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色狂飊——记李家庄暴动

 取经的兵 2020-12-26

红色狂飊——记李家庄暴动

一、闹革命,如火如荼

民国时期,梁子湖内的内四乡:灵溪乡、马迹乡、贤庚乡、符石乡都辖鄂城县,这里是红三军团的革命根据地。早在1925年,湖北省第二个党组织——游家垸党小组在陈太村游家垸成立。从此,内四乡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无数仁人志士纷纷参加革命,涌现出了:林明炯、盛浩如、鲁毓藻、朱少甫、游明山、陈明山、张青山、朱莲英(女)、胡云芝(女)、胡国旗、胡国盛、李盛兴、李盛本、李朝兴等革命英豪,他们打土豪劣绅,劫富济贫,革命的星星之火,迅猛在梁湖大地上燃烧。

二、还乡团,白色恐怖

“八·七”会议后,中共湘鄂赣省委制定了全省秋收暴动计划。当时中共鄂东特委根据省委计划,从1929年起,相继发动了“‘6·30’刘仁八农民大暴动”、“小箕铺民团起义”和“大冶兵暴”,建立了以阳新龙港和大冶南山头为中心的鄂东南革命根据地。

1930616日,根据中央指示,中共湘鄂赣省委在大冶刘仁八召开成立红三军团会议。彭德怀任总指挥,滕代远任政治委员,邓萍任参谋长,下辖红五、八军,1.7万人。随后,红三军团横扫鄂东南6县,挥师湖南岳阳,进攻长沙。只留下红八军一部分人,由陈奇带领建立“红八军后方留守处”。

那些曾逃亡到武汉躲避的土豪劣绅,趁着红军开往湘赣地区,伴随着国民党军队纷纷返回家乡,成立“还乡团”,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一时间,驻扎在“符石乡”谢埠街的反动民团“六里局”(谢埠旧时称灵六里),在邱国良、谢怡情、夏连成指挥下,每天到苏区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反革命气焰极为嚣张,梁湖大地白色恐怖。

三、扩大会,组织暴动

中共湘鄂赣省委得到情报后,便派遣红十二军政委侯中英(又名侯功同)到中共鄂城县第八区(符石乡)组织武装暴动。

1930726(农历庚午年,闰六月初一)夜晚,在紫坛李家庄第八区区委委员李盛兴家的土砖房里,中共鄂城县委扩大会议正在这里秘密举行,赤卫队员李盛本、李朝兴在外放哨。会议由侯中英主持,他用简洁明确的语言,传达了省委“关于发动边境总暴动”的指示;接着中共鄂城县委书记林明炯同大家一起,结合本县的实际情况研究举行暴动的时间、地点、进攻对象等问题。经过反复讨论,决定农历闰六月初六以李家庄“打醮”的名义召集群众,于六月初七(81)在李家庄举行暴动,进攻谢埠反动民团“六里局”,打击反革命气焰,唤起民众闹革命。

为了做好暴动的准备工作,县委分工由委员盛浩如、鲁毓藻、陈明山、高东明、刘仁意以及符石区区委书记魏利民等同志,分头深入到东沟、长岭、沼山、涂镇、公友等地去组织党员,发动群众做好暴动的准备工作。

四、杀探子,祭旗暴动

193081日,李家庄后垴一块宽阔的平地上,一大早人头攒动,彩旗猎猎。“符石乡”苏维埃政府发动的攻打国民党谢埠衔“六里局”暴动将在这里誓师。

上午,请来的道士在锣鼓声中刚做“打醮”,担任东面警戒任务的赤卫队员李朝兴,从李家庄后山——陆家团林山林中抓到了一名化装成和尚的探子。经审问,原来“六里局”发现到李家庄看“打醮”的人特别多,引起了他们的怀疑。根据审问探子的情况,鄂城县苏维埃政府领导人侯中英、林明炯、盛浩如马上召开党员骨干分子会,原决定于傍晚的誓师大会,提前到下午进行,并杀探子祭旗。

