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文西海道家塬(六)苦涩的辉煌​ || 作者 郑凤贤

 天南地北会宁人 2020-12-26

人文西海道家源

作者    ‖   郑凤贤



郑凤贤老师

作者前期文字链接:

《道家塬逸闻故事》《人文西海道家塬(一)写在前面的话》《人文西海道家塬(二)远古的迹痕》《人文西海道家塬(三)传说中的历史》《人文西海道家塬(四)铭刻金石的记忆》《人文西海道家塬(五)大明朝的民间记忆》



(六苦涩的辉煌

任何一个王朝的建立,都避免不了战争。明朝末年内忧外患交织在一起。东北女真族在崛起,西北因为官兵内部基层兵卒和军官矛盾加剧。最后小兵卒登高一呼,形成燎原之势——爆发了多次兵变,逐渐演变成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出身寒微的小兵因为升迁问题、吃饭问题开始造反了。“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这句话可是千古名言。明王朝因为官员的贪腐,没有解决好分配问题,没有按时发工资,就造成了帝国的根基不稳。朱明王朝走过了两百多年的历程,也到了谢幕的时候。历代王朝灭亡,皇族大都结局不好,可是也有一些保持了体面。比如被新王朝封为公侯,安然下沉。最好的就是原皇族不流血或者少流血。明王朝拉开灭亡序幕就一路流血。皇族从皇上到诸侯王不是上吊吊死,就是被造反士兵煮熟吃掉。或者被叛将或者敌将杀掉,最惨烈的大概就是被赶到海里淹死。翻翻历史就大体知道,凡是亡与内,接班者大体宽容上一任;凡是亡与外,大体没有活命机会。

清王朝是标准下山摘桃子,明王朝已经被李自成们打散架了,满清铁骑入关之后基本上面对的都是些内战打疲劳不想打仗的残兵。不论是明朝残部还是大顺军卒,打了多少年,仗都打烦了。清朝军队一入关又要接着打。那些经过几年打仗终于领上工资的兵将不想打了,谁发工资就跟着谁。没有领上工资的继续打下去也不行,不是死掉就是投降。整个大明朝烂掉了,谁来都一样。满清贵族刚入关犯了一些错误,搞了些什么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到顺治学了佛,清朝就开始走向怀柔的道路。清王朝很快就从战胜者的骄傲中清醒过来。他们没有学习元朝人实行等级制度。他们完全彻底地接受汉文化。定都北京就开始科举考试。不论南北不论满汉回蒙,都能参加科举考试,都有当管理者的机会。当然私底下重要位置还是满清贵族掌握。可面子上满汉一体,汉族的知识分子精英一个个都有机会。接受汉文化,重用汉族精英。这是满清走向辉煌的第一步。

当然满清建立的时候是: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用强权剥夺汉民族的文化尊严。可逐渐地明朝干的那些事儿凡有利他们的都接受推行开了。把汉族人尊奉的文武二圣孔夫子、关帝爷都加封了。叫老百姓继续崇拜,满清皇族也开始拜。儒家的理想就是建立一个有秩序的文明社会。任何统治者都不想自己治理下的国家地区越乱越好,都想天下大治。满清统治者发现儒家思想正好可以帮助他们建立一个有秩序的国家社会。于是很快就把被多少年战争打碎的法统捡起来。小民要守规矩不逾越礼法就是在家庭要孝,尊敬长辈,敬祀祖先。在国家就是要讲精忠报国。国家是大家的国家,不是满族人的国家。草民百姓要知礼知法,儒家的一套教化很重要。让百姓懂得有所敬畏很重要。所以清王朝一方面就是大开科举之门,另一方面就是大量倡导修建寺庙,敬祀各种神祗,烧香拜佛敬祀祖先。烧香念佛的人多了,造反的人就少了。善良百姓只要能吃饱,能敬神佛、能追念祖先,谁还会去造反。

话头远了点,还是回到道家塬来说吧。明朝是延续汉文化的朝代,但是翻遍史册找不到道家塬那时候是不是有读书人的资料。但这并不说明明朝这道家塬在文化上基本就是一张白纸。不是还有个彭泽、张瓒的故事吗。张瓒就是个敬仰读书人,崇拜文化人的代表。

