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上小学前,只要做好这3个“培养”,将来肯定远超同龄人

 耍赖的要不得 2020-12-25

作者|夕暖

“别跑了!就不能安分点听老师讲课吗?成天就想着到处跑,看你明年怎么上小学。”

阅读中心的一声怒斥,把我的目光拉向了不远处的一对母子。小女孩在妈妈的怀抱里奋力挣扎,大喊大叫道:“我不要学珠心算,我不要学。”

孩子上小学前,只要做好这3个“培养”,将来肯定远超同龄人

孩子崩溃大哭,控诉道:“今天珠心算,明天英语,后天逻辑思维,大后天画画……为什么我要学那多东西?”

妈妈无奈地蹲下身抱住孩子:“妈妈这是为你好,现在多学点,明年上小学就会轻松些。”

我听着孩子的控诉,想象着一群五六岁的孩子每天马不停蹄地奔走其中,说不出的无奈和心疼。

可眼前的这对母子,何尝不是千千万万个中国家庭的缩影。

他们心疼孩子奔波各大兴趣班,他们也想给孩子一个快乐童年,可又忧心于孩子的未来,生怕他们输在起跑线上。特别是,家有幼升小的孩子,这种焦虑感更甚。

孩子上小学前,只要做好这3个“培养”,将来肯定远超同龄人

父母们总会想:到底该给孩子学什么,才能更好地衔接小学课程?

教育部发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给出了答案:“单纯地追求学习知识,而忽视学习品质的培养,可能短期会取得立竿见影的成绩,长远来看却不利于幼儿的可持续发展。”

那么,3-6岁孩子的学习品质具体是什么呢?

其明确指出:语言表达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专注力等七大品质,能为幼儿今后形成健全的人格和终生学习的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应当成为幼儿教育最重要的使命。

也就是说,这些品质才是拉开孩子学习成绩的关键。

如果这期间能让孩子掌握这3大学习品质,无疑会受益终身。

会说话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

最近,火遍全网的“凡赛尔本赛”撒贝宁,频频登上微博热搜。

从最初的“北大还行”,到“芳心纵火犯”,再到“晋江男主人设”,撒贝宁凭着高情商、会说话,圈粉无数。

主持《开讲啦》9年以来,他更是将“会说话”这一品质,发挥得淋漓尽致。

当张信哲被现场观众“嫌弃”过气而尴尬时,撒贝宁这般解围:“你不可能让年事已高的乔丹和现在战场上年轻的小伙子再去拼,但这并不影响乔丹成为NBA的神。”

孩子上小学前,只要做好这3个“培养”,将来肯定远超同龄人

当不习惯公开发言的林丹,因紧张踱步偏离舞台中心位置时,撒贝宁上台救场说:“运动员就是不一样,随时都处在准备对抗的状态。”

一句话不仅巧妙化解了嘉宾的尴尬和紧张,更赢得了全场的掌声。

会说话的人,总能用最舒服的表达,让人卸下重负,感到舒适愉悦。

难怪他能在荣事达杯主持人大赛中,被四位评委破格打了四个满分,最终摘得金奖;

难怪他能一度将《今日说法》做成央视王牌节目;

难怪央视会给他专门开一档法制节目《撒贝宁时间》……

这些成就的背后除了自身的才华和努力,更源于他的会说话。

孩子上小学前,只要做好这3个“培养”,将来肯定远超同龄人

美国著名教育家卡耐基在《语言的突破》前言中,写道:

“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15%是由他的专业知识和智力水平所决定,另外的85%则要靠语言表达能力,其包括沟通能力、讲话技巧以及说服他人的能力。”

也就是说,想在未来社会中获得良好发展的基础,就必须让孩子拥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这么做:

  • 认真回答孩子“为什么”

“话痨”是这个年龄段孩子普遍都有的现象,虽有时会让家长会觉得烦,却是孩子积累词汇量的重要途径。

所以,当孩子向你提问时,家长要耐下心来听孩子的问题,极尽详细地向孩子描述这件事的前因后果。

比如当孩子指着一辆车说“大卡车”时,你可以告诉他:“对,这是一辆卡车,它载着沙子要去工地。”

孩子上小学前,只要做好这3个“培养”,将来肯定远超同龄人

除了描述日常生活事物外,家长也可以用“问答式”和孩子进行互动。

比如睡前聊天,你可以问孩子:“今天我们去了哪呢?你和谁一起玩的?玩了什么呢?”

通过提问一步步引导孩子描述当天的经历,以此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 鼓励孩子讲故事

4岁左右的孩子,语言能力会有重大进步,词汇量猛增,他可以自己看绘本讲故事,或用自己的语言,或复述爸爸妈妈讲的故事。

在孩子讲故事的过程中,父母可以边提问,也可以适当给予鼓励,这都能有效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激发他去讲、去说。

孩子上小学前,只要做好这3个“培养”,将来肯定远超同龄人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交流互动,是提高孩子语言发展能力的至关重要的一环。从牙牙学语开始,就需要父母不断地和孩子交流。

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从来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在家庭生活的熏陶中,自然而然习得的。

所以,多和孩子说说话,他就会自行吸收这些养分,不用家长刻意训练,孩子也会伶牙俐齿。

专注力越高,更易拥有精彩人生

中国心理学研究所调查数据显示:在中国,超7成以上的儿童存在专注力问题。

其中,4成以上的孩子上课时很难集中注意力;6成的孩子无法专注听课30分钟 以上。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也将专注力问题,列为引起全球儿童学习障碍的重要因素。

专注力差的孩子,通常表现为:一看书就走神;一做作业就拖拖拉拉,一会儿喝水,一会儿上厕所;一上课就爱搞小动作,东张西望。

孩子上小学前,只要做好这3个“培养”,将来肯定远超同龄人

这是因为知觉、记忆和思维无法顺利进行,导致孩子在学业滞后,进而影响他们未来的发展。

在纪录片《Becoming Warren Buffett》中,沃伦·巴菲特说起一个聚会的小片段。

那天晚饭时,比尔·盖茨的父亲问了所有人一个问题:“对你人生最有帮助的是什么?”

