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才辈出的胡家大湾

 取经的兵 2020-12-26

人才辈出的胡家大湾

       南宋乾道元年(1165年),胡氏始祖亨二公,由江西南奉来武昌县(今鄂州市)梅陈铺(今胡林马桥)一棵大树下憩息后,在胡家大湾这块土地上落籍。
  湖家大湾人从“友”字辈起,友昶为七品散官,后其子其孙都靠读书走进了官场,成了全湾人的典范,自此,全湾的父母不只是教子女种地,更培养子女读书。这样的好风气一代代地传下来,胡家大湾自然就人才辈出。从友字辈的友昶公明成化十三年考取进士开始,到十九代际字辈,在492年中,共有108人靠读书为官,这不能不让人瞩目。

  其中“传”字辈中的传简,即胡毓筠,在胡家大湾历代官职最高,光绪十五年,钦点山西雁平兵备道,钦加按察使,二品衔,二品顶戴,诰授列前。他在老家的西南边开设跑马场、系马厅,可以直接骑马进屋被胡家大湾人传为美谈。
  清末,胡廷翼、胡廷佐、张子安、胡楚材、胡经文、胡华生六人参加首义和阳夏之战,胡廷佐和胡廷翼为中将,首义成功后,向军政府请功的三位将领中,也有胡廷翼。一个自然村,有两个将军和四个正兵参加举世闻名的辛亥革命,功不可没。将后来在民国年间考取黄埔军校的胡宗宜少将算在内,在胡家大湾读书从军的这41人中,有数十位少校军官,一位师长,三位将军,其中两个中将,这实不多见。
  自玉珍公在湾里开了志士斋和经义斋两个书馆后,受到文风的熏陶,湾里逐步形成读书的好风气。村民热心送自己的子女读书,周边村的饱学之士,也喜欢在胡家大湾教馆教书。来胡家大湾的先生很多,在民国期间,全村就有4个私塾。因此,胡家大湾读书的人很多,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也很多。通过查谱,全村有20多位读书人以耕读为生,自得其乐;有十余位研究经史,精工书法;还有20多位或热心乡事,或有过人特长,被邑志或省志立传。
  胡家大湾的人有了文化,就满足不了只在家里种田,纷纷出外做事,如给人家当先生(旧时对管账的称呼),或在衙门里做抄录等等。湾里即使在家里种庄稼的人,农闲时也要出外做点小生意,这样不仅钱活动些,看的事也多了,湾里人送子女上学读书成了一种时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