现在可查的明王朝时期道家塬的文化元素,其实和全国各地几乎没有什么差别。但是清朝就显然不同于明朝了,民间记忆和流传的文化元素相对多了,进步了。

其一就是家谱,道家塬保留家谱或者祖宗神主图谱的人家,基本上就是满清、民国时代的富有人家、或者大户人家。立家庙接家谱隆宗族,在清王朝时代极可能就是政府倡导的行为。如果没有官府倡导,而家族文化传承这种习惯。那更能说明哪个家族敬祀祖先,注重教化子孙。道家塬许多姓氏的人家都有神主图谱或者家谱。我见过巩昌卫李氏家族,柴家湾柴氏家族的神主图谱。见过西帑卢氏、张氏等家谱。听说道家塬亮羊滩景氏、新庄李氏、杨赵杨氏赵氏、邢岭邢氏、寺寨苏氏、北川高窑沟马氏等等都有家谱。修谱续牒在一个家族来说是很隆重的事情。清朝时代过去之后道家塬许多家族都留下了神主图牒和家谱,这说明一方面清朝时期有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段,社会稳定,生产发展,民众生活比较安定,大多数家族都与相对富裕的家庭。宗族实力相对比较厚实。所以才能够修家谱、请神主谱牒。家族成员如果都是贫困农民,衣食不保,谁还顾得上关心祖先的事情。另一个方面,也说明修普跌续家谱这些活动有利于统治者利用家族势力、宗法观念维持社会安定,使民众驯服。当权者可能没有明确支持这类活动,但也没有反对或者禁止。修家谱这样的事情只有有文化的人才能担当,流传下那么多家谱,这说明文化人也不少。从家谱的功用上来看,主要是记载祖先功德事迹。特别是要突出一个家族里有功名的人,有德行的人,有作为的人。其次家谱对这个家族的后嗣而言,就是起到教育和警策作用。家谱中一般是家族成员男女都要收录。男丁为主,家族中所生女子出嫁嫁与何地何人基本都有记载。家谱中常常有家规、家训、辈序等等。显然优秀者就是后嗣学习的榜样、有些在世运途多舛境遇不好,或者作为不当者就成了家族后嗣需要引以为戒的对象。以前人们常说,家谱就是明人伦、续纲常。显然续修家谱是封建时代一种很重要的乡村文化工程。家族历史就是乡村历史,乡村历史组合起来,就是方域史,邑县史、府州史。整合全部的家谱应该才是一个国家最真实的民间历史。清王朝虽然最高统治者不是中华民族的主导民族——大汉族,但是在中华文明的传承上,实在不比朱明王朝差。能够传承二百多年,在历史上文化建设能够和汉唐明一争高下。比蒙元、金、夏、五胡十六国、以及魏晋南北朝时代诸多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实在要进步了很多。

其二就是清朝时期道家塬有了读书人。现在的会宁县志和靖远县志结合起来才能寻找出道家塬在清代时期文化教育逐渐苏醒的痕迹。道家塬在清代的读书人现在可追忆的大都是清朝晚期,之前的只是家族流传。因为经历了晚清同治年的动乱,许多家族的谱牒被烧掉了,有些家族的族谱也因为民国时代长期的战乱,民众流离失所,把家谱遗失了。也有些家族族谱被毁于先前那个破四旧的大破坏时代。所以很难周全。据笔者所职。清朝时代道家塬王窝村王氏祖上有个举人,姓王名载,现在他的直系后代还有很多人。道家塬北川高窑沟马氏有个武举人,名马师周。道家塬有名的秀才有邢岭邢氏邢步瀛、柴家湾柴氏柴文昌、麻子滩张氏张建基、武家沟武氏武承烈。据说巩昌卫李氏家族也有秀才,新庄李氏家族,罗马家罗氏家族等都有秀才。当然这都是不确定的说法。总之这些举人秀才的出现说明一个问题,道家塬在清代有了文化教育,有了读书识字人。道家塬农家子弟也就是从哪个时代已经开始向往通过读书求知识,成为文化人。

