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别人张嘴就能侃?只是因为你不懂一点套路而已

 一飞图书馆 2020-12-26
公周老师:
昨天看一段视频,记者向人民大学金灿荣教授提问,金教授马上就讲了五分钟,感觉讲的很有条理,讲的很好。之前也看有同事准备一会儿,就能讲几分钟(讲活动的总结)。而我做简答题,写作文写都写不好,该怎样提高说和写的能力?
——星球背锅侠Zik
THINK

亲爱的 Zik:

这是个很大很大的问题,只能简要讲几句。

1. 冰山理论。表达出来的,往往是海面上的冰山一角,真正的积累藏在水面以下。金灿荣研究国际时政特别是美国问题,滔滔不绝很正常,因为他搞了一辈子,讲了一辈子,随便拿点出来就够用。如果你问他探月工程的技术难题和敦煌学研究现状,他肯定无话可说。你同事做活动总结,几分钟就能侃侃而谈,可以断定他绝不是第一次做这种事情,有了之前的经验,很多话就完全可以变通和套用,思考和表达难度自然也会大大降低。

2. 经验为王。如果说积累占6成,经验(技巧)要占 4 成。金灿荣天天出去讲课,阅历丰富,熟悉听众心理,善于调动气氛,虽然他对敦煌学一窍不通,但他可以用其他内容吸引你,比如去敦煌旅游的感受,平日里道听途说的一些新闻旧事,实际上没什么深度,但讲得有意思,也可以充分吸引你。所以我的观点是,经验就是技巧,技巧就是经验。只要你经验丰富了,自然知道听众的敏感带在哪里,包袱怎么抖得响,应该用哪些素材抓人耳朵。我们总以为表达内容是最主要的,实际很多时候形式才是关键。迪丽热巴站在你面前,估计她说什么你也听不进去,看都看傻了。就是这个道理。(获取未删节版问答内容,享受职场、情感类顶尖咨询服务,扫码加入公周独家社群,查阅置顶目录51#)

写文章呢?其实也一样。你看很多微信大号,其实没有营养,没有干货,基本都是东拼西凑的内容,但有一条,他很会煽动你的情绪,让你一分钟之内扫过去,把那些关键词都装进大脑里,然后结合已有的成见,情绪一下子就起来了。很多思维能力弱的读者,最容易上这个当。实际上,是他被稍微撩拨了一下,就用自己固有的情绪击中了自己。这也是表达经验和技巧的强大力量。

3. 那么,到底如何提升表达能力?

积累。你必须占有充分的资料,对整个事情有全面了解。头脑中有了轮廓以后,你自然而然会聚焦、细化,琢磨逻辑关系,发现不合理的地方。这就是思考的过程。无数次的循环往复,你就会对某个问题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任何时候,哪怕紧张地尿裤子,稍微平静下来,你还是可以精彩表达自己观点的。积累的过程很枯燥,可以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领域开始,逐渐扩展,养成习惯以后,一切都好说。

比如当年dota火热的时候,09这帮人其实都是大学生,自己玩出水平来了,顺带搞解说,后续又开店设厂买东西。你说他口才多么好?也仅限于dota这个领域,张嘴就能侃侃而谈,其他话题就未必。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口才练出来了,再去脱口秀也不会怵场了。所以说任何突破都是从点到面的,大家只需要找一个点持续发力,一定会有脱胎换骨的巨变。

练习。人生的最大秘密,就是熟能生巧。很多行业设置壁垒,进行自我封闭、自我美化,搞得神秘兮兮。实际上完全是装腔作势,在社会分工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任何高精尖行业都会被具体化,而做好其中某一个环节,靠的就是熟能生巧。唯一的区别在于,聪明人能在重复中创造,普通人只能在重复中“手熟”。其实手熟也就够了。文章要多写,特别是现在网络平台这么多,你的帖子有没有人愿意看?怎么才能让人感兴趣?可以这样操作:(获取未删节版问答内容,享受职场、情感类顶尖咨询服务,扫码加入公周独家社群,查阅置顶目录51#)……逐渐就有进步,越讲就越有自信,也不会再觉得难。

准备。99%的表达场合,都是可以提前准备的。比如单位开会,提前好几天就通知你了;参加某个同学的婚礼,新郎事先就跟你说要发言哦;找领导汇报工作,到底什么时候去,完全取决于你的主动;参加脱口秀大会或者演讲比赛或者任何类似活动,你都有充足时间来收集段子、准备台词;你看大领导在电视上侃侃而谈,有的稿子提前半年就开始准备了;郭德纲和于谦老师合作这么多年,最开始不也是用复写纸抄回家背,背完了找个屋子对词儿吗?

如果说有表达有什么套路,那就是前一天晚上你在干什么。只要准备充分,一定可以惊艳世界。(原创/公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