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大原罪!带你透析为何说日本动画业界“药丸”

 T哥小站 2020-12-26

作者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作者

昨天因为时间,篇幅关系,笔者发文《2018年老番续作大量复活,还得意呢?这是业界药丸的一大信号》,其中只是点拨了今年新番乏力的和明年大量老作复出的现象,而没有完整的剖析业界药丸的深入原因,在此笔者带来一段长篇分析,告诉你为什么说“日本动漫业界药丸”?到底“日常药丸”是不是骇人听闻。

新番无力,创作陷入瓶颈

你先别吹今年的《宝石之国》和《来自深渊》等作品,笔者也很喜欢这些作品,但真的吹不起来,先看完再吹也不迟。关于新番不给力这一点,笔者今年已经多次提到,从去年开始,新番的质量就下降不少,销量也跟往年不可同日而语,当然,销量方面受到越来越多动画的网络配信(日本也是这样,视频网站买版权,然后在线就能看了,油管也有些高画质免费看)的影响,但是拿那些季度“销量霸权”的作品来看,几乎可以拿到一样的答案。

没错,现在真正卖的出去的动画,还能跟过去动画销量比比的,也就剩这几类,起码连续2年来,动画销量榜上霸权的动漫都是这个态势。哪几类?

一是偶像类动画,偶像厨的厨力就是二次元里经常听说的那句“四斋蒸鹅心”,据我一个朋友的说法,11区的阿宅们对偶像系作品的疯狂,已经到了“宁可不吃饭,也要弄到珍贵的演唱会门票”的地步,在这种厨力的推动下,偶像系动画,尤其是已经成熟的IP,只要出续作就必定血赚一票,参考就是去年的《Love live sunshine》,首卷初动4万多销量,光是这一部就碾压了几部新番的总和。而这类动画,只要联动演唱会门票等手段,在当季度动画里销量霸权几乎是稳的。

二是女性向动画

宅女是现在日本动漫消费群体中的新生代战力,越来越多针对女性的动画作品推出,让女性向动画市场不断被拓展,从2015年的《阿松》为引爆点,虽然《阿松》其实并不是针对女性的动画,但最后消费导向一定是走向了女性那一头。 去年狂卖的《冰上的尤里》,和已经成熟的IP《刀剑乱舞》,都交出了令人满意的销量答卷。这些作品只要愿意出续作,总有死忠女生买单。

三,游戏改编动画

游戏改编类的动画,商业目的非常明确,就是针对粉丝。一般会通过联动活动来带起销量,例如买蓝光送SSR之类的伎俩,也是常用。

这几类动画可以鏖战每个季度销量的王者,其他动画呢?以首卷初动过不过万为标准,还有这几类动画能“过万”,一个是有着稳定高人气前作的人气积累的作品,例如今年的《路人女主角的养成办法b》和《埃罗芒阿老师》,其中《埃罗芒阿老师》虽然是全新新番作品,但是明显是借助了前作《我的妹妹不可能这么可爱》的人气积累才有了破万的销量,而《我的妹妹不可能这么可爱》当年也远远不止首卷一万的销量,因此笔者把它放入这个分类。

第二种才是新番的新生成功IP。以去年的《为这美好世界献上祝福》为例,至于是不是“黑马”,起码从现在来看,约定俗成的“霸权”番已经不存在了。

什么是约定俗成的霸权番?就是凑齐了所有是好作品的要素,一线的制作精英都到位,故事也非常王道,但最终没有折腾出一个令所有人满意的结果,典型就是去年的《甲铁城的卡巴内瑞》。也就是说,全新的新番进入“霸权”范畴的作品,是越来越少。去年就综合来看,《Re从零开始的异世界生活》算是黑马中相当强劲的一匹,但是首动还是没有过万,停留在7000左右,但从各方面来看,笔者认为它符合“霸权番”的除销量外的要素,但是并没有霸权,说明还是有一部内容无法得到所有人认同的,而今年的新番同样如此。

都说《来自深渊》好看,《小魔女学园》,《公主准则》好看,不可否认的确不错。但是无论是哪一部,销量和人气都无法达到霸权的水平,质量高只是在当季度作品中拔尖,而它的竞争对手呢?看看今年都出了哪些作品充当这些“优秀作品”的炮灰。

无脑穿越的后宫片《带着智能手机闯荡异世界》

光有漂亮的故事框架,但是剧情空洞的《Re:CREATORS》

剧情和角色塑造莫名的《FateApocrypha》

低劣的猎奇片《国王游戏》

在这些作品的“陪衬”下,《来自深渊》又或者《宝石之国》,又或者《小魔女学园》,甚至是一度暴热的《兽娘动物园》,这些作品确实是“拔尖”的。但和其他年度的作品比比呢?

