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绿茶书情好书榜2022年1月精选30本好书 | 囤书过年

 一介书生五十后 2022-01-29

绿茶按2022年1月8日,绿茶书情好书榜2021年度十大好书 揭晓,然而,好书之旅还在继续,新的一年,陆续收到很多好书,这个月的甄选颇为纠结。马上就要过大年了,囤上这份书单,一起过一个书香好年。

选书人 | 绿茶

《觅画记》

韦力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2年1月

图片

韦力“觅系列”中体量较大的一部。中国绘画如同汉字一样,有其独特的面目和独立的审美系统,虽然绘画属于艺术类作品,却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这套书以中国历代画家为线索,以成熟画作为起点,以2000年之前去世的画家为下限,经过十几年的奔波,访得了一百余位画家的遗迹,再配上相应的画作,这部书信息量和美观度均优。

《<山海经>的世界》

刘宗迪 著 活字文化 |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21年12月

图片

《山海经》久已被当作怪物志、妖怪谱、神话书,这些成见根深蒂固,障蔽了人们的眼目,就像一些绊脚石、拦路虎,遮挡在通往《山海经》世界的道路上,或者让人中道而折,或者让人误入歧途。本书解答三个问题:1.《山海经》是怪物志吗?2.《山海经》是妖怪谱吗?3.《山海经》是神话书吗?这三个问题,是任何一位《山海经》的读者首先会面临的问题,但迄今为止都未得到透彻解答,只有先解决了它们,才可能真正读懂这部奇书。

《演而优则士》

董铁柱 著 中华书局 2021年12月

图片

提起《世说新语》和其中以魏晋名士为代表的魏晋风流,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自由、个性、反抗等标签。本书一反老生常谈,认为魏晋名士的风流洒脱、放荡不羁并不是真性情,也不是所谓“个性的觉醒”,而更像是一场场经过精心谋划的“表演”,需要“观众”看到并广为传播,借助这条路径,以获得更佳的社会性利益,如声誉、地位、官阶等,所谓“风流”,只不过是一种精心且刻意的营造。

《王羲之放鹅记》

叶行一 著 乐府文化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1年12月

图片

古代书画的欣赏,讲起来,最好还是先从其创作者讲起。这本书正是这样的尝试。有传奇,有故事新编,有博物学,有艺术史,有民俗学,有寓言 ,有志异,有幻想,在这其中,王羲之、米芾、韩干、宋徽宗、杨凝式、倪云林等等遥远的庙堂上供奉着的古代书画大师忽然以一种活生生的方式,或诡异,或日常性地在各种奇异的故事里呈现。这些创作者人活起来,随之,他们的那些作品似乎也跟着鲜活起来了。

《弃长安》

张明扬 著 天喜文化 | 天地出版社 2021年12月

图片

这是一部讲述唐朝安史之乱时期历史过程与人物命运的通俗作品,以安史之乱中多位关键历史人物,即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颜杲卿、哥舒翰、杨玉环、李亨、张巡等人的“弃长安”经历为线索,聚焦唐朝由盛转衰过程中的重要议题,以乱离亲历之人的经历解释变乱何以爆发与盛世何以崩陷,以此重新刻画安史之乱时期的完整历史图景。

《武康路113号》

周立民 著 中国书籍出版社 2022年1月

图片

武康路113号是巴金先生长期生活过的地方。在这里,他写成了《随想录》以及《团圆》、《创作回忆录》、《往事与随想》等散文、小说和译作。周立民先生是巴金故居执行馆长,他在本书中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直观而清晰地展现一代文学大家巴金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这不仅仅是关于武康路113号时期的巴金,也是一本巴金的上海文学地图。

《小说史学面面观》

陈平原 著 三联书店 2021年12月

图片

讨论晚清以降中国现代小说研究史。不求面面俱到,而是遴选鲁迅、胡适、阿英、普实克、夏志清、韩南、严家炎、范伯群、赵园、黄子平、王德威和他自己,共计十二家,进行评述、延伸与发挥。用他的话说,这些研究者不一定业绩最佳,但都别具特色,很能引发思考与讨论。在书中一再叩问“小说史学”的功能、方法及境界,以及小说史学到底能走多远等诸多问题。

《钱理群讲鲁迅》

钱理群 著 活字文化 | 当代世界出版社  2022年1月

图片

学者钱理群在晚年重新回到鲁迅研究,采用讲演的方式向大众再谈鲁迅。从三个角度勾勒鲁迅的面貌和他的作品。第一部分是鲁迅和当代的关系,追问当下的中国人特别是青年,为什么还要阅读一个140年前的作家的文章,这个问题最为迫切也最需要先行解决;第二部分对鲁迅的小说、散文、杂文等不同题材的代表作品进行文本阅读和分析,令人切实感受到鲁迅作品的魅力;最后一部分,则是回到鲁迅的年代,还原他的真实生活、工作场景,让读者从另外一个具象的层面获得对鲁迅其人的生动感受。

