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百幅传世书法赏析(二十三)楷中“兰亭”大字阴符经

 鸿墨轩3dec 2020-12-26
师宋堂2018-07-01 18:31:36

《大字阴符经》,相传为唐代褚遂良的作品,传世《阴符经》共有三种,即草书、小楷和大楷。此处介绍的是为大楷,墨迹本,共96行,计461字。

褚遂良(596—658),字登善,唐初著名书法家,曾任秘书郎、起居郎、谏议大夫、黄门侍郎、吏部尚书等职,封河南郡公,人称褚河南。因反对高宗封武则天为皇后,被贬官外地不久就死去。

《大字阴符经》风格略近《雁塔圣教序》,笔势纵横清晰,天趣自然。其总体结构方中见扁,多见横势,宽绰而见虚灵之气,此乃从隶书中来。撇捺开张,线条对比强烈,时而纤巧,时而厚重,时而疏密有致,时而笔势翻飞,波折起伏,巧于变化。其运笔牵丝暗连,速度极快,俯仰呼应,各有所据,气息盈满,妙笔生花。书家以不可羁勒之笔,使转细微,擒纵自如,使得此卷已非典型意义上的唐楷,而是深具“二王”行意、北碑意趣和古隶之美。结字欹正相生,寓拙于巧,变化多端,不落蹊径,堪称“楷中《兰亭》”。

《大字阴符经》现在大多认为非褚遂良亲笔。此卷尾款为“起居郎臣遂良奉敕书”,而褚遂良任起居郎在贞观十年,即公元636年,书写时间应该和《伊阙佛龛碑》大体相同或略早,书法面目也应对应,而此卷却是晚年褚书风格,在风格发展上说不通,是明显伪做。

《大字阴符经》由于是墨迹本,其笔墨痕迹、转折萦带的运笔着力方向,毫发处清晰可辨,虽非褚遂良真迹,但能较好地体现褚书的特点,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在某些方面甚至高于褚书《雁塔圣教序》。我们在为《大字阴符经》击节赞叹的同时,也不免为这位不知名的书家扼腕叹息,如署上自己的真实姓名,仅凭此卷《大字阴符经》足可立于史上著名书法家之列而无愧,何必假托褚遂良之名,让此卷的书者成为后人的不解之谜呢。

附节选三幅图片:

中国百幅传世书法赏析(二十三)楷中“兰亭”大字阴符经

中国百幅传世书法赏析(二十三)楷中“兰亭”大字阴符经

中国百幅传世书法赏析(二十三)楷中“兰亭”大字阴符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