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书|2021年9月推荐新书书单(人文类)

 知易行难nev5ph 2021-10-01

图片

苏轼《苏东坡诗词(名家集评本)》(中华书局):中华书局新近推出的一个苏东坡诗词选本,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色——一是选作数量丰富。所选的东坡诗词达五百八十多首,基本涵盖了东坡诗词的主要代表作。二是名家集评荟萃。每首诗词后面,均附有跟东坡同时代或后世名家对于该作品的详细点评,汇聚在一起,仿佛东坡作品跨越时空的朋友圈互动合集,很是有趣;而从这些按时间先后排列的集评中,也可以管窥东坡作品的阅读史、阐释史与传播史。三是编排大气。内容编排疏漏有致,仿佛给东坡作品的从容品读,以充分留白,在值得细读的同时,颇有收藏价值。综上所述,非常值得东坡作品爱好者收入。

图片

(俄)古列耶夫《塔可夫斯基父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贝贝特):广西师大出版社的新锐品牌丛书——“文学纪念碑”里的佳作之一,由俄罗斯知名纪录片导演古列耶夫从父子关系视角解读世界顶级导演塔可夫斯基及其作品。本书以作为诗人的父亲与作为电影导演的儿子之间的相互影响与紧密互动关系为线索展开论述,堪称文字化的电影和电影化的文字。所谓“文字化的电影”,是指作者以塔可夫斯基的电影作品及其意象解读作为核心问题意识,采用自传、回忆录、相关一手文学作品与资料文献,串接起塔可夫斯基的电影作品与其人生经历(以父子关系为中心)的互文关系,是深入理解塔可夫斯基电影作品的指南性文本。所谓“电影化的文字”,是指作为导演的作者写作为导演的塔可夫斯基,充分运用意识流、蒙太奇、超现实、时空错置等电影化的文字表达手法来书写,让这本书仿佛一部电影之诗、诗化电影。非常值得细读。

图片

(巴)努尔·乌纳哈《昨日我是月亮》(乐府文化&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巴基斯坦女诗人、艺术家努尔·乌纳哈创作的一部图文并茂的箴言式诗集,绘图和诗作都秉承极简主义的创作气质,通透、灵动而富于哲理和日常生活化的独特人生智慧。作为一位出生于1997年的年轻创作者,其对于人生、自然与世界的洞察力和理想主义情怀让人感动。而在那些隐忍、克制、富于隐喻和春秋笔法的隽永表达之中,一位女性作者对于其身处的族群、社会与国家的情感、观察与反思,也值得仔细品味。本书译者是新京报书评周刊颇受欢迎的周末品诗专栏的作者三书老师,译文晓畅而又意象万千。著、译、图三者相得益彰,值得收藏和细读。也要对致力于小而美、小而精、慧眼识珠的出版方——乐府文化致敬。

图片

宋琳《<山海经>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六点图书):诗人宋琳以中国著名传统典籍——《山海经》为素材创造的一部神话诗合集。本书在学术性、诗性与文学性这三 个方面,都具有让人印象深刻的关注价值——之于学术性,它对《山海经》和其他相关典籍记载的上古神话进行仔细的梳理、辨析与创造性改写,通过文学这一大众化的表达方式,引发公众对于神话典籍与神话故事的关注,而书中所列的详细页下注,又为读者的进一步延伸阅读,提供了索引和指南;之于诗性,它将众多已经随着历史变迁而日渐黯淡的神话形象,通过个人非凡的想象力与强烈情感、以及之于当代语境的阐释与书写,重新予以激活,唤起当代读者的古典化想象与超越时空的共鸣;之于文学性,它对于以《山海经》为主体的上古神话的重新改写与表达,融入作者个人的生活阅历、情感心声与对于历史和当下的深切感悟,这样类似鲁迅《故事新编》式的文学化书写,既赓续古典文学传统,又开辟当代文学新意。综上所述,值得细读。

