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间章回:连桥风云(作者 王以太)

 文化佳园 2020-12-25

能把一个简单的拜碑活动,办成红红火火令族人兴奋的满堂彩,不能不说是得益于活动前安排的一回寻根问祖、探访老家连桥的独特行程。是日,堂公各支贤达冒着隆冬严寒,翻山越岭,驱车来到了位于邳州黄山西麓的连桥,见证了王氏堂公当年居住的地方,在大家的心境里留下了祖居圣地的鲜明形象,知道了堂公族人历史上的许多生动住事,也在大家的恼海里产生了许多生动有趣的美好联想……。
明朝末年,王氏堂公一支人众远从山西颠沛流离,辛苦碾转来到黄山脚下,也许是官府的计划安排,也许是家人的随遇而安,大家便在这群山之中名叫连桥的地方停下了疲劳的脚步。
连桥位于附近较大的黄山之西和不高的马山之前,南有羊家湖,北有白马河,在两山之间的一片峡谷坡地上,堂公带领家人垒石筑屋,犁耙田垄,栉风沐雨,繁衍生息。作为本地老住户的连氏家人,本应同情襄助刚到的外来王家,但他们薄情寡义,凭借人多势众,又借与官府往来密切的关係,对外来的王氏、李氏多有不屑,更不放在眼里,他们为所欲为,称霸一方,寻衅滋事是常态,极尽了蛮横欺讹之能事。仅举一例: 据说在流经本庄西侧连接羊家湖与白马河的一条溪流上,连家早期用石块建了一座简易的便桥,桥西湖里有各家耕种的土地,按理说桥和路本是众人行走的公用通道,但连家却仗势欺人,对外姓人呼来喝去,想过桥必须经得连家同意,否则是过不去的,可怜要收种桥西的庄稼或走亲访友,都要向连家示弱称小,外姓人是不敢说半个不字的。这个日子怎么过呢!不甘受辱的王氏族人,作为外来户,没有根基,势单力薄,难与连家争锋,在旧社会里也没有讲理的地方。因此争有何用?为了家族长久平安之计,惹不起,还走不起吗?睿智的族人便决定搬家南迁,几经辗转,终于来到了古黄河畔的凤凰山下,见此地山青水秀,气象不凡,更有一山凹处宜于生存活动,于是便在这里安居下来,繁衍生息,渐成村庄,名曰王窝子。
值得一提的是,堂公一族在迁徙搬家时,没有忘记自已的祖坟祖宗。当时的连家气势熏天,企图霸占王家的祖坟地,王家据理力争:”埋葬王家老祖宗的地能是你连家的吗?”为了强佔这块地,有着官方后台的连家,竟然没有廉耻地说:“这老祖坟也是我们的。”无耻到为了一块地连祖宗都能乱认的地步,还有何道理可讲!王家虽力不从心,但也不能屈从的连老祖宗都不要就走人了!于是他们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偷偷来到祖坟地,挖开墓葬,请出祖上棺木遗骨,连夜向南进发,没有仪式、没有响动,只有一行匆匆人影,肩抬杠绳,无声地唰唰赶路,生怕后面有人追赶。幸好夜黑如漆,没有来人。其实连家对王家的迁坟行动豈能不知?心知肚明的他们,当然知道这不是他们的祖宗,只是为强佔这块土地找的借口,今见王家动迁祖坟,从此就能垂手可得这块土地了,何不乐见其成呢!所以当夜连家没有出动阻拦。但周边四邻却难分难舍,北方的白马河扬波相送,南面的杨家湖含淚呜咽,大黄山举首致意,小马山前李家庙里焚烧的香火,也默默地拱手祈祷:“一路平安,再见……”,迁坟的一行族人穿过羊鼻子,越过牛蹄山,在离凤凰山不远的一个地方停下来,抹汗喘息,停步歇肩,当人们静下来后才忽然发现,在起棺敛骨的时候,由于月黑夜暗,匆忙间未能看清记住棺木上的三棵扣钉的位置,按单钉分辨男左女右的风俗习惯,现在就无法辨认哪是阳棺、哪是阴棺了,无奈只好就地安葬,堆成五座坟墓,这就是王窝附近有个叫五座坟地名的由来。

