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逼教师“无偿家教”了,教师不该如此“廉价”

 轶工坊 2020-12-26

前段时间在网上刷到了一篇“爆文”,内容跟“老师辅导学生”有关,观点是“教师可以辅导学生,但不能收费”。在文后的数百条评论中,有不少人表态支持该观点,一位自称孩子上初中的家长直言:“免费辅导学生是教师的天职”。该家长还提议相关部门应该把“教师免费辅导学生作为规定,要求教师按规定执行”。

事实上,该文提出“教师辅导学生不能收费”的观点,是站在“在职教师不能进行有偿补课”的角度进行分析的结果。不能说该观点没有道理,如果在职教师辅导学生并收取一定的费用,就触犯了相关禁令,在国家严格规范教师教育行为的当下,这种做法无异于主动断送自己的教职生涯。
但我们不能以这样的理由要求教师开展“无偿家教”,只要教师们按质按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别人就没有权利再要求他们牺牲陪家人或培养自己兴趣爱好的时间去辅导学生。简单地说,教师有权拒绝家长要求其提供“无偿家教”的要求。

“工作时尽职尽责,休息时尽情放松”,这是每个人都有权利享受的生存状态,教师也不例外。站在三尺讲台上的教师,是千千万万普通人中的一员,他有自己的家庭和自己的兴趣爱好:单身的教师,利用假日休闲娱乐一下,感受生活的惬意,或陪陪父母,尽一些孝心;成家的教师,利用休息日带上妻儿去采采风,感受一下自然的气息,或是陪孩子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如果教师连休息时间都不能保证,何谈尊师重教?
倘若家长认为孩子的确需要接受辅导,完全可以把孩子送到校外辅导机构,有经济实力的,也可以给孩子请一个名气大的培训教师对孩子进行“一对一辅导”,而不是要求相关部门规定“教师免费辅导学生”。

其实,让教师“无偿补课”是典型的“教师廉价”思维,提出这种说法的人,骨子里就是“看不起教师”,只是在做法上故意将教师捧得高高的。他们通过把教师推上道德的制高点,来实现“不花钱让孩子接受辅导”的目的。他们一边对教师提出各种要求,一边把对教育的不满发泄到教师身上;他们对与教师有关的正面报道视而不见,却极力放大少数负面消息。于是我们能经常听到有教师抱怨,“现在当教师,心态一定要佛系一点,否则会被气死”。
因为一些人认为“教师廉价”,所以社会上出现了不少与教师有关的不理性的声音,比如,“选择教师职业,就代表有了做好牺牲的觉悟,自己的选择,跪着也要走下去”、“教师一年三个月假,就不应该拿高工资”……


显然,人们对教师这样的态度,非常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一方面它会加剧优秀人才的流失,也无法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加盟到教育行业;另一方面它不利于育人工作的开展。
因此,无论是站在教育的角度、个人的角度,还是站在教师的角度,都请别再逼教师“无偿家教”了,教师不该如此“廉价”!
在市场经济时代,“一分价钱一分货”,希望有好的教育,就要有高的投入;希望优秀人才投身教育事业,就要付出与之相匹配的高薪资。想在教育领域实现“投入少产出多”,是不可能的。因为对绝大多数从事教师职业的人而言,教育不仅仅是事业,更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工作,如果这份职业不能让他们体面地生活,他们也就不可能在这份事业上保持永久的激情。

我们不能一边鼓励优秀人才加盟教育事业,一边让他们甘于清贫、甘于奉献。这种给教师套“道德枷锁”的做法,已经脱离社会实际了,不仅会引起一线教师的反感,也会引起很多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的人的反感。
不管怎么说,肩负教育孩子重任的教师不能“廉价”,相反,他们要特别“名贵”。如果直接面对孩子的他们“很廉价”,孩子会怎么看他们?他们又怎么能教出“名贵”的学生?
从告别野蛮时代开始,人类就有了教师这个职业,教师成为了文明的传承者。作为文明的传承者,他们理应被世人尊敬、爱戴。我们虽然不能要求现在的人像古代一样,视尊师重教与敬天法祖、孝亲顺长地位相当,但我们至少不能对教师提一些过分要求。他们可以选择“无偿补课”,也可以拒绝“无偿补课”,这是他们的自由,任何人都不应站在所谓的“道德高地”指手画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