结果,他和比尔·盖茨在没有任何交流的情况下,同时写下了“专注”一词。

一个是荣登福布斯全球富豪榜榜首的传奇人物,一个是叱咤风云的股神,比尔盖茨和巴菲特用自己的经历,实力证明了“专注力”的重要性。

正如心理学家丹尼尔·戈所说:“影响一个人的最终成就,不是智商,而是专注力。”

孩子上小学前,只要做好这3个“培养”,将来肯定远超同龄人

孩子专注力的培养,关乎深度思考的发展,而深度思考的能力是学习的关键。

所以,及早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不仅能助力孩子认知能力和社会情感等方面的发展,也影响孩子今后学业和事业的发展。

那么,平时怎样培养宝宝的专注力呢?

01给孩子独处的时间和空间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做过这样的事,当孩子正专心的玩玩具时,我们会说:“宝宝,来喝水。”“哇,宝宝你在玩什么?”“宝宝你在哪呢?”

殊不知这样的打扰,正在破坏孩子专注力的养成。

著名的儿童教育学家蒙特梭利说:“除非孩子邀请你,否则永远不要打扰他。”

所以,在孩子阅读绘本时,家长可以陪在旁观察孩子的反应,不要发出任何提示,让孩子自己去探索。等到孩子求助时,再参与进来,和孩子一起探索。

在孩子专注于某件事时,家长要做的是,不打扰,耐心等待孩子完成工作。

孩子上小学前,只要做好这3个“培养”,将来肯定远超同龄人

02鼓励孩子追求自己的兴趣

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当孩子面对好兴趣的事,往往会十分的投入,所以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找出他们好兴趣的事物,循序渐进培养专注力。

对于活跃的孩子,可以创造更多的户外运动机会,陪孩子踢踢足球,打打乒乓球等等,以此锻炼孩子的反应能力和视觉的敏锐度及追踪能力。

对于喜欢安静的孩子,家长可以试试音乐、绘画、阅读等,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耐心。

所有训练专注力的方法,都要从孩子的兴趣爱好出发,而非强迫孩子养成。

孩子上小学前,只要做好这3个“培养”,将来肯定远超同龄人

独立,是孩子最大的底气

还记得,年仅13岁,便以592的高分考取了重点大学的魏永康吗?

这个拥有“天才少年”之称的人,2岁便表现出超乎常人的记忆力。

为了让他专注于学业,妈妈选择了包办生活中的一切大小事,以至于魏永康从来没有洗过衣服、袜子,甚至连洗头都是妈妈帮忙。

孩子上小学前,只要做好这3个“培养”,将来肯定远超同龄人

当离开妈妈的照顾,魏永康根本没有能力安排自己的生活。大冬天,穿着单衣、拖鞋,在校园里出没。

最后,却因为生活不能自理,被中科院劝退。

或许他的高智商在短时间内无人可及,但缺乏独立性,不懂得如何料理自己的生活,却成了他的致命弱点,致使他被生活所抛弃。

清华大学社科院院长彭凯平说:“真正的教养不是在温室里栽培植物,而是帮孩子建立完整的人格,同时教会他们独自面对世界。

著名的儿童教育学家蒙台梭利说:“教育的第一要务是,引导孩子沿着独立的道路前进。”

独立性是很多能力的基础,诸如勇敢、自信、责任感等。

但它们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的塑造而成的。

孩子上小学前,只要做好这3个“培养”,将来肯定远超同龄人
  •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父母与孩子的分离,首要任务便是教会孩子独立生活的技能。

当孩子3岁左右,父母就可以有意识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鼓励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比如自己吃饭穿衣穿鞋、整理小书包、扔垃圾等。

  • 遇事多问孩子一句“你觉得呢”

拿破仑说:“思考,是一个人命运被改变的开始。”

善于思考的人,遇事更有主见。他们做事更有目标,不会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生活中,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首先父母要学会“偷懒”。

当孩子遇到难题时,父母可以先问句:“你觉得呢?”让孩子学会自己思考,表达自己的想法。

孩子上小学前,只要做好这3个“培养”,将来肯定远超同龄人
  • 让孩子学会担责

不少父母喜欢过多地干涉孩子的事,导致孩子丧失自我观察和反思的能力。

所以,让孩子养成独立的关键一点是,把属于孩子的责任还给孩子,少给孩子拿主意,做决定。

父母可以给孩子参考意见,但最终的决定权要交给孩子,并尊重孩子的选择。

比如,孩子想看电视不做作业,我们可以告诉他不写可能产生的后果。如果孩子依旧坚持不写,那就自己承担被责问的后果。

在不断的试错中,孩子逐渐学会自我负责,学会做出正确的选择。这样长大的孩子,做事更有主见。

孩子上小学前,只要做好这3个“培养”,将来肯定远超同龄人

教育家叶圣陶所说:“教育的本质是培养良好的习惯。”

孩子是否能把握好人生的的舵,关键还在于家长早期对孩子习惯的培养。家长把握好了,孩子就会受益一生。

所以,爸爸妈妈一定要把握好孩子成长的关键期,一起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