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停售、涨价!保险销售员的集体狂欢

 Jun保屋 2020-12-25

01

保险从不是骗子。

可保险销售却是一个充满谎言的地方,今年尤其多。

从最开始的返本型健康险即将停售,紧接着的一大批好保险都要停售了,到今天,销售人员主打口号又成了:4月1号后保险要集体涨价!

停售、涨价,只不过是保险销售员的集体狂欢。

4月1号后,保险到底会不会涨价?今天分享一下我的观点。

02

我在朋友圈搜索“涨价”两个字,发现业务员伙伴分享的文案几乎都是一模一样的,我相信你看到的也是这个版本,是下面这样:

可以看到,在业务员伙伴的口中,保险涨价的一个重要理由是:第三套生命表从4月1号开始执行。但我查了一下,第三套生命表是在2017年1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的,而不是即将到来的4月1号,这里就有了第一个谎言。

而第三套生命表到底是什么?又会对保费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接着往下看。

03

第三套生命表全称《中国人身保险业经验生命表(2010-2013)》,第一套生命表在90年代发布,第二套生命表在2005年发布,差不多每10年会更新一次。

经验生命表广泛应用于寿险产品定价、现金价值计算、准备金评估、内含价值计算、风险管理等各个方面,可以认为是寿险业的“灵魂”。

相信我,行业灵魂级别的东西都是高深莫测的,比如,它长这样:

想理解也很简单,这些数字代表不同年龄、性别和保险产品类别组合的死亡率。

比如1岁男性定期寿险下(CL1)的标准发生率为0.000615,代表一位典型样本的男性在其1岁生日当天预估未来1年内死亡的概率为百万分之615,或者说每100万个1岁的男性有615人活不到2岁生日。

03

其实我们不必知道这些数字的真正含义,只需要了解,相较于第二套生命表,第三套生命表最大的变化在于,被保险人群的死亡率得到明显改善,其中男性和女性寿命分别为79.5岁和84.6岁,较第二套生命表数据分别提高2.8岁和3.7岁。

基于上面的信息,我们可以大致的估算对寿险及年金险的保费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因为人的寿命延长了,死亡率降低,比如买保障至70岁的定期寿险,那么在保险期间内身故的人必然是减少的,保险公司需要赔付的保额也会对应减少,理想状态下,寿险的保费是会下降的。

同样的,因为人的寿命延长了,对于以生存为给付条件的年金保险,被保人存活越久,保险公司需要支付的保额越多,理想状态下,年金险的保费会有所增长。

04

可实际情况并不是那么的简单,一款保险产品的价格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主要有三个:预定利率、预定费用率和预定死亡率。

预定利率通俗地说就是保险公司提供给消费者的回报率。

怎么理解?我们交的保费,保险公司是会拿去投资获取收益的,比如一款保险成本为1100元,如果保险公司认为它的投资收益能有10%,那向客户收取1000元就够了,因为它用收取的1000元能投资赚取100元,这时候的预定利率就是10%,预定利率越高,消费者要交的钱越少,保费就越便宜,可实际的预定率只有3%左右。

预定费用率就跟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有关了,比如员工的工资、办公场地的租金、销售人员的佣金等都会影响预定费用率。预定费用率越高,保费越贵。

预定死亡率就是我们刚刚说的生命表了。

在这三个因素中,预定死亡率对保险产品的定价影响是最小的,每家公司的预定死亡率也都各不相同,因为预定死亡率可以通过投保时健康要求控制,预定死亡率设置的低,就把健康要求设置严格一些;预定死亡率设置高一些,健康要求就会宽松。

并且保监会早已经放开了寿险产品的定价发生率的限制,即使发布了第三套生命表,也不是必须要用的,各家公司可以选择用,也可以选择不用,各家保险公司都有自己的经验理赔数据来指导自家产品定价。

04

所以啊,即使有了第三套生命表,在理想状态下也不是所有的产品都会涨价的,有的会涨、有的会降;而现实情况是,保险产品价格是受多个因素影响的,并不能从生命表上明确看出会怎么变化。

我个人观点,短期内所有保险产品的价格几乎不会有什么变化,原因很简单,生命表的变化对产品定价影响很微弱,预定利率、预定费用率短期内也都不会有大的波动,产品价格自然会维持目前水平。

最后,不论停售或涨价都不是我们买保险的理由,也不要被业务员带了节奏。

Ps:如果对你有帮助,请帮忙转发分享!


关注Jun保屋,教你买保险

专业,靠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