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恒久的不衰弱的纪念是艰难的”

 刘海宁7z1osytu 2020-12-26

2017年4月7日,坐落在淮安市淮阴区的张纯如纪念馆正式开馆。张纯如的曾祖父在淮阴区境内兴建渡口,创集开市,至今,张氏族人还有部分定居在淮阴区新渡乡。张纯如母亲张盈盈说,张纯如虽然出生在美国,但她关心祖国的历史文化,常常以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淮安是张纯如祖父,曾祖父的生长地,张纯如纪念馆建立在淮安有如叶落归根

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陈树萍老师受命撰写了张纯如纪念馆的相关文字材料,征得陈老师的同意,择要刊出。

前言、导语与后记

前言

1930年代,中华民族遭逢亡国灭种之危境。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南京开始对中国同胞实施长达六周、惨绝人寰的屠杀,遇难者达30万之多!时隔一甲子,令人震惊的是,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渐被忽视、遗忘,甚至被日本右翼势力刻意掩饰与彻底否认!一位激于义愤而又秉持忠诚求真精神的美籍华裔女作家奋笔疾书,仗义执言,再次曝光震惊世界的血腥浩劫,为中华民族伸张迟到的历史正义。她,就是张纯如。

第一部分  大洋彼岸的父母之邦

导语:张纯如脉出江苏淮安张氏宗族。淮安位于中国南北交界处,兼得南北之长,有包容豁达之气,文风兴盛,武将辈出。每逢战乱之际,更显抗敌御侮之志。抗日战争时期,张氏宗族与姻亲,都义不容辞,奋不顾身,为国尽责尽忠。先辈壮烈慷慨的家国情怀通过基因传递给了张纯如。

第二部分  海外赤子的中国情结

导语: 出生于美国的张纯如接受了全面而良好的学校教育。她勤奋好学,兴趣广泛,多才多艺,热情奔放。张纯如不仅聪明睿智,而且勇于行动,这些都为日后的成功打下了坚实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张纯如具有鲜明的寻根意识,来自于家庭的教育让她形成了强烈的国族认同感。中、美文化交融的教育背景让张纯如拥有了非同凡响的写作梦想与实现力量。

第三部分  直面真相的《南京大屠杀》

导语:从搜集资料到撰写成书,张纯如的创作过程充满艰辛。她一直穿行在暴行肆虐的地狱中,被重重黑色迷障紧紧缠绕。骇人听闻的大屠杀如恶魔一般压抑着张纯如,使她艰于呼吸,噩梦丛生。幸运的是,她看到了希望的光芒。拉贝、魏特琳等人不仅在危急时刻救助了20万难民,而且还为历史提供了最有力的现场目击证言。更幸运的是,张纯如得到了朋友与家人给予的穿越黑暗的温情支持。

第四部分   激情燃烧的历史捍卫者

导语:即便是铁证如山,日本许多知名政客、学者和工业界领袖仍然顽固地歪曲史实,甚至完全否认南京大屠杀。为了彰显历史正义,重塑民族尊严,张纯如就像一名永不疲惫的战士,到处奔走,积极演讲、辩论甚至与日本大使公开论战,在北美掀起了一场声势逼人的张氏风暴。她的所有努力都指向一个根本目标:要求日本向世界承认其在“二战”期间的罪行。

第五部分  不能停止的求索之旅

导语:在逝如流星的短暂一生中,张纯如奉献了三部中华叙事作品。《蚕丝——钱学森传》奠定了张纯如真诚追问的写作精神。《南京大屠杀》标志着张纯如民族意识与人权观念的完全成熟。在《南京大屠杀》之后,张纯如开始实施新的写作计划并参加更多社会活动,继续为正义摇旗呐喊。强烈的民族认知让她动情创作《美国华人》,要求美国社会公正评价华人的历史贡献。而对于不幸者的同情使她再一次深陷日军战争暴行,这就是未完成的《美国战俘》。

第六部分  光照人间的正义天使

导语:张纯如的突然离去,如彩虹的消逝,如鸢尾花的凋零。然而,她留给人们的不只是对生命的悲伤。她所做的一切,她所经历的一切,她面对战争暴行一力承担的探查勇气以及寻求公道正义的种种努力,将永远为世人铭记。在正义缺席的时刻,她用绚烂的生命照亮了黑暗的历史角落。在正义的天堂里,张纯如是永生的天使。

后记

鲁迅曾说过:“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相关。”虽然生活在美国,但张纯如心中始终饱含着对远方故土,对无数人的爱与同情。当她跨越时空,着力发掘南京大屠杀的残酷真相时,张纯如的爱与同情变得更为深广。割舍不断的中华情意,无法忘却的民族记忆,通通在她的笔下流淌。遇难者无言的绝望呐喊,幸存者惊悸的创伤回想,援救者忘我的无私勇敢,侵略者公然的凶残暴行与无耻谎言,都将因为张纯如而永远流传!在热爱与悲伤的混响中,让我们永远记住张纯如。在她停下脚步的地方,正是我们应该继续行进的起点。

201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南京大屠杀档案》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争硝烟逐渐远去,但我们永远不能忘记的是对和平的珍视之情和对战争的警惕之心。

 赵恺《张纯如》

(点开图片放大查看)

为了忘却的纪念

这人间从此知道,有一个天使曾经来过……

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我们不应忘记张纯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