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井冈山革命道路的特点

 忆茶阳风物 2020-12-26

井冈山革命模式突出体现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辟了独特的中国革命道路,发现了中国革命的主体,开创了发动农民的根本途径,是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开辟的中国革命道路的雏型,对形成和丰富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体系具有空前重大的历史意义。

井冈山革命道路,或曰井冈山革命模式,是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开辟的中国革命道路,或中国革命模式的雏型。井冈山革命道路的开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进一步认识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历史背景下中国革命的本质特点,找到了中国革命的内在规律,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史进程、对形成和丰富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体系具有空前重大的历史意义。

突出体现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什么?1941年5月19日,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报告时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1]这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包括:(1)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实际,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但不能把理论当作教条;(2)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与时俱进;(3)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调查研究,通过深入周密的调查研究,认识和掌握事物运动的客观规律;(4)调查研究必须走群众路线。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5)坚持实践检验真理的标准。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不是真理,要回到实践中去检验,通过实践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和解放的理论,具有指导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和解放的普遍性。以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理论指导中国革命的实践走向胜利,必须与中国革命的特殊性相结合,并以实践这场革命的载体为依托。“这种态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态度。‘的’就是中国革命,‘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所以要找这根‘矢’,就是为了要射中国革命和东方革命这个‘的’的”[2]。没有这种态度,“就无法使我们在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事业中更进一步”[3]。井冈山革命道路首要的思想价值即体现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的成功结合,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由此开始逐步认识到了中国革命的内在规律。这表现在:既不是在中国革命中机械搬用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欧洲无产阶级的“共同胜利理论”,也不是简单模仿列宁领导俄国革命的“城市中心理论”;既不是以中国工人阶级为革命主体,也不是走欧洲工人阶级的“合法斗争”,或“议会道路”,而是将中国革命的中心放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在农村长期积蓄革命力量,以农民为革命的主力,深入开展土地革命,以土地革命为推动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必然手段,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建立工农革命政权,实行工农武装割据,最终夺取城市。

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进军井冈山,即进一步深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程。1928年10月、11月,毛泽东先后在中共湘赣边界第二次代表大会上作了《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的报告,并在写给中共中央的《井冈山的斗争》报告中,分析了国内政治状况和革命形势,举出了井冈山工农政权在四周白色政权存在的五条原因(毛泽东指出: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包围中,工农武装割据存在和发展的条件是:1、有很好的群众;2、有很好的党;3、有相当力量的红军;4、有便利于作战的地势;5、有足够给养的经济力)[4],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此后在1930年,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批评教条主义的同时,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5]。为了反对本本主义的消极影响,毛泽东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6]著名论断。在此基础上,1931年4月2日,毛泽东在《总政治部关于调查人口和土地状况的通知》中进一步将这一著名论断完善为“我们的口号是:一,不做调查没有发言权。二,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7]。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六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科学命题,深刻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并适应一定的民族特殊性才能实现。离开中国国情的特点来实践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环境,这就要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着重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立场和方法[8]。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历程中形成、发展并经受实践考验的,具有丰富的内涵。它要求:既要坚持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就必然要反对与此相对立的错误的思想路线。否则,正确的思想路线就不能得到充分的贯彻执行,而给错误的思想路线大开门户。客观事物辩证发展的规律必然如此。

开辟了独特的中国革命道路——以农村为中心

井冈山革命道路就是中国共产党以农村为中心领导革命的开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以农村为中心的开始。井冈山远离反动势力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这里既没有如同欧洲已建立起来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和自由资本主义经济,或如沙皇俄国统治下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也没有壮大起来的中国现代产业工人。那么,井冈山革命道路为什么会由此开始?主要有如下三方面原因:(1)城市产业工人力量极其弱小,农民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无产阶级是近代工业的产物,中国无产阶级是相伴近代中国新式企业产生的。从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起,它随着外国资本的入侵和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产生并有所发展。1894年,中国近代产业工人有10万人,到1914年达到100万人以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近代民族企业迅速发展,中国产业工人队伍也迅速壮大,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达200万人左右,在当时全国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太大,仅约占0.5%至0.7%,而且这部分工人还与农村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中国城市产业工人力量如此微弱,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仅靠城市工人阶级是不能取得革命胜利的,不能在城市形成强大的力量,不能将革命的重心放在城市。与此相反,农民则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在70%-80%以上。这就为中国共产党将革命的重心放在农村在客观上提供了可能性和必然性。(2)农村阶级矛盾尖锐,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压迫和剥削十分残酷。据推算,中国共有农民322,523,181人,全国耕地约为1,558,026,641亩,每人平均只得4亩8分,至多不过5亩,平均每人至少需要6.5亩或每家需要36亩,然后每家周年的收入才有328.9元,足敷支出。[9]而实际情况是,“乡村人口中,贫农占百分之七十,中农占百分之二十,地主和富农占百分之十”。[10]百分之七十的贫农中,有的完全失去耕地,有的几乎无地,被迫流离失所,日夜挣扎在生死线上。如此巨大的贫富悬殊,如此尖锐的农村阶级关系,构成了农村必然发生革命的原因。这就是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选择物质力量之所在。(3)中国广大农村自然半自然经济,与城市商业经济的联系并不紧密,造成了革命政权离开大城市工业经济独立生存的基本条件。这就为“工农武装割据”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可能,并显露出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必然前景。1930年1月5日,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提出了“以农村为中心”的重要思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