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亿元级别的“宠物经济”

 tangaolus 2020-12-26

萌宠当道,那些撸狗、吸猫的年轻人撑起


 图像处理 王梓含
      
 ■懂懂笔记
      
       “决定好新年假期出去旅行后,我‘双11’那天就预定了楼下宠物店寄养服务,价格是6天1200元,这还是通过熟人打了折的结果。”家中养有一条大型拉布拉多的付女士,在下决心给自己和家人放个长假之前,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安排即将“独自在家”的“主子”的生活起居。幸运的是,一方面她获得了亲情价(通常假期的寄养价格远高于此),另一方面是恰好宠物店还剩最后一个“床位” (第二天就爆满了)。
      
       和她情况相似的Kimi(化名)就没有那么好运气。她的金渐层猫咪因为太过敏感的关系,宠物商店不敢接单,除非Kimi接受一天988元包下一间独居猫舍。权衡之下,Kimi只好放弃出行计划……
      
       越来越多的宠物饲养者在外出度假期间开始选择寄养服务,这情形就像微博里一条热梗所描述的:假期出行掏空的不是身体,而是自己的钱包。对于众多家里养有各种“主子”的“铲屎官”而言,钱包瘪下去的重要原因,就是为了让 “主子”们也能有个安逸的假期。在很多人看来,假期热门的宠物寄养服务,似乎映衬出“宠物经济”的火爆。不过,宠物经济产业链的真实情况,或许要比我们在网上看到的信息复杂得多。
      
       不心疼钱的“铲屎官”
      
       每逢五一、十一假期之前,我们都会在朋友圈看到类似“坐标××,求代养,有偿”的消息,这甚至成为很多同一地区铲屎官们之间的社交方式。
      
       按说好友偶尔上门照顾宠物是一种成本最低、也相对放心的方案。但对于很多在一线城市打拼生活的年轻人而言,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周边缺少亲友,或是靠得住的同事。在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每天“两点一线”工作生活,缺乏必要社交活动的年轻人并不在少数,所以才会有这样的说法——宠物经济其实是一门“千亿元级别的孤独生意”。
      
       好在人情交际之外,一直有专业的人在做专业的事。寄养是目前最主流的选择,尽管铲屎官们的猫咪和狗狗在宠物店只能得到一个很小的空间,但寄养价格通常并不比铲屎官们在外旅行时的酒店便宜。
      
       “这几年因为养了它,假期已经很少去外地旅游了,周末如果去周边自驾游也都会带着它。我家狗狗不在屋里上厕所,每天早晚都必须带它出去转转,所以也不可能把它自己放在家里。”付女士告诉懂懂笔记,今年新年假期狗狗每天寄养的价格为200元,这还是老客人的优惠价格。付女士了解到,像拉布拉多这样的大型犬假期的寄养价格,大概是每天300元上下。付女士表示,“说句玩笑话,这价格已经快要赶上我们出去住的快捷酒店了,但是宠物店寄养服务会很贴心,每天会遛两次,狗粮也是狗狗平时爱吃的。”
      
       猫咪同样如此,今年国庆黄金周里,部分宠物店专门为猫咪的寄养划分了不同等级:从最普通的几十元到最高等级的大型阳光房,最贵的一天价格可能将近400元。不过,并不是所有主人都愿意将自己的猫咪寄养在宠物商店。尤其是一些高冷稀有的猫咪品种,对于人和环境的要求似乎更高一些,当周边环境以及接触的人突然出现较大变化,甚至会让这些环境适应能力比较弱的猫咪出现生病情况。而“上门喂养”,则是因为这种情况而衍生的新服务类型。
      
       北京的刘雨在家里养了三只猫咪,其中一只“金吉拉”生性胆小,不喜生人。“前一段搬家之后,它整整一天一夜没吃没喝也没上厕所,平时家里来个朋友也会悄悄躲起来。之前还出现过一次闭尿的情况,前后治疗花了5000多元,我现在都不敢轻易给它换环境。”于是,今年国庆期间,刘雨就专门委托了上门喂养服务,每隔一天会有人给猫咪换水加粮和铲屎。“主要就是铲屎,我家有两个猫砂盆,这方面得勤快一点儿。换一次价格是80元,这次假期8天掐头去尾的话,总共需要三次,200多块钱也还算经济实惠。至于信任和安全,因为家里用的是密码锁,而且还有摄像头,再加上上门服务的是一直去的门店,所以安全不是主要问题。”
      
