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腾爱医生退出历史,进不了医院的产品难有呼吸权?

 动脉网 2020-12-26

2016年3月,腾爱医生携张强医生集团、冬雷脑科医生集团等9大医生集团杀入医疗行业。一时间,腾爱医生成为改善医患关系的代名词。而就在昨天,腾爱医生在一则官微信息中,结束了自己短暂的“职业生涯”。

一些腾爱医生的合作伙伴和使用者,纷纷在朋友圈发声,缅怀这款曾经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腾讯产品。

  

转自怡禾健康创始人兼总经理裴洪岗的微信朋友圈

究竟是何原因,让腾讯忍痛割爱,选择终结它的历史使命?

“腾讯一直说专注做连接,希望连接人与人、人与物以及人与服务。我们越来越发现,除了实现人与人的连接,如果大量的“物”与“服务”不能全面数字化升级,那么“人与物、人与服务的连接”就难以迭代。要让个人用户获得更好的产品与服务,我们必须让互联网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把数字创新下沉到生产制造的核心地带,将数字化推进到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没有产业互联网支撑的消费互联网,只会是一个空中楼阁。”

这是马化腾在2018年10月,公开信中的内容。

 

在这之后,医疗被纳入到了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之中。包括腾讯云、智慧零售、安全产品、腾讯地图、优图等核心产品线、以及医疗、教育、交通、LBS等行业解决方案,整体上看,更加to B,面向产业。

而腾爱医生的定位,似乎与CSIG有些格格不入……回顾下腾爱医生不到3年的短暂历史,这种与生俱来的基因,决定了它最终的宿命。

时间拨回到2016年,那时,腾爱医生的定位是帮助医生建立品牌,可以看做是一个完全to C 的产品,这点在功能上特别明显:

1.腾爱医生首先是一个APP,相当于医疗版的微信;

2. 腾爱医生可以做分诊。医生可以把自己的分诊团队加入进来,但并非导医台,而是通过技术手段来帮患者筛选医生,然后连接到相应的专业平台上去。

3.医生品牌塑造。腾爱医生平台可以关联科室公众号并通过腾爱医生给患者建立病例资料,实现了微信和App完美打通。

2016年7月和10月,腾爱医生先后发布智能医疗搜索和历史文章搜索功能。这两项功能,通过语义分析和智能匹配,为用户推送与问题关键词匹配的文章内容,从而帮助医生更高效地管理微信公众号。显然,其受众仍旧是医生和患者。

 

2016年12月,腾爱医生1.9.0版本上线,开启公众号付费咨询尝试。

 

2017年3月,卓正医疗集团正式与腾讯腾爱医生展开合作,这似乎也是腾爱医生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尝试与医疗服务机构合作。

2017年4月,在腾讯主办的2017中国”互联网+”数字经济峰会上,腾爱医疗副总经理王少君的演讲,最后一次,让腾爱医生成为话题的焦点。

会上的官方公布数字显示,腾爱医生在当时已接触医生团队超过2000个,累计服务患者超过300万。但唯一没提的是,医疗机构的数字。

点开腾爱医生的官方网站,你还能在产品介绍中,找到官方的定义:

腾爱医生是给医生、医生团队和医疗机构用的产品,需要授权绑定微信公众号一起使用。患者无需下载App,直接用自己的微信就可在微信公众号看科普文章、留言咨询,医生和团队使用腾爱医生App来管理微信公众号和患者,通过微信公众号+腾爱医生App来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

然而,纵观腾爱医生的这几年,似乎从来也没有真正与医院搭上线。医生品牌与医院之间,或许本身就是矛与盾一般的对立面。官方的定义,现在看上去更像是一种尴尬与无奈。

在公告中,腾讯绅士般地将手中的火炬传递给了杏仁医生。杏仁医生也默契地配合声明:在关停腾爱医生服务后,杏仁医生平台将无缝继续为医生集团和机构提供全面支持。自然,这免不了让人们谈起企鹅医生与杏仁医生合并一事。

但无论如何,腾爱医生仍是企鹅的一次伟大试错。只是医疗行业,似乎越来越印证了一个道理——企业再有钱,也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文 | 郝雪阳

信 | hxy942416176

添加时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后台发送关键词即可获得相关好文

网站、公众号等转载请联系授权

近期推荐

★ 在寒冬中继续狂飙猛袭!2018年医疗健康行业投融资报告

★ 大时代在这样转弯丨2018医药、医疗、医保政策回顾

★ 药品集采国家试点方案昨日公布&纵深解读

★ 电子健康卡,逆袭之路不得不迈过的三道坎……

国外巨头布局

★ 亚马逊医疗布局最全揭秘

★ 谷歌会靠联盟超越苹果吗?

★ 苹果颠覆医疗杀手锏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文中出现的采访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