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辽、金东京辽阳府

 文化龙乡 2020-12-25

辽、金东京辽阳府—曷苏馆渤海湾出海口

 

    线为辽、金时期,从辽上京临潢府,或金皇帝寨(完颜阿骨打故都)、上京会宁府,经由东京辽阳府,到达曷苏馆,及渤海沿岸苏州关,泛海而达登州,通北宋都城汴京的海上交通线。辽、金曷苏馆、曷苏馆路,是女真人迁移辽南的一支,熟女真居地的代名词。“曷苏”,汉译为“铁”。辽代区划,在京、府、州、军、城、县之外,另有属国之设,曷苏馆路女直国大王府是为其一。《辽史》记,“辽国官制,分北、南院,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属国属部官,大者拟王封,小者准部使。命其酋长与契丹人区别而用恩威兼制,得柔远之道。”

 

    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阿保机虑女真为患,乃诱其强宗大姓数千户,移置辽阳之南,以分其势,使不得相通。迁入辽阳著籍者,名日‘合苏款’(曷苏馆),所谓熟女真是也。”金代曷苏馆路治所宁州今地,李锦萍、王金令《金代曷苏馆路治所的考辨》指于今辽宁省营口-盖州市九寨镇五美房村古城遗址。

   

    此线海路,从苏州关泛乌湖海(渤海海峡)而至彼岸,历史多有铭记。《辽史·义宗倍传》记,天显四年(930年),东丹王耶律倍受耶律德光所忌,“束书浮海,寄迹他国”,投奔后唐。其以打猎为名,携爱妃高云云(高美人)和万卷图书,率四十余人,从东丹国府东京辽阳,经复州、苏州,从都里渡海而去,即为此线。又,发生在辽、金交替时期,宋徽宗为圆燕云十六州之梦,遣马植、高药师多次暗渡女真,最终在金州签下北宋与金国联手,夹攻辽国的“海上之盟”。“海上”的寓意,正是通过海上交通线往返达成盟约之意。

 

    辽阳——苏州关陆路  

   

    东京辽阳府  战国燕国及秦、汉辽东郡首县襄平县、襄平城,唐代安东都护府、辽东城,辽、金东京辽阳府,治辽阳县,今辽宁省辽阳市文圣区东大街“辽阳老城”。历代沿用襄平土城旧基,因时修葺,辽、金城墙无存。神册三年(918年),阿保机克辽东城,置辽阳府。翌年,在襄平老城城基上,加筑和扩建城池,更名东平郡,置防御使,“铸铁凤以镇之”。天显三年(928年),耶律德光改东平郡为南京,以为陪都,并迁东丹国都于是城,东丹王耶律倍主之。会同元年(938年),改南京为辽国五京之一东京,设东京道,置辽阳府,自此始有“辽阳”地名。

 

    辽代将襄平改称辽阳,不久又改称东平郡,设置防御史。战国燕国及秦、汉辽东郡辽阳县在今辽中县茨榆坨镇偏堡子村古城。辽季错指辽阳,《辽史·太祖本纪》神册四年“修辽阳故城”,其实是修襄平故城。

 

   《金史·东京路·辽阳府》,“皇统四年二月,立东京新宫,寝殿曰保宁,宴殿曰嘉惠,前后正门曰天华、曰乾贞。七月,建宗庙,有孝宁宫。七年,建御容殿。辽阳府,中。东京留守司。本渤海辽阳故城,辽完葺之,郡名东平。天显三年,升为南京,府曰辽阳。十三年,更为东京。太宗天会十年,改南京路平州军帅司为东南路都统司之时,尝治于此,以镇高丽。”

 

    汉代的辽阳(今辽中县茨榆蛇公社偏堡子古城址),因地处小辽水(浑河)之北,“水北曰阳”,故名辽阳。辽阳地名最早见于《汉书·地理志》,“大梁水(太子河)西南至辽阳入辽莽(辽河)曰辽阳”(小辽)水出辽山西南流经辽阳县与大梁水会。

 

    第一站 鹤野县 今辽宁省辽阳市辽阳县唐马寨镇。据《辽史·地理志》,“鹤野县。本汉居就县地,渤海为鸡山县。昔丁令威家此,去家千年,化鹤来归,集於华表柱,以画表云:「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来归;城郭虽是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户一千二百。”“鹤野县”地名缘此,为方舆并此一线驿路的文化符号。

 

