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0年度不容错过的20种历史好书

 老王abcd 2020-12-25


每年岁末,中华读书报编辑部都会梳理一年内的优秀出版物,从中遴选出“百佳”图书,再优中选优评出十大好书。2020年度十大好书已于12月23日发布,另外的90种包括文学25种,历史20种,传记10种,人文社科20种,童书15种。以下为历史类好书20种(按书名音序排列)。

《从计量、叙事到文本解读:社会史实证研究的方法转向》,王笛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0年7月第一版,79.00元

从《街头文化》到《袍哥》,历史学者王笛佳作迭出,广受追捧。本书是作者对自己30年来史学工作的一次回顾总结,分为3编:“计量史学”讲怎样鉴别和筛选出有效数据;“叙事”论及如何剪裁和拼接史料,讲述一个完整且接近真相的故事;“文本解读”则涉及如何提炼出文本隐含的信息。这是一位明星学者的“成功秘笈”,对我们了解1980年代以来的史学方法变迁也有价值。

“第三帝国三部曲”(含《第三帝国的到来》《当权的第三帝国》《战时的第三帝国》3册),[英]理查德·J.埃文斯著,赖丽薇、哲理庐、陈壮、赵丁译,九州出版社2020年2月~8月第一版,513.00元

英国历史学家埃文斯对近现代德国史特别是第三帝国史研究极有心得,他对卷帙浩繁的官方档案与私人回忆进行整理,在“三部曲”中全景式地回顾了第三帝国的成因,记述了纳粹掌权时期对德国乃至世界的影响,进而详细剖析第三帝国的发展走向直至覆灭之路。大量基于史实的事件、细节,众多不同身份人物登场,构成“三部曲”的充实内容,也令读者得以理解纳粹、第三帝国这些字眼的深层含义。

《东吴六志》,徐允修著,杨旭辉整理标注,苏州大学出版社2020年10月第一版,68.00元

作为我国最早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高校之一,苏州大学前身东吴大学的建校过程中在中西融会、全人教育、通识务实等教育理念方面有颇为成功的实践,成书于1926年的《东吴六志》以志起源、志设备、志成绩、志师资、志生徒、志琐言六编记录了这所大学26年的建校历程以及初创时校区规划、课程设置、教师聘任、学生教育等方面的情况,展现了现代教育在中国萌芽、诞生、成长的真实图景。

《东亚古代的诸民族与国家》,[日]川本芳昭著,刘可维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4月第一版,108.00元

汉民族是如何形成的,历史上汉民族与周边民族的互动关系如何,这是川本芳昭所关注的问题。作者此前聚焦魏晋南北朝的研究中,认为周边民族的“汉化”和汉民族的“胡化”共同塑造了一个有别于秦汉的“新的中华”。本书则将视野扩大到隋唐乃至辽、金、元,考察鲜卑、乌丸等北方民族,獠、羌等西南民族,以及朝鲜、倭国的“中华化”, 眼界宏阔,新见迭出,值得学界重视。

《多极亚洲中的唐朝》,[加]王贞平著,贾永会译,上海文化出版社2020年6月第一版,84.00元

对于中国历史上的对外关系,传统的理论概括是“朝贡”“册封”四字。但在作者看来,“对外关系即朝贡”这个单调的理论模式实不足以描述唐朝对外关系的实相。书中指出,唐帝国实难左右亚洲的地缘政治,四邻与唐往来终究是为了自身利益,并常常能取得成功。作者将唐与周边政权复杂多变的关系娓娓道来,并对唐朝对外关系的中央与地方双重管理体系等作了精辟剖析。

《将无同:中古史研究论文集》,胡宝国著,中华书局2020年1月第一版,66.00元

本书收录作者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共30篇。前19篇为专题论文,主要关注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士人阶层、学术学风、地域文化、选官制度等,深化了我们对魏晋南北朝政治、文化与社会的认识。其余11篇则为学术书评与回忆文章等,坦率真诚诙谐,展示出作者本人鲜明的个性。在中古史学界,作者素膺好评,此集的出版,将便于更多读者领略其研究和撰述的独有风格和魅力。

