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攀登者的征途,不仅仅是珠峰

 昵称73091218 2020-12-26

上班那么累

看电影让我们笑一笑

行不行?


前些年,去智商化、泛娱乐性主题长期覆盖了国产电影的主流格局,而真正有深度的影视片却往往是叫好不叫座

伴随着十一档期的新片上映,拼颜值,拼投资的套路或许也将走入历史了,高额票房的背后,少不了的是艺人们的匠心,谁都知道,观众不是傻子;

今天,午茶君想和大家聊聊的,是档期内票房相对落后的“攀登者”

被质疑的无奈

“每当我在山川行走的时候,都会发现一旦与大自然有链接时,内在就变得很柔软。

当笔者和曾经攀登珠峰的某登山者闲聊时,后者曾经如是说道;
如今,攀登珠峰似乎成了一个人证明自己的过程,或者说,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但我们或许很难站在今天的角度去理解当初,为了一个国家攀登之时的艰辛;
影片从一个普通的青年,为了打破外部的质疑,成为第一位国内登顶者,却因未能留下影视资料,而依旧为外界所质疑开始;
当时,登山队并不是没有带着影视设备,而是,当面临救设备和队友只能二选一之时,登山队员们毅然选择了后者;
然而,天妒英才,很想再次证明的主角,却因为遇上了特殊时期,成为了一名锅炉工人,不得以,将这个想法埋藏了15年;
如果说外部的质疑是基于证据缺失的合理怀疑,那么,自己人的不理解才是心窝上的真刀子;
故事里最耐人寻味的场景,是登山队的主角在教课时,被自己教的学生质疑的那一幕:为什么别人会质疑我们登过珠峰,我们真的登上过珠峰吗?
在10年前的一部影视剧中,也曾展示过这种“被质疑的无奈”
中国有一座特殊的大桥,火车经过都会鸣笛30秒,只因为这座大桥的下面浇注着一个人,一位因修筑大桥的时候,因不慎而被牺牲在水泥之中的一位平凡的铁路工人;
不同的路途,殊途的命运;
历史发展中,我们有过很多这样的无名英雄,被质疑,被不理解,却不能辩驳;
然而,伴随着登山征途的再度开始,一切似乎又充满了希望,尽管这条重新踏上的路上,依旧带来了死亡;
排除一些刻意插入的因素,这部电影中依旧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藏族同胞的热情,来自于人内心那份原始的淳朴,更加坚定了人之初性本善的真理;
如果可以,其实你可以自己亲临,看看到真实的西藏高山生活,看看登顶珠峰过程中的美景和站上8848米之后的世界。

珠峰顶上,有的不仅仅是攀登者

如今,伴随着祖国的崛起,攀登珠峰逐渐多了一丝商业化、流程化的意味,固定的行进路程,攀登者在留下勇气与汗水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给环境造成了许多破坏;

在珠峰高处,很多垃圾冻在雪里,很难弄出来,而这些夹伴着塑料颗粒的积雪,将会成为江河的源头,被喝进你我口中;

试想,倘若攀登者的前行过程中,看到的不是皑皑白雪,而是散落一地的垃圾之时,又该作何感想?

攀登珠峰,对于现在的我们而言,已不再需要当年的象征意义,不需要去向别人证明什么,此时此刻,守护生态的完整,保护水源的纯净,更是你我应该尽到的责任,哪怕只停留在嘴上;

在攀登者的背后,有着这样一群“珠峰清道夫”,因为看到家园被污染,想还珠峰一个美丽的面貌,他们踏上了清理垃圾的漫漫长路,用肉体之躯,一个个将海拔8000米上方的垃圾背下山来;

如果攀登者们背的是补给,那么这些人背负的就是的未来,尽管不为你我所知姓名,但依旧以实质的行为,坚持着自身的正义;

原来,人类不光光可以变得伟大,也可以成为渺小

任何行业,在聚光灯背后,都会存在着类似的幕后英雄;

愿你我都可以成为最可爱的人。

更多信息咨询财经秘书

网络 | 图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