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经的明代吏部尚书鄂州曹若参之墓

 取经的兵 2020-12-26

      鄂州市鄂城区燕矶镇杜湾村5组曹家铺湾发现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墓群,最早的一座为明朝崇祯年间曹若参墓,至今仍保存完好。

  这处古墓群位于曹家铺湾太阳岗。曹若参墓的墓碑如三开门结构,墓文仍相当清晰。墓上面的压条已没有了,除此,整个古墓保存完好。根据1937年续修的曹氏家谱记载,曹若参生于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殁于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明天启四年(1624年)甲子科举人,最终官拜正司农吏部尚书。

  81岁的村民曹衍元说,现在居住在曹家湾的曹氏族人,都是曹若参后人,属曹若参第三子所传,至曹衍元已是第十一代。曹若参后人另有两支分别迁到了四川和湖北黄冈。

  在太阳岗上,考古专家还发现了十来座规模较小较为集中的明清古墓,一般仅为一块竖碑,碑上的字迹仍十分清晰。保存如此完好、经历年代这么久远的家族墓群,在鄂州市较为少见。

  据曹姓村民介绍,这里曾是曹氏宗族的祖坟山,这处古墓群也曾差点被毁。在“四清”和文革时期,曾有人准备砸毁这些墓碑,曹氏族人为保护祖墓,就在山上种了许多柞刺。至今,这些柞刺仍长得很好。曹若参墓就是铲开柞刺才发现的。

  曹氏族人说,清光绪十一年修订的《武昌县志》上还有曹若参的记载,族内还有曹若参在婆龙庙一夜读通《五经》的传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