《陆游的乡村世界》,包伟民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9月第一版,79.00元

陆游的一生,仕少闲多,长期居住在浙东乡村。其大量诗作,半数以上是反映乡村生活的。本书中,宋史学者包伟民先生即主要利用陆游诗,拼凑出一幅南宋时期浙东乡村社会生活的图景。举凡当地自然条件和开发水平、人们的居住情况、种植哪些作物、一日三餐吃什么、商品交易情形等等,书中都有讨论,为我们想象“宋代农村”提供了几个可以依凭的支点,弥足珍贵。

《母乳与牛奶:近代中国母亲角色的重塑(1895-1937)》,卢淑樱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8月第一版,69.80元

进入近代,乳牛、牛乳制品自西方传入中国,为后来的一场哺育革命准备了条件。本书即讲述这段历史,并深刻揭示出,用什么喂养自己的孩子,绝非母亲能够自主决定。国族主义、男权父权、科学和文明话语、商业营销力量等等,都介入到哺育问题中。从这样一个别致视角,这一研究呈现了近代化历程对母亲角色的重塑。作者亦着意传递女性声音,对母亲的历史命运给予深切关怀。

《却将谈笑洗苍凉:晚清的政局与人物三编》,姜鸣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0年4月第一版,65.00元

这是学者姜鸣关于晚清历史的第三部文集,内容涉及“马嘉理事件”始末、清末金融风潮、醇亲王巡阅北洋海军、张佩纶家事、李鸿章晚年等等,这些文章延续着他的著述的特色——不拘泥于史学科班的视角,往往从小处着眼,秉持严谨的治学态度,用相对好看的文字以点带面,不乏其对此的解读与判断。从微观到宏观,从具体人物到历史事件,作者对晚清的政治、经济、外交乃至社会生活皆有反映。

《什么是日常统治史》,侯旭东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0年7月第一版,56.00 元

《春秋公羊传》曰,“常事不书”,那么,我们如何可能了解古人的日常?因为拥有“后见之明”的便利,我们难免利用这种便利去观察过去,以至陷于非历史主义的“辉格解释”而不自知。面对此类困惑,颇具开拓精神的本书作者追踪实斋精义,汲取西学灵感,融汇古今东西,探索关系视角下如何研究日常统治,以激活我们的历史想象,精微之处,令人击节。

《维正之供:清代田赋与国家财政(1730—1911)》,周健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1月第一版,88.00元

雍乾之际施行“耗羡归公”,清代田赋与财政制度基本定型,本书即从此一时间讲起而迄于清末。作者依据大量的清代档案、政书、文集与方志等,对清代田赋制度、政府财政与国家治理问题作了细致梳理,论及清代的陋规与摊捐、漕运问题、地丁银制度、同治年间的第二次耗羡归公、江苏减赋、光宣之际的平余提解与钱漕加捐等制度与史事,大大深化了我们对清代赋税问题的认识。

《吴越之迹:江南地区早期国家形态变迁》,付琳著,厦门大学出版社2020年3月第一版,70.00元

作为“中国社会经济史新探索丛书”之一,这部中国古代史著作从考古学和区系研究角度深入分析了江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以来良渚到吴越等区域的文化演进、交流互动与谱系关系,侧重阐述了聚落视角下的遗址景观,对稻作农业文化积淀催发的国家文明、良渚文化早期国家社会结构和特征、陆海边疆中吴越文明广域王权与国家政体形成等历史话题也有所阐释。

《西医来华十记》,苏精著,中华书局2020年3月第一版,68.00元

近代西方医学传入中国是医学史、中外交通史上的大事件。本书十篇文章讲述十九至二十世纪西医来华过程中的人与事。诸如东印度公司将接种牛痘技术引入中国、传教医生雒颉在上海创办仁济医院(该医院存续至今)等等,都很值得我们了解。此书主要内容系作者从汗牛充栋的传教士档案中发掘、爬梳所得,其中颇多以往论者不知或可以纠正前说之误的论述,学术价值很高。

《西中有东:前工业化时代的中英政治与视觉》,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主编,[英]包华石/主讲,刘东/评议,王金凤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1月第一版,59.00元