《一代词宗夏承焘》

方韶毅 编 文汇出版社 2021年12月

图片

夏承焘毕生致力于词学研究和教学,是现代词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的一系列经典著作无疑是词学史上的里程碑,20世纪优秀的文化学术成果。胡乔木曾经多次赞誉夏承焘先生为“一代词宗”、“词学宗师”。本书收集有关师友、学生、家人回忆夏承焘的文章,是问学记,也是印象集,是研究夏承焘的第一手材料,是夏承焘传记的基础。

《雨窗书话》

朱航满 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1年11月

图片

朱航满是好书之徒,探幽书林,漫记书事,文章古朴清明,有雨天读书的兴味,有榆下说书的闲情。全书系作者读书、买书、搜书的旧事,其中的庚子买书记、琉璃厂书事、前门买书记等,是作者于疫情期间淘书的一份独特记录。书中还谈及现代以来书卷气浓的作家学人,如陈从周、钟叔河、汪曾祺、王稼句等,品赏文章,兼谈掌故,有难得一见的版本,有赏析独到的见识,可视为“一个人的阅读小史”。

《中国农民城》

朱晓军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1年12月

图片

龙港是浙江温州的一个小镇,由几个小渔村发展而来。2019年,由镇直接升为县级市,这在中国城市史中是首例。一群龙港的农民,凭借人民的智慧和勤奋,在短短四十年,不但实现了农民进城的梦想,而且创造了农民造城的奇迹。龙港在城市发展、城市治理、谋求共同富裕等方面,给中国的城市化道路提供了样本和经验。本书讲述“中国农民城”的建城史。

《中华文明访谈录》

张泉 著 一頁丨当代世界出版社2021年12月

图片

这本访谈录,依据中华文明的演进,从中华帝国的开端,直至当代,希望透过他们的眼睛,寻找遗失的真相,重新发现中国的传承与转折、兴衰与浮沉。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解读古代中国的真相,追随学者的脚步,走出历史的迷宫。第二部分集中于晚清民国知识分子的抉择与现代化的代价,曾经的阵痛也许至今仍在发作。第三部分更关注当下与未来,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文化多元,理论多变,中国该如何自处,又该如何与世界相处。访谈了宇文所安、柯马丁、夫马进、顾彬、钱理群、王汎森、舒衡哲、巫鸿、张隆溪、黄进兴……等思想大家。

《翠微却顾集:中华书局与现代学术文化》

 徐俊 著 中华书局 2021年12月

图片

通过对中华书局原始档案、往还信札的梳理,挖掘了许多经典著作出版背后的尘封旧事;徐俊作为中华书局的老编辑、掌门人,主持点校本“二十四史”的修订工作,是中华书局历史的亲历者,与许多学者交谊甚厚,以温暖细腻的笔触,忆述与诸多学者交往的点点滴滴,描绘出一代学人的风范与行谊。为我们呈现了一段丰富立体鲜活的现代学术史。

《大哉沈公》

三联书店编辑部 三联书店 2022年1月

图片

著名出版家沈昌文先生于二〇二一年一月十日逝世。虽然出于尊敬,大家都称呼他为“沈公”,但他性格乐观开朗,豁达诙谐,卑己尊人,令人如沐春风。王蒙先生曾用“大哉沈公”,来形容沈昌文先生对出版、对文化、对朋友、对读者的亲近与意义。在沈公离开的日子里,有许多朋友、同事、作者以至读者撰写纪念他的文章。这些文字结集成书,以表达对这位可亲可敬前辈的怀念。

《觅食记》

谢冕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2年1月

图片

谢冕先生对于美食,有着自己独特的品味体验和额外的寻觅经历。从惹人向往的“面食八记”,到“一碗杂碎汤等了三代人”;从游历山川的“小吃四记”,到“颐和园附近一家见证时代变迁的餐馆”;从知美味的“红辣仔”,到美食社交中的“论乏味”,谢冕先生笔下的美食文字,记略了因美食而遇到的人和事,耐读的同时,多了人生的滋味,淡然而不乏丰满,从中还可读出一位有趣且可爱的“觅食者”的形象。爱吃的老人有福。

《米祠》

余松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年1月

图片

小说家余松乡土文学的“非典型”写作——以“祠堂”为舞台,上演一场关于人性的荒诞寓言。这是一个关于微小个体在祖先的祠堂里一步步走向死亡,并以死重获生命的神性与尊严的故事。故事背景虽然发生在历史久远的村落,但作者依然在书写与人息息相关的主题,有关于村庄、家乡、过去的种种真相,是一部以个人视角窥见庞大家族史和幽微人心、人性的作品。

