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何以“栀子” 难入诗|​山栀子

 乐乡树人 2020-12-26


何以“栀子” 难入诗


山栀子
 
栀子花,喜爱者甚众。
每到五月季,城市街头小巷,路边就摆满了栀子花,一块两块一扎,很快就兜售一空。如果是乡下,几乎每家每户的院落或是门口就有开满了白花的栀子,远远地一阵香气扑鼻。城里人下乡,总禁不住诱惑要偷摘几朵,养在家里,花香几日不散。

我是很喜欢栀子花的。
初为人师时,学生知道我喜欢栀子花,每天总有学生在讲桌上放几束栀子花,花香满屋,㤈人心脾。也会有学生偷偷在我的办公桌上放上几束,花香满怀,暖意融融。
记得一场意外,学生偷偷溜出校园,被我发现,狠狠地教训了一番。不料,师生冲突背后的“真相”令我温暖:只为了给我摘新绽开的栀子花。一个擅长作文的孩子,记下了这段因栀子花产生的师生冲突,发表在名刊《中国校园文学》。
栀子花,但,为之赋诗,述以文者极少。
一次教学的原因,我上网查了一下,竟然发现少有关于栀子花的诗词和文赋。这让我觉得不可思议:诗人都是花的仰慕者,为赋新词强说“花的也不少,却为何在千百首诗词中难觅栀子的身影呢?

唯一的一首好诗算是杜甫老先生的《栀子》:
栀子比众木,人间诚未多。
于身色有用,与道气伤和。
红取风霜实,青看雨露柯。
无情移得汝,贵在映江波。
仔细研究这首诗后,我似乎读懂了栀子难以入诗的原因了。
杜甫笔下的栀子,并非今天常见的“栀子花”,而是“山栀子”啊。
“诚未多”,言明栀子并未大量种植;多居山林荒郊之地,呈野生之态。“红实”,表示栀子是有果实的,描述其霜天红熟的果状。“于身色有用”是在当时,其果实作为红布的一种“染料”,于生活中有用。“气伤和”,我想,是说其药用效果吧,因它性味苦寒,可以去火除热,对于有的人也是不宜食用的。末句“无情移得汝,贵在映江波”正是对首句的呼应,从山野移栽至江边,成为一道风景,诗人看似“无情”却有情,一个“贵”字揭示其独特的价值,与江波相应生辉。

栀子原本就是山野之花,因此名曰“山栀子”。据史料记载,约在汉朝,纺织业进一步发展,人工养殖栀子花已可达到千亩,主要提供染料和药材。或许正因为它的平凡,所以最早写栀子花的诗,竟然迟到了南北朝,名人谢晋有过诗赞,但尚未成名。进入唐朝时,园艺大爆发,随唐代一起繁荣。牡丹从山野进入皇家园林,发展成为国花。山栀子也开始了人工种植栽培的新阶段,出现了复瓣,也就是今天人见人爱的“水栀子”,进入了更多的园林庭院,成为景观花种。
“山栀子”,原来,我的笔名和网名,竟这样充满了历史感。我不由得怡然自得了。
于山栀子,我算得上是“述以文”的人吧。
十多年前,我在老家山林意外地发现两株山栀子,在父亲的帮助下挖回来移栽到老家门口,路边。经过一番修剪后的来年,长相甚是好看,单瓣的小白花也明艳而淡香。激动之时,我写下洋洋洒洒千言,《永远的山栀子》。
彼时,我在乡镇中小学当校长,叫人在校园种上一些栀子花,雕塑边的花坛里,南河边的林荫道旁。校园也因其多了些许“故事”。我把那些惹人怜爱的栀子花,写进了《又是栀子花开时》。
因为喜欢,所以心动;因为欣赏,所以总会有惺惺相惜的感动。今天,当我再次品味杜甫的《栀子》,我隐隐共鸣。
生活中,很多人就像山野之地、丛林之中的山栀子一样,暗香独秀,孤芳自赏。只有被人发现,才会有惊艳的机会;也只有懂她的人才会欣赏。
栀子花开,栀子花谢。谁能想到,谁又能等待?山栀子花谢之后,是一树红果高挂,热情而又冷峻。
野生的山栀子,比起家养的水栀子,不在花开一季的芬芳,而在一枚枚红果的价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