俗话说:”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间未到……”白日追年,时间过去不久,连桥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连家为首的那个黑恶团伙势力,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对此事的来龙去脉史上有两种说法,但不管哪种说法,都是连家受到了应得的报应,从此一蹶不振,树倒猢狲散了。
一种说法是连桥的李家饱受连家欺讹,忍无可忍,便向一风水大师求教良方,大师勘验了连桥四周的山水,终于看破了真象,找到了破解的密方,指点李家在连桥的西南方向盘筑一座石灰大窑,大窑昼夜火焰熊熊,上空浓烟滚滚,烟熏火燎,怒气冲天,按风水大师说法,这座石灰大窑正好建在连家的命门之上,烈火焚烧了它的势力,白灰阻断了它的财路,无财无势岂能有气呢?自此连家连失数十壮丁,人亡财散,从此渐渐式微,然后一落千丈,落花流水地去了。
另一种说法是连家作恶多端的几户首犯和协从,平日鱼肉百姓,祸害乡民,无法无天,到最后居然藐视王法,作奸犯科,罪恶深重,民怨沸腾,衙门不悦,朝廷震怒,一纸诉状上去,判了个满门抄斩,有的立斩决,有的监斩候,有的冲军屯田边关去了,从此连家大势即去,再无回天之力。这桩历史公案,虽无从考证,但多年来任由民间口口相传,直到现在仍为平民百姓的饭后谈资……。

寻根问祖的堂公后裔一族众人边说边听边看,在灿烂的冬日阳光里,情不自尽地在连桥岸畔留连往返,听桥下哗哗流水,望前方绿水青山,想当年先祖生活劳动的情景……,忽见远方一群喜鹊展翼归来,在高大的意杨树稍巢窝边嘁嘁喳喳、跳跃嘻戏,凭添了几分欣喜和温暖。众人面对眼前宽大的现代水泥连桥,虽没看到当年的青石板砖,但那桥下千年流淌的溪水,上空万代不变的风云,仍在向我们召示着堂公族人居住地的神圣,犹如在我们的心底划过道道闪电,在我们的耳畔响起隆隆雷鸣……,寻根的车队又来到了大黄山与小马山之间的一片峡谷坡地,这里是堂公先人们居住生活过的地方,一草一木、无言地述说着历史的沧桑;一砖一石,顽强地展示着三槐堂人的不屈和坚强。
当我们离开连桥,恼海中储存了无限风景,心头上生出了强大力量,继承祖先志,香火代代传,今天的拜碑修志不正逢其时、契合众议吗?
宽大的344公路,笔直的271省道跨过铁山寺,又把我们迎到凤凰山下,车队在王窝村堂公三世祖讳守元公墓地旁停了下来,由族裔14世孙进章统男出资重修的讳守元公新墓碑已经立好,与乾隆五十年二月重镌的旧碑并立于墓前。在隆隆礼砲声中,开始了谒墓拜碑仪式: 从现场族人最高的十四世开始,十五世、十六世、十七世……,以次趋前,虔诚叩拜。
礼砲的烟雾萦绕于墓地上空,化成了朵朵五彩祥云,笼罩于凤凰山之上;垂挂于碑冠下的红绸,在灿烂的阳光下熠熠生辉,在温暖的和风里,轻轻地飘动、飘动,犹如一道绚丽多姿的彩虹,悬浮于三槐堂的上空。此时此刻,也许谁都知道,这云就是连桥飘来的云,这风也是连桥吹来的风,它澄清了古黄河的浑浊水,它缊育了凤凰山的新文明。不是吗?有诗为证:
七 律 王 窝 凤 凰 山 (新韵)
凤凰山上凤凰归,玉水长流润翠薇。
百业俱兴康庄道,三槐叶茂耀春晖。
呼丁将雏虔诚意,敬宗恭祠拜祖碑。
耕读传家香火远,堂公世代永煌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