猛把宫殿烧了个精光,乾隆爷珍藏的许多箱秘宝也成了灰烬,至今也难以计算这次火灾的具体损失。
据传这场大火共烧毁:金佛2665尊、字画1157件、古玩435件、古籍数万册。每一件都是无法复制的稀世珍宝
大火过后,皇室内务府以50万的价格,将“废墟处理权”卖给一家金店。结果在废墟上捡一捡,竟然收到了一万七千多两被烧熔化掉的黄,可想而知建福宫曾经的恢弘。
建福宫的失火大有可能是太监们监守自盗,为了让库存出入死无对证才选择放火。那时太监们盗窃文物非常猖獗,溥仪大婚时,婚礼刚结束,皇后凤冠上的珍珠翡翠就被人换成了赝品。
于是溥仪把绝大多数太监都赶出紫禁城,只保留了最低生活所需。溥仪裁撤了大量的太监之后,庄士敦依然发现京城里的古玩摊还是“每日上新”。庄士敦推断,戒备森严的皇宫,不可能是外贼所为。 
最后庄士敦发现溥仪的胞弟溥杰每天身背包裹进出城门,说都是皇兄赏赐,部分是要拿出宫外进行“修缮”。

这下庄士敦知道了偷偷卖紫禁城文物的人,溥仪本人也是其中之一。随着年纪渐长溥仪已经明白自己是个傀儡皇帝的事实,因此溥仪提前将很多皇宫里的珍宝文物偷偷运送出宫,存放在自己信得过的大臣家中,为了方便随身携带有一些被换成钱。

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
1922年7月至12月,溥仪以赏赐溥杰的名义,向宫外转移出宋元版珍贵古籍210部,唐宋元明清古代字画2000多件
阎立本《步辇图》(局部)

其中包括顾恺之的《洛神赋图》阎立本的《步辇图》周昉的《挥扇仕女图》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等等,这些名画无一不是无法复制的孤本,价值更是无法估计。

周昉《挥扇仕女图》(局部)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3

颠沛流离的珍宝
1924年,冯玉祥发动政变,取消了所谓的“君主立宪”的制度,不再承认爱新觉罗的皇室地位,强硬命令溥仪两小时内离开紫禁城。
溥仪带走大量所谓私人财产,其中包括经过精心挑选的众多文物,然后躲进日本公使馆。在溥仪带走的珠宝首饰里,翡翠占大头,数量多达40余箱
其中有两件翡翠首饰最为出名,一是一对圆条翡翠手镯。据说这对圆条翡翠手镯价值连城,世上难以有能媲美的翡翠手镯。

二是一条翡翠朝珠,这条珠串后来被铁宝亭收购,改成了两串项链,卖给了“糖业大王”黄仲涵。后来一条作为订婚礼物,送给了儿媳;一条送给次女黄蕙兰。

2011年在北京保利拍卖公司,以2300万高价成交

1994年5月香港佳士拍卖,以695万港币拍出

1925年2月溥仪秘密潜往天津,在天津日租界内设立行宫,仅藏在日租界张园内的故宫文物和珠宝就不计其数

1931年11月,溥仪在日本人的策划下秘密逃往东北出任伪满洲国皇帝,出逃时除随身带走一大批文物外,留在天津的一些文物下落不明。

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溥仪最重要的准备就是指使随从将原故宫文物和后来搜刮来的大批珍贵珠宝装上汽车,其中有价值连城的顶珠冠、镶金猫眼石坠、清代龙袍等……

溥仪珍爱的西洋钟表

赤金錾花八宝餐具

溥仪最高等级打籽绣龙袍礼服

但他所携带大多数文物的最终命运,是被日军哄抢,下落不明。被苏联方面截获后,溥仪也曾想以献宝换取居留权,最终没有成功。

溥仪携带的大批珍贵文物或是因故变卖,或是在战火中惨遭损毁,众多珍宝只有468件最后回归祖国,这些宝贝加起来的价值超过了15亿(1950年左右)。

1950年7月,正值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特殊时期,溥仪经过几番考虑,向国家献出了一个宝贝,一个伴着他仓皇出逃,历经数次搜检,却被始终贴身保存的宝贝,那就是清朝乾隆皇帝的私人印章——田黄三联玺

田黄三联玺寄托着溥仪对先祖的思念,代表了溥仪复兴大清王朝的远大志向,因此无论处境如何艰难,“流浪途中”的溥仪对其也是呵护备至,别的珍宝都能丢,唯独它不可以。

因为体积小,又隐藏得极为隐蔽,它就这样幸运地逃过了一次次的搜检,一直与溥仪贴身不离。

中国人民邮政在1997年还为三链章发行了邮票,确定了它“国宝中的国宝”的地位。

溥仪能把这个宝物交出来可以看作是对曾经自己的一种告别和反思,“皇帝梦”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溥仪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学习改造,获得特赦,后来成为全国政协委员。
溥仪在自己的自传《我的前半生》中写道:“经过十年的改造,我由一个封建反动的皇帝变成一个普通的劳动者,由鬼变成人,旧的溥仪已经死亡,今天是一个新生的溥仪。
在溥仪的一生中,从奉天承运的皇帝变成政治傀儡,从异国他乡的囚犯变成战犯管理所的囚徒。他曾经被重新登上帝位的梦想所折磨,曾经为自己犯下的罪孽而惶恐,但最终还是归于平静安详。
赵顾问为溥仪跌宕起伏的人生感到唏嘘,也为那些颠沛流离,不知所踪的珍宝感到痛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