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间有味是清欢

 天地沐春风 2020-12-25


      国庆节,当大家在景区摩肩接踵随波逐流一日便阅人无数时,或者在高速上品味车水马龙的壮观和古代马车行走的速度时,我一个人在校园里的几个湖区悠闲的漫步。不用说,这种过节的方式远离了俗世的喧嚣,但很多朋友未必接受得了,毕竟太清净了。

      在别人的眼中,国庆小长假一个人在湖畔踟躇独行,不但孤独寂寞甚至有几分凄冷,但我却完全不觉。这份独处的怡然自得,必然是年龄达到一定程度才能修炼成功,人生步入知天命与耳顺之间,如果不是执着于政界商界之人,如果没有生存危机,如果平时还喜欢看点书思考点问题,应该可以做到宠辱不惊、物我两忘了。

      今晨看到微信朋友圈好友转发的文章中提到苏轼的词“人间有味是清欢”,有如画龙点睛一般提醒了我,似乎为我目前的生活状态和心态找到了标题。苏东坡的《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年轻时就读过,当年就很喜欢词尾这句话,如今想想读大学时不过是一知半解,当年曾经感慨“世人皆醉我独醒,世人皆浊我独清”,推崇屈夫子一般的愤世嫉俗,其实不过是不谙世事假冒文学青年而已。


      林清玄曾经以《人间有味是清欢》为题写过一篇散文,述说他年轻时就爱极了苏轼词中这一句,他认为清欢一词几乎难以翻译,或许可以理解为清淡的欢愉,这种清淡的欢愉正是来自对平静的疏淡的简朴的生活的一种热爱。清欢之所以好,是因为它对生活的无求,是它不讲究物质条件,只讲究心灵的品味。不过林老认为,生在这个年代很难觅得清欢了,眼中看不到青山绿水,耳中听不到宁静和谐,鼻中闻不到干净空气,口中尝不到蓼茸蒿笋,身子处不到清凉净土,意识找不到智慧明心。如今唯一的方法是守在自己小小的天地,冼涤自己的心灵,因为拥有越多的物质世界,清淡的欢愉就越少。

      2015年初于丹出了一本新书,名字就叫《人间有味是清欢》。她在书中写道:“人间有味是清欢,所有含蓄婉转、深沉内敛的事物,都只是为了更好地沉淀,洗尽铅华。如果有一天,当你踏遍岁月千山万水,尝遍世情风霜百味,依旧可以回到最初的明朗、清白,则为真正的朴素,真正的清欢。”这大概是喧嚣过后的反思吧。

      如今我喜欢这句话,是源于内心深处的淡然,就像以前在文章中提到的弘一大师那样,食物咸也好淡也好,衣物新也好旧也好,因为无所求无所争,所以能够闲庭信步。清欢,是浅的,淡的,若有若无的,恰如那一缕微风中的暗香,悄然沁入内心深处,引发心中的欢悦,无法描绘,也难以分享,只有知音才能心领神会。

      我依然盼望着能在山水之邻有一个清静的院落,一杯清茶一卷闲书,或者放一首百听不厌的舒缓老歌,云淡风情,余音绕梁,与爱人在摇椅上晒太阳。这种场景前两年与爱妻探讨过多次,如今她虽然不在了,但梦想依然存在。是的,人间有味是清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