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母亲的哲理或许你也懂得

 天地沐春风 2020-12-25

       昨天是清明节,明天是母亲的生日,所以今天想说一些怀念母亲的话题。九年前健康开朗的母亲突然心脏猝死,让我们姐弟五人完全没有思想准备,因此伤心难过了好多年,为没有机会床前尽孝懊恼不已,但慢慢的也想明白了,老人家以这种快闪的方式告别亲人,没有经受任何医疗折磨,既保护了自己的尊严也减免了儿女的负担,真是很多老同志渴望而不可求的福气。


       在母亲刚去世那几年的祭日前夕,我都在家乡的承德日报上发表一篇怀念母亲的文章,有两篇已经在这个公众号里发布过了,今天把第三篇文章分享在这里,或许我母亲身上的一些人生智慧在很多母亲身上也都存在,就让我们一起珍惜吧。可惜当年的报纸已经找不到了(可能是2010年8月),网络版也已查不到当年承德日报热河周末版内容,只好把草稿抄录在此,但未做任何修改。

母亲的哲理

或许在苍茫宇宙之中,母亲只是一位极为普通的老太太,但在我们姐弟看来,母亲即使不能用“伟大”一词来形容,也的确并不平凡,她老人家身上的许多闪光点都值得我们后人学习,也值得其他老人借鉴。如今想起她老人家说过的话、做过的事,无不透着几分哲理。

母亲是一位十分开明的老人,非常的通情达理,当年和邻居谈到婆媳关系时她就亮明观点:当妈的为儿子着想,当媳妇的为丈夫着想,大家都为同一个人着想,怎么会不好相处呢。二十多年来婆媳之间果然没有出现过矛盾。母亲也是一位十分睿智的老人,非常的大度宽容,每次和儿女聊天时更乐于倾听,观点一致时就不住的点头赞赏:对、是、好……,如果观点不尽相同,就会慢慢地、轻轻地说:啊——、是这样的吗?即使意见完全不同也不会和儿女计较,而是看着你抿嘴慈祥一笑,再听再笑,过一会儿将话题转往别处。

在外闯荡几十年,也经历过一些风风雨雨,每当遇到人生挑战时,我都会想起早年母亲的一句话:没事不惹事、遇事不怕事。其实这就是一种人品,既安分守己又敢作敢当,善良和勇敢是其基本前提。

母亲酷爱生活,平时想吃什么买什么、想穿什么买什么,并且几乎每年都要到外地旅游。看看母亲在祖国各地拍摄的照片:北戴河、杭州西湖、西双版纳……,身穿款式新颖、色彩艳丽的服装,满头银发再配一副太阳镜,分明是一位摩登老太太。她的心态、她的生活态度,可用与时具进来形容。老朋友们都对母亲佩服不已,经常赞叹:这老太太,这辈子不亏。父亲去世后,母亲曾经明确表态:过去几十年完全为这个家而活,照顾完老的照顾小的,今后要活给自己。退休后母亲活的的确很潇洒。

当然,晚年的母亲同样关心儿女和孙子辈。除了抽空帮助姐姐照看外孙,遇到哪家大人孩子生病住院或者买房装修,她都大力支援,左一万右五千,有时一年能派发好几万,待到她老人家与世长辞后才发现,母亲的账户上已所剩无几。母亲经常对人讲,我要钱干什么?儿女们都过的好,我用不着存钱养老,钱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一定要让钱为人服务,要是人变成钱的奴隶那就过的太没意思了。

母亲退休后学会了打麻将,由于手头宽裕脑子灵活,牌技又不错,因此赢多输少,但母亲对输赢看的很淡,赢多了就不收了,甚至将赢来的钱散发出去,母亲很高兴的对我们讲:就当是你用人家的钱来请人家陪你玩儿,你也高兴了他也高兴了,多么好的事呀,钱算什么东西呢?因此母亲不但有很多老年牌友,还有一些中年甚至青年牌友。

痛失亲人之时,必然会因许多该做而没有做的事而自责,错失朋友之时,必然会因曾经帮朋友做过一些事而自慰。这句话不是母亲的原话,但依稀记得有过类似论述,说的是两个人的关系远近不用别人评论,想一想心里自责的成分多还是自慰的成分多就清楚了。于是我明白了,为什么母亲走后,儿女们心里一直充满自责和悔恨,为什么会觉得亏欠她老人家太多太多,那是因为我们从心底里热爱她老人家。

 2009.08.2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