图片

王景琳《燕园师恩录》(凤凰出版社):作为北大中文系1977级学生之一的王景琳老师以对于北大中文系诸多名师的记忆与印象为中心,撰写的一部关于自己北大求学生活的回忆性随笔集。作者的记述,富于生动细节与丰富感情,在私人化的学习生活记忆之外,富含大量极具史料价值的教育史、学术史与时代社会文化史信息。无论对于北大校史、改革开放史和77级学人研究等诸多领域的研究者、学习者和爱好者来说,都极具阅读和参考价值;而之于普通读者,也足以管窥变革年代北大校园生活的独特魅力。实在是凤凰出版社近年来推出的“凤凰枝文丛”中,最值得关注的作品之一,必须推荐。

图片

赵运涛《符号里的中国》(中华书局·上海聚珍文化):北京师范大学古典文献学博士赵运涛老师历时数年完成的一部讲述文化符号里的传统中国的精彩科普性著作。书中列出的这些文化符号,涉及宗教、神话、信仰、节日、民俗等传统中国的方方面面内容,而作者的解读,一方面严格基于一手史料考证和最新考古发现成果,另一方面又广泛参考相关重要的二手研究文献,在经过仔细的梳理与融会贯通之后,转化为流畅、清晰而妙趣横生的通俗化文字娓娓道来,加上精美的配图与艺术品化的装帧设计,足以让读者在愉悦的阅读体验之中,构建于关于传统中国与传统文化相对完整的美妙图景,着实值得推荐。

图片

(印)司妮达·普拉姆《印度青年狂想曲》(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世纪文景新近出品的一部关于当代印度青年生活状态的非虚构佳作,围绕出身、职业、身份、追求各不相同的几位印度青年的生命故事展开记述,并以此观照印度广大青年群体在全球化时代里的光荣与梦想、挣扎与命运。相比于今年国内引进出版的其他几部印度主题作品,本书作者是印度人,又熟稔西方文化,在“进得去”和“出得来”两方面都具备优势。而在具体写作中,作者充分借鉴西方非虚构作品深耕个案、同时以小见大的写作传统,一方面细致还原聚焦的几位青年的生命轨迹与个人心声,另一方面充分联系他们故事背后各自所在群体的共同特征与面向,以及广大青年在全球化、科技化与传统烙印这三方面共同作用之下的踌躇、矛盾与张力。非常值得细读。

图片

项静《清歌》(山东画报出版社):青年评论家项静老师以自己故乡傅村为原型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集,个人印象最深的,有三个方面的特质——一是交融了虚构与非虚构的创作表达手法,将非虚构文本中的纪实特质与民族志式田野细描,与虚构文本中的“假语村言”“假作真时真亦假”发挥到极致,一方面植根于真实生活记忆,另一方面又通过普遍化的戏剧表达,赢得更多类似经历的读者共鸣。二是注重穷困生活记忆与富足当下生活之间的历时性对照,以一种女性化的柔性视角,温情讲述城乡历史巨变中的人情冷暖、相聚离别与社会沧桑。三是强调乡村原生背景与都市现代生活之间的共时性张力,细腻展现在城镇化、科技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在城乡之间徘徊、游走的生命个体的乐与怒、喜与忧、同化与异化、共情与疏离。以此作品,作者足以位列葛亮、林培源等当今国内最值得关注的青年学人作家之中,值得关注。

图片

何万敏《凉山纪》(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长期在四川凉山地区从事新闻工作的资深媒体人何万敏老师历时多年完成的一部关于凉山地区的非虚构佳作。在本书当中,作者将对于凉山一带历史文化典籍与重要研究文献的阅读、梳理与感悟,自己在多年新闻采访工作中建立起的对于凉山地区的整体认识与细节记忆,跟一个个与凉山齐生长、同呼吸、共命运的生命个体的温情故事这三者交织在一起,进行有古今之变、有天(此处的“天”代指自然)人之汇、有群(此处的“群”代指社会)己之通的生动讲述。这部兼具文学与史学特质的纪实作品,是帮助凉山人铸牢文化记忆的有效载体,帮助相关旅游者、阅读者、研究者打开凉山历史文化与当今沧桑巨变之门的一把良钥,值得参考。