试试和10年前的动画片比不过分吧?2007年的。

《反叛的鲁路修R2》

《CLANNAD》

有人说,现在还有不少废萌片,废萌片标准是不是不一样?

来,废萌片鼻祖,10年前的,《幸运星》

《濑户的花嫁》

《灼眼的夏娜》,当然那时候钉宫病爆发,《零之使魔》也很红火。

笔者小站也算是做《高达》起头的,10年前有《机动战士高达OO》,《铁血》?什么鬼?

有人说现在没东西吸引眼球了所以只能做做《国王游戏》这种卖猎奇的动画。对不起。10年前就有猎奇作品,还是“神作”你信不?

《日在校园》,2007年的。

服不服?还有什么想说的吗?你《小魔女学园》、《来自深渊》何德何能和10年前的动画新番比?10年后的动画都比不过10年前的动画,你业界不完谁完?近年日本动画的创作已经明显陷入瓶颈期,过多的套路和重复使用的题材,伎俩,让新番创作寸步难行,又要好看,又要新鲜,又要吸引眼球,还要能对的上绝大多数人的胃口,这样的作品确实已经很难诞生。

而动画卖不出去,动画业界的那些大佬也着急啊。没钱!怎么办。于是。2018年,我们看到,一大波的旧作开始复活。笔者之前的文章也提到过,《反叛的鲁路修》的复出,就是业界开始苦撑的一个证据,《反叛的鲁路修R2》的故事完结的如此完美,作为一个原创动画,如果要继续借用这个IP的人气,像是《亡国的阿基德》那样开新坑就行,为什么开始挖老坑了?就是新番的乏力,不得不选择老坑,起码有一个人气积累。于是《魔禁3》甚至据说《足球小将》都要复出了,业界不完?我不信。

动画后继无人,制作动画的环境已经极为恶劣

这一点,其实是分开的两点。一个是“后继无人”,而“环境恶劣”是后继无人的原因。你看到这里可能要问,日本动画不是有着很好的动画人才培育机制嘛?为什么会后继无人呢?不是没有人才,是环境太差,有人才也不想选择入“动画制作”这个大坑。黑心企业的曝光说明了在没有曝光的地方,也许还有无数给我们看不到的A-1在压榨动画制作行业的底层。底层待遇太低,不断加班,没有休息时间,甚至不发工资,就是动画制作业最大的写照,在这样的环境下,想培养出真正的人才是很难的。

不是学完了理论知识,动画人就称得上“人才”的,而都是要在实践和摸索中,才渐渐培养出动画制作的有用之人,但如果从底层开始环境就是一团黑水,底层该有的待遇都获不到,那么又如何诞生新生代的动画人才和大师呢?

别看你现在看的到宫崎骏,新海诚这些“大师”,但是其实很多著名的动画工作室已经匠人化,试想没有了宫崎骏,高畑勋的吉博力工作室,还是吉博力嘛?没有了新海诚的Comix Wave Films,还是Comix Wave Films?没有了新房昭之的SHAFT,还是SHAFT?那下一代呢?