       目前经营一家猫舍的李思,在今年国庆节期间接到最多的“单子”,就是上门给各家猫咪铲屎喂食。李思表示:“假期里的委托量很大,我自己实在是跑不过来了,最后只接了20单,而且都是那种相互比较熟悉距离比较近的。他们都是我的老客户,家里的猫基本也是从我这买的,所以彼此都比较放心。”
      
       李思的多数客户要求是两天上门一次,也有三天一次或者一天一次的,“我假期这些天平均每天跑10户人家。而且最近这几年都是这样,一个春节一个国庆,这两个长假期间都是最忙的。”
      
       当然,除了用各种方式让 “主子”们留守之外,携宠出行也成为不少铲屎官的选择。带着宠物来一场说走就走的自驾游,也成为无数年轻人的快意之举。前面提到的付女士,平时周末就会经常带着自己的狗子来一次短程自驾游,“带宠物出去的话,最优先考虑的就是住宿问题,绝大部分酒店是不允许宠物入住的,所以只能选择民宿、农家乐甚至房车营地这种地方落脚。”这一风潮也成为很多民宿收入的主要来源,根据途家的一份市场数据显示,如果有民宿允许游客携宠物入住,愿意携带宠物出行的家庭出行比例将上升到89.3%。
      
       无论是寄养、上门喂养还是携宠出行,这些新型消费形式诞生的大背景,都源自国内宠物经济的快速崛起。而在这股大潮中,赚到钱的商家却并非大多数。
      
       宠物经济“宠”了谁
      
       宠物经济的产业链有多长
      
       宠物繁殖
      
       繁育、交易
      
       宠物生活
      
       干湿口粮、营养补充、零食
       玩具、服饰、住所、清洁用品
       社交、运动、礼仪
       寄养、委托看护
      
       宠物医美
      
       洗浴、护肤、造型
       体检、减肥
       诊疗、预防、绝育
      
       宠物保险/后事
      
       疾病、伤残、丢失、亡故
       去世宠物遗体处理、墓地
      
       根据SaaS服务商有赞联合宠物行业白皮书发布的《社交电商|宠物行业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宠物(犬猫)消费市场整体规模达到2024亿元,比2018年增长18.5%;养宠用户从7355万上升至9915万,24%的用户月收入超过1万元,平均每年为单只宠物花费达到5561元。而从新生代“铲屎官”们的人群分布上来看,生活在一线城市的“90后”年轻人是消费绝对主力。数据显示,整个2019年宠物消费市场中,宠物犬消费为1244亿元,比去年增长17.8%;宠物猫的消费为780亿元,增幅为19.6%。
      
       相关消费产品的高增长促进了国内宠物电商的发展。赶在今年国庆黄金周之前,宠物电商平台波奇网正式登录纽交所。不过,虽然身处高速增长的中国宠物市场,但海外投资者对于波奇的信心似乎并不高。上市首日,其10美元的发行价在开盘不久后便遭遇破发,最终收盘仅有6.5美元,跌幅高达35%。
      
       一边是国内快速发展的宠物经济环境,一边是市场对中国宠物电商第一股的“冷遇”。这一现象的背后,凸显出国内宠物领域一众玩家面临的业务局限,以及国内整体宠物市场发展的尴尬。
      
       抛开宠物“工具型存在”的过往,国内消费者真正开始大规模饲养宠物的时间并不久,宠物产业仍然存在渗透率较低的问题。根据海外研究机构的数据,截至2019年,国内宠物拥有率为22.8%,而这一数字在美国和英国分别为68.9%和45.0%。
      
       此外,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约有80.0%的宠物主人是第一代宠物拥有者(美国约为40.0%)。而在单只宠物的花费上,美国宠物拥有者在每只宠物身上的平均支出约为中国的两倍(截至2019年)。
      
       对此,相关电商行业分析师对懂懂笔记表示,“渗透率低这个情况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分析,一方面说明国内宠物经济市场发展尚不成熟,另一方面也说明国内市场蕴含着巨大潜力。这也是波奇宠物在上市时用来为自己背书的一项。”在这位分析师看来,市场潜力这个因素就像一块画在半空中的大饼,愿景究竟什么时候能实现,实现之后你是否又能如愿吃到?“其实谁也不敢保证,特别是在波奇这类国内的行业龙头目前营收结构非常单一化,且市场竞争力并不强的情况下。”
      