其三就是民间记忆里,清朝时代道家塬有了私塾学堂。现在可追忆的是上个世纪去世的那些老人们说过的话。我记得我爷爷说他幼年的时候在张家楞干蹲蹲岭上张家私塾中读过四书五经。流传现在的北川麻子滩有张家私塾、马家洼子有马家私塾、长沟村有柴家私塾,王窝村有王家私塾、杨家沟有杨家私塾,武家沟中堡村、窎峪子、泉坪都有有武家私塾。这些私塾尽管没有向大沟学窑那么有成就。但是晚清之际兴起办私学。起码说明道家塬人有对文化的渴求和向往,并且付诸追求文化的实际行动。

其四民间收藏的一些有文化品位的文物也说明在清朝期间,道家塬在封建文化上有不菲的成就。比如有些人家至今保存着前清时期的一些匾额、锦彰、中堂字画。还有一些古老的家具实物等等。我亲自见过,在道家塬郑梁自然村郑氏户内保存着一个老旧的木匾。那上面提写着清朝时期,地方官员为郑氏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写的贺寿赞词。从那内容推测,清朝非常注重儒家文化中的孝义教化作用。

有德望的高龄老人官府特意赏赐一个官衔——八品寿官。而且题写赞词。显然就像现在的表彰先进人物一样,是要为地方百姓树立一个榜样,赞扬的是老人的高寿德行,实际上褒奖的是老人儿孙的孝顺。本人还在泉坪村见到过一个陈旧发黄的木匾,上面题写了四个大字,表彰的是武氏祖上一位有功德的人。其用意和上面郑氏族人保存的木匾极可能都是一样的。在道家塬有些家族还保存着祖上流传下来的锦彰。大都是清朝时期为有德望的老人贺寿、或者去世后举行祭祀活动,周围亲戚朋友、邻里街坊集体出资,购买绸缎,请读书识字人书写的恭贺寿诞的锦彰,或者致悼怀念的挽彰。这类文物正好印证了清朝期间,道家塬的文化活动。说明道家塬已经是彻底的王化礼制之地。民风淳朴,尚德尚善,崇文敬道。

我记得奶奶活着的时候,讲过她幼年时代正是光绪末年。那个时候清王朝风雨飘摇。连同国家选拔公务员的制度-----科举制度都废弃了。奶奶说,那时候有个武师爷、还有个红笔师爷,都是读书人。赴州县赶考不成,回来就到处讲演,说要改朝换代,人头落地。说的很悲惨。后来我推想有可能就是道家塬的读书人,想考去功名,走上仕途。结果朝廷废了科举考试。那些传统读书人都绝望了。于是就成了革命党的义务宣传员。把革命的信息带到了穷乡僻壤的道家塬。

清王朝灭亡了,虽然也有许多武装暴动,但最后宣统皇帝还是体面的待在皇宫里。几乎是一场和平禅让。但是后来就发生变化了。对于清王朝灭亡的原因,可能有诸多解释——资产阶级革命、外敌入侵、内忧外患等等不一而足。但是我认为拽断清王朝命脉的最后一根稻草,应该是废弃掉科举制度。清王朝到了康雍乾之后,已经是全体中华民族的国家了。科举制度就是一种比较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唯才是举,没有种族、民族、阶层、阶级、贫富限制,只要读书人,只要承认大清皇朝,都可以参与竞争公务员。这其实是中国人发明的最公正、最体现平等原则的社会治理人员的选拔制度。这个制度是数千年一贯制的读书人的追求和梦想实现的途径。维新派、变法派、顽固派、洋务派、等等,斗来斗去,把清王朝的科举制度废了。这相当于把清王朝的龙脉斩断了。清王朝焉有不灭之理?

总之,在十九世纪的门槛上,几位从京城、省府失望回来的秀才老爷,把清王朝即将灭亡的讯息传到了道家塬。民国一个和隋王朝享国同样年代的时代摇摇晃晃地走来。一个新时代的序幕逐渐拉开。

大家都在看

这个秘密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