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灯塔难以辉映的加勒古城

 天地沐春风 2020-12-25

       加勒古城在斯里兰卡名气很大,但由于本人对该古城的历史不甚了解,直观感觉还是那座位于古城西南角的白色灯塔更加引人瞩目。当各个旅行团被拉进古城深处的时候,估计游客们大多忘记了路上导游介绍过的那些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建筑,只记得一路上都能仰视到的古老灯塔,于是自由活动时全都向灯塔靠拢,并选择不同的角度拍照留念。

       航标灯在历史上是一个受万众爱戴的建筑,也是对青年人成长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名词。看着这座位于斯里兰卡西南角的灯塔,再看看附近密布的岛礁以及远处一望无际的印度洋,其历史价值不言自明。所以,即便在导航系统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仍然会很虔诚地向灯塔致敬。略为遗憾的是,很多人在礼敬灯塔时,可能忽略了塔座下那条色彩斑驳破旧、既是大坝也是城墙的土石建筑,而这条不起眼的带状建筑才是历史的主人,岛外的涛声与呼救声、城内的兵戈撞击声以及情侣间的窃窃私语,或许至今仍在墙体内回荡。

     30年前,加勒古城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这标志着该古城具有载入史册的资本,也意味着该古城值得世界各地的人来参观游览。据说古城里还保留着昔日的总督官邸、内阁办公楼、市政厅、法院、以及弹药库、铁匠铺等。对于导游和做过详细攻略的人来说,或许非常清楚这些建筑在什么位置,甚至知道发生过什么故事,但是对于我这种听完就忘的人来说,没有人带领着边走边解说,自己只能是盲目地瞎走瞎看,其效果甚至不如盲人摸象,最后结果就是:这个地方我来过了,而已。



      就算完全不知道古堡的历史,也并不影响欣赏古堡的建筑风格,更不影响欣赏商店内外的各种艺术作品。说句得罪人的话,行走在古堡中并没有看到多少古建筑,或许对于看惯了经历数千年风雨古建筑的华夏人说,这三五百年的风雨侵蚀痕迹还不太明显,甚至不如国内某些地方新建的仿古一条街特色鲜明。或许建筑不做假也是这里的特色之一,原来形象如此、现在依然如此,这也是活得有秉气。当我们没能看出其历史痕迹时,不代表来自其他缺乏历史长度地区的游客也看不出来。经常出国的人大概有机会听到老外为一二百年历史的建筑莫名惊诧:哇,好古老啊。

      说实话,我挺喜欢这里的手工艺品,例如木雕的大象猴子等。那些大型作品没法带、带回家也没地方存放,所以只能买点儿小东西作纪念。加勒城堡是16世纪葡萄牙人建造的,一直到18世纪英国人入侵之前,加勒城堡发展非常不错,可以说是欧洲人在东南亚建筑防卫要塞的典型代表。在大约一个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里,我用了半小时在海边古老大堤上行走了大半圈,然后穿过大大小小的街巷回到集合地点。当地人还是很温和懂礼貌的,没有遇到强拉推销,大多数微笑。

      告别一座城市很容易,告别一个国家也不难,但是万里迢迢去旅行的目的,不应该是单纯的享受阳光、沙滩、以及没有雾霾的蓝天白云。就像出发前应该做攻略一样,旅行结束后还要再做一次攻略,所谓温故知新是也。这样做可以使旅行收获继续发酵。终于回到家了,让我再细细地回味一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