《<玫瑰圣经>图谱解读》

王国良 著  [法]皮埃尔-约瑟夫·雷杜德 绘  

中信出版集团 2021年12月

图片

这是中国迄今唯一“世界玫瑰大师奖”获得者王国良先生花费十余年所作。从《玫瑰圣经》中精选85种有代表性的经典玫瑰品种,对其加以考证与详解,对原版中过时的、不准确的名称进行修正,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玫瑰的起源、命名、特征、分类等,并增补其从世界各地寻得的高清玫瑰照片,与图谱进行对照,帮助读者跨越时空,清晰辨认画中的玫瑰,以博物精神对每种玫瑰进行鉴赏。

《一字六十春》

默音 著 春潮 | 中信出版集团 2022年1月

图片

程勉是收养的孩子,老太太教他管自己叫姨婆。作为姨婆身边唯一的亲人,程勉由懵懂孩童长成青年,见证了若干和姨婆有关的不可思议事件——她会测字,能预言成真。8岁那年,程勉在公园里迷路,惊惶之间看到姨婆的身影。她蹲下抓住他的肩,凝视他的脸。她看的似乎不是他,而是别的什么。中考失败、发小死亡、工作的不如意、成功的渺茫、失恋、百无聊赖……如果不是遭遇过太多的巧合,程勉也不会信姨婆真有看到未来的能力。

《中华帝国方志的书写、出版与阅读》

[美]戴思哲 著 向静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2年1月

图片

地方志是当今存世历史资料中数量丰富、类型复杂的文献之一。本书是跨学科探讨方志的专著,作者将方志视为“活的文献”,考察了从编纂动因、生产过程、传播途径到阅读使用的整体“生命史”,并从中发掘出丰富的个案,分析了方志对维系明帝国的政治版图、推动文化生产的重要作用,揭示出了围绕方志编纂,地方官府、家族、士人与普通民众之间的复杂互动。本书的细致考证与诸多新论,对印刷史、出版史、书籍史与地方社会史研究均有禆益。

《帝制时代的中国》

[美]贺凯 著  赵婧 译 理想国丨海南出版社 2021年12月

图片

美国著名汉学家贺凯的中国通史著作。这部涵盖中国历史的著作篇幅并不很大,但选材独到,叙述精当,很符合美国大学优秀通史教材的特色。作者将中国历史分为三个主要时期:形成阶段,从远古时期到前3世纪;早期帝国时代,从前3世纪到10世纪;晚期帝国时代,从10世纪到19世纪中叶。西方学者讲中国史,有一套通俗而流畅的叙事逻辑,对于想快速了解中国史的读者,起着很好的引领作用,也有着更客观,更独具的视野。

《简明世界史》

[美]威廉姆·J. 杜克   杰克森·J. 斯皮尔沃格 著 易丙兰 译 

汉唐阳光 | 郑州大学出版社 2022年1月

图片

世界史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进程。许多人类社会都积极参与了这一进程,任何一个地区的主宰都只是暂时而非永恒的现象。本书旨在对这一进程进行公允的论述, 作者期望,在尽可能尊重人类浩瀚历史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的同时,也关注西方的崛起, 因为西方是近几百年来世界历史上最具有主导性的地区。不过,作者并没有将关注点完全倾注于西方,他也充分关注其他地区的人们的贡献,这不仅仅限于1500年以前的时期——当时世界的几大文明中心都位于亚洲,还要关注显然已经开始了多极化发展的当下。

《第三帝国的生与死》

[美]彼得·弗里切 著 甲骨文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1年12月

图片

用冷静且客观的笔调,为纳粹的意识形态如何一步步在德国占据主导地位进行画像和分析。德国要生存,其他人(特别是犹太人)必须死。弗里切披露的日记和信件揭示了德国人的恐惧、欲望和疑虑,也展示了纳粹概念如何渗透普通德国民众的日常生活。本书从全新层面探讨了德国人如何努力适应新的种族身份、相信战争的必要性及接受无条件破坏——简而言之,如何一步步成为纳粹分子。

《法律、立法与自由》

[英]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 著 邓正来 张守东 李静冰 译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21年12月

图片

哈耶克历经17年思考的一部系统性的学术著作。详尽讨论了法律与立法之间的关系,阐明了“进化论理性主义”的法治观,是他从社会理论到自由理论再到法律理论这一宏大的自由主义社会哲学体系终形成的收官之作。书中关于自由主义、法律与立法的探讨,在依法治国不断深入推进的当下,仍然有非常深刻的现实指导意义,毫不过时。