这本书源自两届列文森奖得主、著名汉学家、艺术史家包华石在清华大学的系列讲座。在方法上,作者认为视觉艺术具有认知维度,可用以阐明艺术作品所处时代的政治思想状况。而其主要观点则是,平等、正义、自由等政治观念绝非西方所独有,而是在古代中国早就形成和发展着的思想传统。本书充分体现了作者艺术史与思想史并重的独特研究路径,对我们深具启发性。

《耶路撒冷之前的艾希曼:平庸面具下的大屠杀刽子手》,[德]贝蒂娜·施汤内特著,周全译,北京日报出版社2020年4月第一版,115.00元

德国哲学学者施汤内特针对半个多世纪前现场旁听耶路撒冷审判的阿伦特对纳粹屠犹方案负责人艾希曼“平庸之恶”的“定性”提出质疑,通过分析大量史料,抽丝剥茧般揭开被谎言和伪装遮盖起来的艾希曼的真实面目——头脑清晰的操控者、没有悔悟之意的刽子手,作者进而对二战中屠犹罪恶的深刻背景进行发掘,并作了与阿伦特颇有不同的深刻反思。

《易代:侯岐曾和他的亲友们》,周绚隆著,中华书局2020年1月第一版,38.00元

明清易代,江南士人中多有遭逢不幸者,嘉定侯岐曾即是其中一个。由于《侯岐曾日记》的发现和整理出版,作者得以依据日记、书信、回忆录和诗文作品来还原和讲述侯岐曾及其家族、亲友的故事。其中写到侯家遭遇家产籍没、侯家女眷的悲惨命运、烈士夏完淳的抵抗和就义等,展现了大变局中小人物的人生遭际和价值选择。作者笔下饱含感情,令我们读来感触万端。

《纸上谈兵:中国古代战争史札记》,张明扬著,山西人民出版社2020年9月第一版,68.00元

这是一部以“中国古代战争究竟怎么打”作为切入点的历史读物,作者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截取从先秦至清代的13场战争,基于相关文献资料及历史、军事著作,结合其历史研究中对资料取舍、提炼与解读的能力积淀,对“长平之战”“楚汉战争”等古代战事进行包括但不局限于军事因素上的深入分析,其中涉及政治对军事、武器对战术的影响,是努力还原古代战争概貌、细节的军事史佳作。

《中国经济史的大分流与现代化:一种跨国比较视野》,马德斌著,徐毅、袁为鹏、乔士容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20年6月第一版,72.00元

20年前彭慕兰出版《大分流》,引发学界热烈而长久的讨论。马德斌教授在此一研究领域贡献颇巨,本书是他相关论文的结集。关于政治制度、法律体系、货币体系与“大分流”的关系,关于18~20世纪中国的工资、物价和生活水平,作者都有精到论述。基于中国、欧洲或者日本之间的比较视野,新制度经济学、计量统计方法的引入,则构成了本书理论和方法上的重要特色。

《中国逻辑的发现》,[德]顾有信著,陈志伟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20年6月第一版,98.00元

中国古代有没有逻辑学以及有什么意义上的逻辑学?多年来,人们对此争论不休。在德国汉学家顾有信看来,在回答上述问题之先,更重要的是搞清楚西方逻辑学传入中国的过程,或者说理清“在中国发现逻辑”的学术史。从明末清初以降传教士对西方逻辑学的译介,到不同时段中国知识人对逻辑学的接受、译诠和理解,本书都作了精细梳理,广征博引,考证精详,令人信服。

《最早的农人:农业社会的起源》,[澳]彼得·贝尔伍德著,陈洪波、谢光茂等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10月第一版,128.00元

农业诞生是人类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但关于人类为什么发明农业、为什么几乎整个世界都会转向农业生产,我们却知之不多。本书是探讨上述问题的一部经典之作。在书中,作者全面论述了其所提出的“早期农人扩散假说”,其核心观点是,农业只在世界上几个特定地区发生,然后传播到其他地区;传播仰赖于人群迁徙;一些人群的语言、基因和生活方式也随迁徙而传播开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