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书法之“趣”】[送自己一朵花][烟花][撒花]指乐趣,趣味之趣、能够引起审美愉悦的特征、意味。在书法艺术中历来强调趣的自然性,崇尚真。要自然而然,如行云流水,出于天机。抒发主观情感,也必须有真感情,真怀抱,宛若肺腑间流出,而不累于用事说理,从中体现出独创性。在作品中表现趣,书家必先得自然之趣,物我交融的意趣。趣在审美对象中,不是具体的物质形态,也不是特定的意象本身,而是指审美对象内在生动性及其感染力。 唐孙过庭《书谱·序》云:“夫潜神对弈,犹标坐隐之名;乐志垂纶,尚体行藏之趣。” 唐韦荣宗《论书》云:“须养胸中无俗气,不论真行草书,自有一段清趣,学者当自得之。” 宋欧阳修《欧阳文忠集》云:“苏子美尝言:明窗净几,笔砚纸墨,皆极精良,亦目是人生一乐,然能得此乐者甚稀,其不为外物移其好者,又特稀也,余晚知此趣,恨字体不工,不能到古人佳处,若以为乐,则自有余。” 宋米芾《海岳名言》云:“学书须得趣,他好俱忘乃入妙,别为一好萦之,便不工也。”又云:“石刻不可学,便自书使人刻之,已非己书也,故必须真迹观之,乃得趣。” 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云:“字须奇宕潇洒,时出新致,以奇为正,不主故常,此赵吴兴所未尝梦见者,惟米痴能会其趣耳。” 清包世臣《艺舟双楫》云:“是年又受法于怀 宁邓石如完白,曰:“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 清梁巘《承晋斋积闻录·名人法书论》云:“欧得其骨,虞得其圆,褚得其风趣。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