    第二站 海州-澄州  今辽宁省鞍山-海城市老城,海城地名源此。辽置海州,辽东道属。天显元年(927),耶律德光即位,采纳东丹国右次相耶律羽“今居远境,恐为后患”,“乘其微弱,徙还其民”谏言,诏徙东丹国民于梁水。因徙渤海南京南海府都城,沃沮故地沃州之民,置临溟县,并州,附郭临溟县,溟者,海也。金改海州为澄州,统县二,临溟、析木县。

 

   《辽史·地理志》:“海州,南海军,节度。本沃沮国地。高丽为沙卑城,唐李世尝攻焉。渤海号南京南海府。叠石为城,幅员九里,都督沃、晴、椒三州。故县六:沃沮、鹫岩、龙山、滨海、升平、灵泉,皆废。太平中,大延琳叛,南海城坚守,经岁不下,别部酋长皆被擒,乃降。因尽徙其人於上京,置迁辽县,移泽州民来实之。户一千五百。统州二、县一:临溟县。”

 

    第三站 铁州-汤池县 铁州,附郭汤池县,辽宁省大石桥市汤池镇北汤池村。耶律德光渤海国铁州(朝鲜茂山)置,仍名铁州。《辽史·地理志》:“铁州,建武军,刺史。本汉安市县,高丽为安市城。唐太宗攻之不下,薛仁贵白衣登城,即此”,“统县一:汤池县。”王寂《鸭江行部志》记:宿汤池县护国寺。汤池本辽时铁州,以其东有铁岭,故名之。铁岭,周家镇裂缝山。汤池护国寺遗迹无存。《辽东志》记:“汤池县,盖州城东北七十里,辽置,属铁州,今为汤池堡。”

    第四站 耀州-岩渊县 耀州,附郭岩渊县,今辽宁省营口-大石桥市大石桥镇岳州村。据《辽史·地理志》,“耀州,刺史。本渤海椒州,故县五,椒山,貂岭、澌泉、尖山、岩渊,皆废。户七百。隶海州。东北至海州二百里。统县一:岩渊县。”

 

 

    第五站 辰州-盖州-曷苏馆 唐建安城,辽置辰州,金改称盖州,今辽宁省营口-盖州市老城。曷苏,汉译为“铁”。辽、金曷苏馆、曷苏馆路,女真人迁移辽南的一支,即熟女真居地的代名词。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阿保机虑女真为患,乃诱其强宗大姓数千户,移置辽阳之南,以分其势,使不得相通。迁入辽阳著籍者,名日‘合苏款’(曷苏馆),所谓熟女真是也。”辽制区划,在京、府、州、军、城、县之外,另有属国之设,如曷苏馆路女直国大王府,路治宁州,今盖州市九寨镇五美房村古城。 

 

   《金史·东京路·辽阳府》:“盖州,奉国军节度使,下。本高丽盖葛牟城,辽辰州。明昌四年,罢曷苏馆,建辰州,辽海军节度。六年,以与‘陈’同音,更取盖葛牟为名。户一万八千四百五十六。”

 

    契丹人迁渤海国移民,在辽南置州领县,包括卢州熊岳县,铁州汤池县,耀州岩渊县,归州归胜县,辰州建安县,及曷苏馆大王府。金将辰州改为盖州,领建安、熊岳、汤池三县,余州撤废。同时,设别里买、本得山、按春和曷苏馆四猛安。在辰州、复州、苏州一带设曷苏馆部,以治其地,并发展冶铁。

 

    第六站 卢州-熊岳县 卢州,附郭熊岳县,今辽宁省营口市鲅鱼圈区熊岳镇古城。据《辽史·地理志》,“熊岳县。西至海一十五里,傍海,有熊岳山。”耶律德光渤海国卢州移民,于汉代平郭县旧城(熊岳温泉遗址)之西五里另建一城置州,附郭熊岳县。

 

 

    第七站 复州 今大连-瓦房店市复州城镇。辽兴宗置“复州怀德军”。存辽兴宗重熙十三年(1044年)永丰塔,新塔包裹古塔。复州城,复州怀德军节度,倚郭县;永宁县。辽兴宗年间(1031—1054)置苏州、复州。契丹以女真为患,将强宗大户至辽阳以南,以分其势。渤海国南苏城(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苏子河近地)移民一支,以其地为名“苏州”,后改称金州。渤海国扶余城(今辽宁省昌图县八面城)移民一支,以其地名“扶州”,后改称复州。《辽史·地理志》:“复州,怀德军节度。兴宗置。统县二:永宁县、德胜县。”今大连地区辽代属东京道苏州、复州。