要知道很多动画监督,都是从负责原画做起的,而原画实力得到认可可能做到作画监督,最终才到的了动画监督的水平,而现在最底层的环境如此刻薄,就算有再有专业水平,人才最终不选择进入动画行业,不踏入这块混土,那么人才再多也无济于事。当然,这个问题现在还不会显现出来,但是随着环境的越来越差,后继无人的问题会慢慢暴露,甚至足以毁掉整个业界。

为活而活,恶性循环

那么说了这么多“业界药丸”,那么为什么业界没完呢?这是因为很多人,包括日本业界也没有预测到中国市场的诞生。中国动漫市场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扩大,而为了满足需求,许多企业也看中了这块蛋糕,纷纷购买日本的动画版权,中国动漫迷只要打开电脑,就能轻松看上“正版动画”,这对企业来说是要做出大量的资金投入的,但是由于市场潜力大,因此回报还是稳稳的,所以大家都在竞争购买动画的数量和质量,很多视频网站都打着“独家首播”的名号,稍微动下脑子就知道这“独家”肯定要比其他的动画更加花钱。而这部分钱就有很多去了日本的动画公司的手里,于是,一部部暴死的“烂片”,有了付钱购买的“替死鬼”,所以现在即便很多动画首动销量还没过千的烂片,依然还是可以回本,动画业界就能继续撑下去,并不会完。但这都是暂时的。

现在国漫也在慢慢爬起,到了哪天,中国企业发现我买你版权播,还不如我自己手里拿着自己的版权,请你日本的人来给我做,这样比买了版权在国内播更加能创造完整的动漫产业链的时候,日本业界的那些暴死烂片的公司,就真的走到尽头了。现在为了苟活,还接一下不伦不类的动画来做,做的不好卖去中国,反正有各种视频网站还会争相购买,于是烂片随便做,这种态度长此以往,你业界不完谁完?《国王游戏》这种纯粹卖猎奇的作品都已经诞生,就是典型。(当然这个片内容太糟糕,国内是不会放的,只是举个极端例子)

而这里也能看到一个动画人才流失的问题,随着日本动画业界环境越来越差,选择拿着高人一筹的动画技术来报酬更多,竞争没这么激烈的中国来制作动画,也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缺乏“改革”能人

这一点,笔者仅仅是从观察的角度来说的。笔者认为现在缺乏能对日本整体动画业界进行改革的斗士。往大了说,没有像手冢治虫这样的“大家”出现,来改变行业格局,往小了说,哪怕是个痞子监督庵野秀明,这样靠作品来改进业界情况的能人也没有出现。

去年大红大紫的新海诚和他的《你的名字。》确实是业界的一支强心剂,但他所带来的波动,还不足以为未来的动画业界指名方向。那么除了中国人的钱包,还有什么能够拯救日本动画的业界呢?

于是,鲜活的正面教材就出现了。京都动画就是业界中最为模范的公司之一。京都动画员工素质高,接活少,待遇好,并且有培养自己团队的机制,并且最重要的是保护自己的团队不被大环境侵蚀。

看看《轻音少女》的制作阵容,再看看《玉子市场》的阵容,你会发现,是一支相同的团队,也是一支年轻的团队。如果觉得这两部作品还不够明确,那么看看去年的《声之形》的制作团队,和明年《吹响!上低音号》剧场版新作《利兹与青鸟》的团队是完全一样的,而《上低音号》会推出两部全新剧场版,一部是石原立也为代表的“老人组”的团队在做一年生的故事新篇,而山田尚子为代表的“新人组”在制作二年生故事新篇的《利兹与青鸟》,同一部作品的做出两个风格,人设,故事风格甚至都是不同的,这种尝试显然是就要确保质量的情况下,让新人团队不断磨合,而在实践中进步。其他公司哪家会这样做? 不存在。

而从商业模式来说,京阿尼的思路也非常明确,笔者已经提到过,京阿尼手里牢牢握着自己的版权,自己消化,不往外发,虽然作品少,但是作品精,稳操胜算。京阿尼的这种模式并不是哪家公司都学的了的,但是如果成功复制的话,兴许这个业界就还有救了。

所以最终我们要看到的,是“业界”药丸的因素已经全部具备了,剩下就是能撑多久,耗多久,或者说在消耗的过程中是不是能够找到足以翻盘的转机,也许未来的哪年,一部惊世骇俗的动画出现,又能让业界“苟活”很多年,而机制上的改变,才是改进业界现状的最大推进力。接下来的几年,尤其从明年开始,老作会不断出现,支撑起动画业界的口碑和销量,再之后也没有大作为的话,动画的产量会极具减少。而最后,京阿尼的这种少而精的模式是不是能普及,可能也决定着动画业界的未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