图片

吕晓宇《利马之梦》(单读&上海文艺出版社):青年政治学学者吕晓宇博士记述自己在秘鲁参与总统候选人竞选团队的政治生活的非虚构随笔实录。这本小书既不是一部田野调查笔记或纯粹意义上的政治人类学学术著作,也同样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个人日记或生活随记。在这些相对意识流和碎片化的记述文字中,我们可以读到三个层面的断裂与张力——学术研究与理想生活之间的落差;文学叙事与学术表达之间的张力;全球视野与异国“他者”境遇之间的调试。基于这些对于众多学者、读书人和知识阶层来说,颇具普遍意义与共鸣的公共表达,这部介于日记、小说与学术随笔之间的小书,也就具备了不俗的阅读、传播与讨论价值,值得关注。

图片

饶平如《平生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贝贝特):广西师大出版社前几年推出的热门新书《平如美棠》的姊妹作,也是作者饶平如先生关于自己与家族成员生命史的一部遗作。无论从内容还是传播效果来看,本书与《平如美棠》受到的强烈关注,都是学术界的社会史与新文化史思潮,与公共史学和读书文化界的普通人写个人史风潮共同作用的产物。本书内容可能没有那么面面俱到,可能没有太多的宏大叙事与总体性表达,但这些涌动着个体生命细节、家族温情记忆以及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悲欢离合故事的质感文字,跟那些编排用心、装帧雅致的图片影像资料交织在一起,足以提供一份别样的社会文化史史料、一份细致的个人非虚构文本与一份动情的家族生命故事。值得关注和细读。

图片

王振复《建筑中国》(中华书局·上海聚珍文化):文学与美学研究出身的复旦大学学者王振复先生推出的一部关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彩科普性著作。几十年来对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关注、阅读与深耕,让作者在本书当中,对于中国传统建筑的类型、特点与文化意蕴等如数家珍、娓娓道来。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的文学与美学专业背景,能让其对于中国传统建筑的解读,跳出单纯的建筑学视角,而广泛参考相关历史典籍文献与古人诗文佳作,充分挖掘这些传统建筑的文学魅力、美学意境与历史文化渊源。读这样一本好书,不只能对中国传统建筑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也能对传统建筑背后的古典中国与传统文化,有更多的直观体验与深入理解。非常值得推荐。

图片

陈尚君《诗唱大唐》(凤凰出版社):复旦大学学者陈尚君老师推出的一部关于唐诗研究的大众学术新书。正如书名所反映的那样,本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唐诗鉴赏与解读类著作,而是以唐诗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载体和观察线索,来探究唐代从帝王、贵族、文人士大夫到普通百姓的文化趣味、生活状态与心灵寄托。其独特的切入视角、对于唐诗研究的深厚积累以及对于跟本书内容相关的唐代政治史、社会生活史与社会文化史的开阔视野与积淀,都让人印象深刻、受益匪浅。值得细读和推荐。

图片

陈涛《在群山之间》(辽宁人民出版社):拥有作家和文学博士身份的陈涛在甘南担任扶贫“第一书记”期间撰写的一部随笔札记合集。脱贫攻坚研究与写作,是当今学术界与文学界的“显学”式议题。相比于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等社科背景的学者,本书以“进得去”的主体性身份,详细记述扶贫见闻,而又没有对于大众而言壁垒化与阻隔化的理论建构与学术修辞冲动;之于作家而言,本书有别于采风式和访谈调查式的写作,以参与者和观察者的双重身份,一方面让讲述极具现场感与在地化,另一方面又能够以“局中的局外人”身份,进行对于自我、工作与脱贫攻坚事业的审视与反思;之于脱贫攻坚的广大干部群体而言,作者的作家身份,又使得他能够避免沦为“沉默的大多数”和“只做不说”的历史无声者路径,为中国脱贫攻坚历史,留下了大量丰富、生动、形象的第一手个人化、社会化、非官方化的珍贵史料。基于这三方面的差异化特点,尽管本书也有记述相对个人化与情感化、观察与研究不够深入、自我反思有余而大历史关注不足等缺憾,但仍然非常值得相关读者阅读和参考。本书至今未有豆瓣条目,尚未能从体制内传播转向大规模公众传播与公共传播,实属遗憾。这则推荐,也算是为其公共化,尽力所能及的绵薄之力。

(本书单所收书目,全部来自蓑翁在九月份读过、最近三个月里出版、并且个人评星在四星或以上的文学人文艺术类书籍,点评为蓑翁原创,仅代表个人观点,供书友们参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