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冲规模能笑到最后?央企模式告诉你:不一定!

 昵称73090772 2020-12-26

国庆节之前,万众瞩目的中国房企业绩名单又新鲜出炉。

在朋友圈被刷屏的一份榜单上显示1—9月中国典型房企销售金额TOP10中,已没有低于千亿的开发商,甚至头名碧桂园只用了三个季度就完成了超过4000亿的业绩。

无疑,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集中度在前所未有的加强,对于追求规模的狂热仅从数据上就能嗅到一股焦糊味。

但十万亿的市场容量似乎也是一道魔咒,总量天花板决定了房企之间的规模之争是“零和博弈,增量不会再有明显放大,而有限的存量便成为刺刀见红的厮杀战场。

有意思的是,在这场关键的模式“赛跑”中,以民企上市公司为代表的阵营逐步确立了规模优势,在获取土地和销售额指标上略胜一筹。而以央企为背景的开发商阵营则另辟蹊径,在平衡规模与效益的道路上,越走越坚定

“大”是不是意味着“强”?“强”是不是意味着“远”?发展中的楼市似乎还难以对房企选择的模式给出清晰的结论。

不过,如果拿香港楼市走过的历程和成熟的美国发展经验来看,一味追求规模将很快遇到瓶颈,盖房子、卖房子属于过于简单和基本的生存套路,只有掌握资产管理的精髓,懂得城市运营之道,才能活得稳健,走得长久。

这些年,从代表性央企,如中国金茂、中冶置业等发展的路径看,一个轻重并举、融合创新的模式正在成为主流。

对于这种战略模式加强研究,有助于看清楼市的未来走向和房企转型的大势所指。

1、明星产品系一鸣惊人

依靠明星产品改变对于央企开发能力不足的旧有印象,树立独特的产品系标识,从而获得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曾经名不见经传的中化方兴(后易名为中国金茂),正是借助于2009年的广渠路地王契机打造出后来全国闻名的金茂府系产品,通过科技住宅标签确立了在行业中的地位,成为短短几年便迅速崛起的以高端为擅长的央企地产品牌。

同样作为明星产品,中冶置业的北京德贤公馆也是始自2012年于南城地王之上横空出世,近几年以出色的业绩、高端的品质和优良的物业管理,赢得了市场口碑和客户认同。

中冶置业集团董事长刘福明在《德贤生活新美学》发布盛典上这样对已入住的北京德贤公馆作出评价——

作为中冶置业的标杆项目、德贤系首发产品,从选址拿地、产品定位、规划设计,到建筑施工、物业管理,均执行严苛的标准,充分发挥央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打造“业内认可、业主满意”的高端精品。

如今,德贤公馆的现房实景已完美呈现,并赢得了绝好的市场口碑。它一定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即使10年、20年之后,仍将是“品质精良、服务精心、业主满意”的好社区。

从北京德贤公馆,到天津德贤公馆,再到石家庄德贤公馆,德贤系已成为核心一二线城市的高端代表作品。

与此同时,伴随“德贤系”而生的“锦绣系”、“逸璟系”进一步丰富了高端产品线,并以“中冶盛世国际广场”命名的商业综合体品牌、以“和悦系”为代表的商业品牌,以及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SOMKPF、华为等国内外知名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成为国际“金钥匙”物业联盟成员,建立起以中高端住宅开发为主,商业地产、物业管理为辅的“一主两翼”的业务体系。

2、多元化发展的全国战略

从发端于明星产品系的全国化突围,到构建“轻重并举”的以城市服务商和运营商为核心角色的央企战略,该发展模式孕育出与单纯追求规模不同的新思维。

以金茂为例,“双轮两翼”的战略成为金茂作为城市运营商对抗市场波动、平衡发展、稳健前行的核心保障。

“双轮”即开发+持有,“两翼”则指服务与金融。在双轮两翼战略中,由地产开发与持有组成的双轮是金茂发展的基础与优势,由服务与金融构成的两翼,则是助推金茂发展的全新动力。

而中冶置业也从2016年起,联合全球行业优质资源,发挥产业整合优势,积极开拓文旅地产、康养地产、教育地产等新领域,实现从“一主两翼”到“一主N翼”的延伸拓展。

据中冶置业集团董事长刘福明介绍,中冶置业聚焦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经济圈,实施“3+6”区域布局战略、“3+1”区域深耕战略,经营规模快速扩大,盈利能力步步攀升。

中冶置业着力提高以“项目开发能力、资本整合能力、产业整合能力”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业务体系实现从“一主两翼”到“一主N翼”的跨越,服务领域涵盖中高端住宅、商业地产、物业管理、文旅康养、产业园区、主题公园、文化教育、体育休闲等内容。

中冶置业品牌价值正在不断注入创新基因,实现从房地产开发商到城市开发运营商的跨越。

3、责任地产的产业担当

明星产品系的延伸,全国化战略的布局,轻重并举的城市运营商定位,都离不开与国家产业发展方向保持协同的步伐,这既是央企责任的担当,又是持续获得转型动力的源泉。

中国金茂用绿色节能建筑确立在高端地产领域里的核心竞争力,在满足市场及客户需求的同时,也实实在在的推动了人居环境的改善和社会发展的飞跃。

而中冶置业秉承“绿色建筑、科技住宅、智能家居、智慧社区”的开发理念,实施科技创新,推进绿色开发。

中冶先后与清华大学、华为等一批行业领先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编制国家《健康建筑评价标准》,建立科技建筑1.0体系,并应用于“德贤系”、“锦绣系”、“逸璟系”三大住宅产品线,创造出“自然—建筑—人”有机融合的立体空间。

据中冶置业北京公司董事长李瑞峰介绍,未来两个项目非常值得关注:中冶兴隆项目和珠海横琴盛世广场。

一个用打造度假小镇思维振兴区域经济,拉动产业升级;另一个则通过打造未来城市综合体地标建筑的方式,参与到新的城市商圈再造中。

央企与其他上市公司及民营房企在发展战略上的最大不同在于,它能够最大化的配合国家鼓励产业的导向,多元布局,稳健前行,从长计议。虽然看似短期爆发力不足,但长期韧劲十足、耐力持久,走到最后往往有厚积薄发的惊人表现

又一个中冶,已初露峥嵘。

央企品牌在告诉我们,房企竞争不只有规模赛道,不如10年后,再论成败。

推荐阅读:

9月北京普宅各区成交排名

9月北京别墅各区成交排名

1—9月北京楼市成交排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