       根据懂懂笔记的调查,国内宠物市场鲜有大型平台能够成功登陆资本市场。2008年创立之初,波奇是以宠物社区的形式面世,随后拓展了自己的电商业务。基本的商业逻辑就是通过社区获取流量,然后再通过电商进行变现,这有点类似宝宝树和最初的小红书。目前,电商业务是这个宠物社区加平台的营收主要来源,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组成部分。
      
       根据波奇此前递交的招股书显示,其整个2019财年的营收为7.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2%。其中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为宠物商品销售,在过去的两个财年里,该项收入的占比均超过99%,几乎是公司的全部收入。
      
       值得注意的是,波奇的电商营收并不主要来自于其自营的波奇商城,而是淘宝、京东等第三方电商渠道。招股书显示,2019财年及2020财年,波奇宠物自营的波奇商城产生的产品销售净收入占比分别只有28.6%、31.3%。也就是说,其有七成收入都来自于第三方平台。作为猫舍老板娘,李思每个月都会购买大量的猫粮和猫砂以及驱虫药等,她表示,“我是波奇的老用户了,每次购货都去波奇买,但我从没在它们的官方商城下过单,我都是在淘宝的品牌旗舰店购买。”
      
       如果将波奇放到整个宠物电商市场环境下,我们通过简单对比可以发现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美国宠物电商巨头Chewy目前市值超过250亿美元(其也是波奇宠物发展的蓝本),在美国宠物电商市场占据了超过50%的份额。与波奇状态不同的是,Chewy提高用户粘性的手段是会员订阅,其自动订阅业务的销售额占总营收68%。相比之下,社区则是波奇重要的引流方式,上市时期其也着重强调了自己的社区属性。
      
       国内宠物经济的巨大机会
      
       社会的发展让这一代年轻人对宠物有了更多需求,宠物市场的发展也是某种意义上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从整体来看,无论是市场规模还是宠物养护的规范性上,国内宠物市场还远远没有达到欧美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是这个快速成长的赛道也充满了无限的机会,小到李思那样的猫舍主人,大到波奇宠物这样的垂直宠物电商平台,都是这一时代风口中的参与者
      
       的确,互联网社区是一个能极好提高用户粘性且具有良好商业化前景的存在。
      
       例如现在的B站、小红书,它们都是资本眼中最炙手可热的存在。但虽然一出生就是垂直宠物社区,但波奇在社区经营上却没有太多亮眼的地方。根据其官方数据显示,目前社区内有350万月活用户,860个KOL。可以说,对于一个拥有12年历史的互联网社区而言,这样的数据并不好看。如果做一个简单形容,这只能算是一个稍微热门点儿的贴吧的活跃水平。
      
       对此,相关电商行业分析师表示,“自营电商并不是什么好生意,特别是这种相对垂直的领域,目前市场竞争环境下,想靠自营电商盈利几乎不太可能,这也是为什么当初小红书选择放弃自营电商业务的原因。”
      
       在分析师看来,波奇虽然有做自有品牌,但占比并不高,绝大多数销售还是以现阶段市场上的主流品牌为主,“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自营渠道的优势,完全依靠第三方渠道,获取的利润是非常低的,赚的只是批发和零售的差价而已。”这位分析人士强调,“关键是波奇在宠物电商这个垂直领域的占比并不高,所以在渠道
      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只能通过降低毛利率来获取销量,也就是以价换量。”这个观点可以从波奇的招股书中得到证实。数据显示,其2019财年的毛利率为20.6%,相较于2018财年的25.4%下降了将近5%,而这一数字在2020年财年第一季度,已经下降到了18.1%。
      
       相比较之下,Chewy的毛利率却是逐年上升的,其毛利率已经从2018年不到20%上涨至现在的超过25%。如果要赶上Chewy的步伐,显然发展平台自有品牌是一个大方向。从电商的竞争力角度来看,Chewy在自有品牌上颇有建树,拥有Frisco、American Journey和Tyle's三大自有品牌,目前自有品牌的SKU从2015年的仅仅40个,增加至2018年的近1800个。这些自有品牌已经成为其平台用户最主要的订购目标。
      
       波奇宠物目前拥有 “怡亲”和“魔咖”两个自有品牌,其自有品牌的SKU数约为2130个,约占SKU总数的11.9%。未来如果加强线下连锁门店的拓展和优化,巩固全渠道网络的资源优势,波奇或许有望借此提升自有品牌的收入和利润空间。同时,市场涌现的新需求如寄养服务、上门服务等,或许也有可能成为这类大型宠物平台新的盈利方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