 

    第八站 苏州-金州 金改辽苏州为金州,今大连市金州区老城。《辽史·地理志》:“苏州,安复军节度。本高丽南苏,兴宗置。统县二:来苏县、怀化县。”来苏县为州治倚郭县。 

 

    苏州关耶律阿保机始建,沿黄海与渤海陆地最短距离连线——“金州地峡”的一段封海长城,长十八里距。置关原名镇东关、哈斯罕关,契丹语“藩篱”之,后以地缘名苏州关。封海长城的两个端点,自金州湾土城子,即今大连市金州区向应街道城西村大土城子,至大连湾盐岛子,即今大连市甘井子区大连湾街道前盐村-后盐村,均依山凭险而建。初时以木栅结墙,后女真人以土石展筑,在关墙的中段,建高大关城,外筑瓮城,上置墩台,两侧关墙再加边台、马面、斥候、烽火台,驻兵把守,日夜巡逻。以扼中原、高丽、日本商船靠近环型海岸线和出海口。据《辽东志》,“去海四百里,置三栅,置兵三千,绝其贡献之路”,“其南来舟楫,非出此途不能登岸”。泛海商船在旅顺口、小平岛、大连湾泊岸,从陆路进入辽东内陆,须经布设在金州南山东麓、西麓两条官道上的关守,今大连市甘井子区大连湾街道前关村和后关村,由此构成完整的苏州关“三栅”关守系统。

        

    

     辽、金东京辽阳府—曷苏馆、渤海湾出海口

    

    苏州关——登州海路 

 

    史辑没有留下辽金海路专题资料,但从苏州登州等历史地名,和唐代渤海国海路分析,连接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的两个端点,即为苏州、登州。辽金两朝共同倚重的辽南重镇辽阳,就是此线海上交通的节点,即以上京临潢府——辽阳,皇帝寨、上京会宁府——辽阳,与本线连接,贯通内陆。

 

    苏州关——登州海路由北而南横跨庙岛群岛海域。蓬莱阁以北海域,由长岛、长山岛、庙岛、竹山岛、大小黑山岛、猴矶岛、高山岛、砣矶岛、大小钦岛、南北隍城岛等一串岛链组成的,其最北边的北隍城岛,迫近老铁山与旅顺口。 

 

    旅顺口-马石山  旅顺口,又名都里海口、马石津(马石山下港口)、狮子口。隋唐之世,渤海叫都里海,黄金山与老虎尾之间的海口,叫都里海口,也叫都里镇。马石山,即老铁山,盛产黑色的石头,或为乌石山误写。老铁山西北部的一座山峰,名将军山,山前天然港湾,是最早有人打鱼晒网的地方。     

   

    北隍城 位于黄、渤海交界处,今山东省烟台市长岛县北隍城乡。

    

     末   今庙岛群岛之大、小歆岛,今山东省烟台市长岛县(海岛县)北部,渤海海峡中段,东濒渤海,西临黄海,北与辽宁省大连市距离54公里,南与山东省蓬莱市距离52.84公里。又四十里至龟歆岛。乌湖岛即今庙岛群岛之隍城岛。

  

    龟歆岛  今庙岛群岛之砣矶岛。又七十里至大谢岛。 山东省烟台市长岛县(海岛县)中部,位于北长岛与大钦岛之间的渤海中部。砣矶岛处于庙岛列岛的中间,南有长山岛、庙岛、大黑山岛等组成的南群岛,北有南、北隍城岛和大、小钦岛组成的北岛。

      

    大谢岛  今庙岛群岛之长岛。又三十里至登州。继而扬帆横渡乌湖海(渤海海峡)、穿过到小钦岛、砣矶岛、长岛。

  

    登   今山东省蓬莱市老城,古称登州。唐如意元年(692年)置登州,治牟平;神龙三年(703年),移治蓬莱。沈括《梦溪笔谈》记,“登州海中,时有云气,如宫室、台观、城堞、人物、车马、冠盖,历历可见,谓之海市。”又为“八仙过海”故事发生地。唐平卢节度使,后更名淄青节度使驻此。节度使兼押新罗、渤海两蕃时期,登州城内设有“渤海馆”,“货市渤海名马,岁岁不绝”。唐·杜佑《通典》记,“汉武帝于此望海中蓬莱,因筑城以为名。”       

                       

  ____________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