《地址的故事》

[美]戴尔德丽·马斯克 著 青豆书坊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22年1月

图片

街道地址有什么用?这是个少有人想过的问题,即使有人思考,大多也会认为街道地址的作用是保证准确投递邮件、让人们收到包裹,或者让旅行者不会迷路。为了回答这一问题,作者在十余座世界闻名、影响力巨大的重要城市中走访和搜集资料,研究人们如何描述自己生活的地方,以及这种描述说明了什么。这些令人着迷的人物与历史,揭示了街道名称、房屋编号怎样与人们的身份、阶层、种族有关,为什么它们与权力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为什么它们关系到命名的权力、隐瞒的权力并且决定谁重要谁不重要的权力,以及这样做的原因何在。

《威廉·布莱克评传》

[英]凯瑟琳·雷恩 著  上海贝贝特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年1月

图片

威廉·布莱克的神秘世界在其一生中很大程度上被误解了,但在后来的几代人当中,它一直具有一种催眠术般的魅力。布莱克的艺术带有强烈的基督教哲学的特征,贯穿着含蓄的救赎理想;著名诗人和布莱克学者凯瑟琳·雷恩认为,布莱克的天赋近似于他极力赞赏的旧约先知,而他针对阿尔比恩的居民说的话,多于先知们对犹太人说的。在这本研究布莱克的生活、思想和艺术的经典著作中,她解释说,在布莱克看来,艺术本身并不是目的,不如说,艺术表达了他的英国民族神话之精神戏剧的异象,正如他所看到的在当时的历史中所上演的那样。

《如何阅读克尔凯郭尔》

[美]约翰·D·卡普托 明堂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1年12月

图片

被誉为“存在主义之父”的索伦· 克尔凯郭尔是19 世纪具有创造力的思想家之一。他以诸多假名创造了数量庞大的著作,其中一些被誉为欧洲思想史上的伟大作品,影响了包括海德格尔、萨特、加缪等一批后世著名的欧洲思想家,本书将它们与克尔凯郭尔的生平事迹相结合,进行逐一解读和延伸,向我们展示了这位信仰的骑士与孤独的哲人的生命与思想。该系列还包括:《如何阅读福柯》《如何阅读尼采》《如何阅读德里达》等。

《人文地理学通识》

詹姆斯·M. 鲁宾斯坦 著 汉唐阳光 | 郑州大学出版社 2021年12月

图片

这是一本人文地理学的专业教材,旨在帮助读者从地理学的角度思考现实问题,其中既有对国际人口迁移、地球资源能否支持人口增长等宏观问题的思辨性分析,也有对生活中常见问题的地理学思考,例如:智能手机的定位服务应该一直保持开启状态吗?大型购物商场对定居区是好是坏?为何会出现食物沙漠?诚如本书结尾所言:无论你的职业是什么,你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地理学,成为一名公民地理学者。

《二手世界:全球旧货市场调查手记》

[美]亚当·明特 著 方寸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1年12月

图片

跟随作者的足迹,我们将认识形形色色的二手回收机构、个体与理念,从美国古德维尔旧货店到非洲加纳的阿博布罗西,从日本整理大师近藤麻理惠的“怦然心动”整理法到BOOKOFF的“让旧书在书架上重获新生”的服务理念,从马来西亚阿马广场上的跳蚤市场摊贩再到星牌抹布厂的威尔森,涉及形形色色的二手贸易从业者和令人感慨抑或震撼的精彩故事。

《一个人的世界在书架上》

[英] 亚历克斯·约翰逊 编  

低音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2年1月

图片

图片

歌德故居书房 | 绿茶 绘

一本关于书籍与读书的作品集,涉及如何读书、如何选书、如何藏书、如何弃书等多方面。其中收录了17世纪到20世纪的11篇散文、诗歌、讲座和评论,11位富有影响力的人物,在此分享他们对书籍、对阅读的思考与感悟。如奥威尔谈卖书、伍尔夫谈如何读书、艾柯谈书本的演进,等等,增进对书的认识;也可以学习一下如何处理不小心买到的烂书,或如何让心爱的藏书免受伤害……

《天才和天才之间》

[英]托比·费伯  著  中信出版社 2022年1月

图片

以费伯-费伯出版社自1929年到1990年共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为背景,全面呈现出版人和作家之间不为人知的合作细节,他们共同决定了20世纪现代文学的发展方向。杰弗里 · 费伯在 34 岁那年尚无“正经工作”,T.S.艾略特一封自荐信打开了费伯出版社的大门,两人此后并肩作战开创了一个黄金时代。塞缪尔·贝克特、石黑一雄和奥尔罕·帕慕克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杰作在诞生过程中发生的诸多趣事,出版业的厮杀博弈、文学圈的趣闻逸事,都在这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