下午,喧闹的锣鼓声响过后,林明炯走上戏台,面对参加大会的近万名群众和一千多名携带长矛、大刀、梭标、土铳的赤卫队员作了动员讲话;侯中英发布了暴动命令,并领头高呼:“消灭六里局反动民团武装”、“打倒土豪劣绅”、“活捉胡士永,踏着烈士的血迹前进”、“杀到谢埠街,石滚砍三刀”、“苏维埃政权万岁!”等口号;盛浩如宣布了对探子砍头祭旗的决定;赤卫队员胡国旗、胡国盛、张志诚、李盛本等人押下探子,砍下头颅,祭祀暴动军旗。暴动队伍一千多人在侯中英、林明炯的指挥下,雄纠纠,气昂昂,背着几十条长枪,拿着大刀长矛,浩浩荡荡向谢埠衔进军。

五、红旗倒,暴动失败

当暴动队伍到达金坜毛家堰时,突然遭到土豪夏连成纠集的反动民团的截击,双方便在毛家堰展开了激战。山头上的守军凭借修筑好的战壕,居高临下,向暴动军射击,阻挡了前进的道路。激战之中,一颗子弹击中了旗手,红旗一倒,跟随参战的积极分子和一部分赤卫队员纷纷往回逃。由于暴动队伍缺乏真枪实弹和参战经验,指挥员又在指挥枪战,形成了首尾互不相应的被动局面,只剩下几十名赤卫队敢死队员继续攻打。

暴动的枪声惊动了驻扎在公友马王庙“马八局”的国民党守军,此时他们正在“贤庚乡”反动民团团长杨治甫的带领下,到公友河头但塆抓人,听到谢埠方向有枪声,连忙派一个排的兵力,架着小木船向谢埠港进发。当木船到达谢埠港桥头时,对着攻打雕堡的暴动队员一齐扫射,打死了几名赤卫队员,其他队员见前后受敌,纷纷后撤,暴动失败了。

暴动后的第二天,国民党“还乡团”几百人,在刘玉青,袁锦堂,刘凤武,张炳南的带领下,提着在子坛庙砍下赤卫队员张老八的人头包围了李家庄。塆子人由于早得知消息,都躲到后山深林中,才免于这一血劫,可是塆子十四家的房屋都被熊熊烈火付之一炬。大火烧红了李家庄的土地,李家庄的人并没有被吓倒,他们又在这红色的废墟之中重建家园,繁衍生息。

六、播火种,意义深远

发生在193081日的李家庄暴动,是梁子湖地区广大农民在中共湘鄂赣省委和鄂城县委直接领导下,掀起的一场震撼湘鄂赣过境的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大规模的农民武装斗争;是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创建红军、建立苏维埃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这次暴动虽然失败了,但在这块沃土上,扩大了党的影响,撒下了革命的火种,它似一场红色风暴,席卷整个鄂东南地区,鼓舞了梁湖人民的革命斗志,给后来动员民众进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梁子湖文史资料》第二辑记载了鲁改生先生撰文“谢埠‘八·一’暴动”,我细读全文,却发现起义地点是在当时“符石乡”的革命中心地——太和镇紫坛村李家庄。笔者身为李家庄人,对此段历史事件却知之甚少。我抱着缅怀之情,借鉴《梁子湖文史资料》第二辑中有关记载,查阅了相关鄂东南革命斗争史资料,询问过当时目睹起义过程的本塆子李凤鸣、李相喜、李朝国老人(三人现在都已去世),从这些史料中,倍觉有一种责任感,要把那场80前席卷梁湖大地的革命大暴动,以详实的史实记叙下来,以飨读者,教育后人。

补充资料:

李家庄塆现属太和镇子坛村,现有人口500多人,塆子依山临水,修有三条环塆水泥路,塆容整洁,百分之九十的农户都盖起了小楼房。

据李家庄家谱记载:

李盛兴,字茂臣,于光绪乙未年正月廿五日巳时,娶妻柯氏,无子,殁葬未详。

李盛本,字根卿,于光绪戊戍年九月廿五日巳时生,于民国庚午年闰六月十三日未时殁。

李朝兴,记叙不详。

打醮:道教徒设坛念经,为人做法事,求福禳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