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学习讲究“文火慢炖”,切忌不可急功近利

 欢 喜 2020-12-26
原创抱庸詩書2020-12-25 19:00:40

在与书友这流的过程中,有些朋友特别希望得到别人真诚的“指点”,这是很好的学习态度。但也有的书友给我一种非常急切、过于迫切的感受,比如,每隔十天八天,就让帮忙看看还有什么问题,这就显得过于急躁了。急躁了就会冒近,如果不能抱着“持久战”的认识态度,一味的求速度、求“大进”,很可能会剑入偏锋,甚至在心理出现落差时半途而废。

两点不太成熟的思考,供书友讨论商榷:

书法学习讲究“文火慢炖”,切忌不可急功近利

(一)书法贵在慢培细养,几个月甚至几年就练出好书法不太现实。

历史上的每一位书法大家,无一不是倾尽毕生心血才有所成就,就连书圣王羲之,也是在壮老之年时书法才臻于大善,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讲,三年五年就想写出格局气象,几乎是不可能的。技法需要打磨,审美需要沉淀,都必须经过漫长的学习积累。初学入门之后,一年半载没有大的进步是正常的事情,有的朋友甚至会感觉到越写越差,这个时候千万不能着急,更不要轻易放弃,要留给书法学习缓慢反应的余地。

书法学习讲究“文火慢炖”,切忌不可急功近利

(二)书法水平不仅仅只是技能的提升,还包括学养的拓展与厚积,这都需要一定时间的沉淀与过滤。

纯粹的书法技能是书写技艺,只能叫写字,未必算得上书法。就像不少初学书法的朋友只认楷书不认草书,只喜欢美妍而看不到拙朴,把俗书当珍品,把佳作当粪土,因为他们还只是把书法认知停留在“写字”的阶段,尚未真正入了书法之门。

书法的理论框架,书法的审美体系,终究由个人书法学养的厚薄来决定。越是广博的理论框架,越是多元的审美构成,越能深刻见到书法的格调与品味。而这些,都来自书学者长期的学习积累,决非三日之功。

书法学习讲究“文火慢炖”,切忌不可急功近利

抱庸浅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