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交公粮 || 邱小权

 作家平台 2020-12-27

交公粮
 邱小权

说起交公粮,除了六七十年代的农村人外,我敢说,现在的年轻人都不会知道。
盛夏傍晚,饭后,沿着乡间小路纳凉闲逛,清风带着稻花香甜,拂面而来,吹走了一天的燥热,让人欣然。
走着,走着,看到农户院坝上,又干净、又饱满的包谷,农户正在用风车车,有位近六十岁的大姐,感慨万分地说:“我看见风车车包谷,想起了二十年前,去交公粮车粮食的情景……”这话一说,引起了大家纷纷议论。
那时,每当麦子、包谷和谷子收获后,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要交公粮,交公粮要分两季,小春交小麦,大春交包谷和稻谷,小麦和包谷是粗粮,稻谷属细粮,生产队时期交公粮是不用每户农民操心的,有生产队组织一些轻壮男劳力到当时的粮站交公粮,按挑粮数量计工分。
那个年代交,不堪回首,我家住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从家里到收公粮处,要走一个小时,挑100斤粮食去交,可得工分12分,当时,一个身强力壮的男劳动力劳动一整天,才记10分,可想挑公粮是多么艰苦,还经常是天不亮就出发,挑着公粮上路,直到晚上才回来。
记得我16岁那年,几个小伙子自认为长大了,非要去挑公粮挣工分,我只挑了50斤,到了公社粮点后,仓库满了,不收,只好又沿着公路挑到区粮站(中心站)去交,起初,挑着担担,一路还谈笑风生,年纪大的同伴说,走公路要走内圈,少走几步,可后来,歇了又歇,可说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挑到了粮站;交了公粮后,摸着天黑回家,大腿酸软无处可诉。

八十年代,实行大包干后,每家每户都会根据一家的人口多少,结合分地的面积来分摊应该交给公家的粮食,然后折算成人民币抵交代扣款和交农业税。

有一位五十多岁的大哥说:“我老家有一个是粮食收购员,手中权力还很大,他家栽秧收谷时,不缺劳力,都争先恐后到他家去帮忙,别人家还没有开起头,可他家已经春播秋收已经结束了;最让他头痛的事,在大小春收购粮食时,他鼻子和眼睛皱住一堆,一天就哭丧着脸,好象借他谷子还他糠一样。在这个收购季节如果不按国家的收购要求和价格,自己怕饭碗不保,对不起三亲六戚,如果马虎点,又对不起国家。这要从他内弟做一件脏事说起,他内弟自持有这个姐夫,将完公粮的谷子做假,上面看起来全是好谷子,可下面全面是二洋壳(不能打米),让个别人看到了,当面没说,回去就大势喧扬,弄得他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没有少挨领导批评,从此,他就焦眉愁眼。”
此时,又有一个人讲了一个小故事,我老家有一个人缘特别好的人,任何事,只要他出面,没有办不好的。有一次,他请了一个人帮助挑谷子去交公粮任务,两担谷子挨着排队,收购员在检查质量时,用手伸进他的箩匡里,将谷子一抓,说:“可以”。接着,又到第二担中一抓说:“这谷子,要晒”,帮忙挑谷子的人说:“我这一挑也是他家的”,收购员别了他一眼,愤愤地说:“是他家的又朗个吗,还不是要晒”,此时,大家面面相觑,人缘好的人,脸上红了又红。
的确如此,那时,粮站的检验员是最吃香的职业,哪个村里有一个在粮站上班的人员都会成为全村的明星,回到家里就会有很多的乡邻找到家里帮忙,当时收礼谈不上,但是能够多吸几根烟很正常,于是在排队的时候尽可能的找自己村里的检验员或者是熟人,因为有了他们的帮忙,你的公粮交的就会很顺利,尤其是在验级的时候,那时根本没有仪器,全凭眼鼻嘴,眼睛看粮食有无杂质,鼻子嗅有无霉变,嘴巴检验粮食的干湿,每一位收购员的牙齿非常坚硬,这个动作至今不在我脑子里回放,让我描述一下,收购员向你走来,伸手将你的谷子(包谷、麦子)一抓,顺手拣起几颗,顺势往嘴里一扔,接着发出“碰碰”之声,收购员说,“要得”,就能开出合格的条子,在级别上还能给一个好的等级,不能小看的等级,如果等级给的低,价格就不一样,就意味着要多交一些公粮,可如果咬不出声音,脸一沉,嘴里“吐吐”,接着说,“晒、晒..”,那可麻烦了,又费时又费神。
当时,每个乡都有粮站,一到交公粮的时间,粮站的院内就会挤满口袋和箩筐,粮库外,排起一队队的长龙,那景象十分的壮观,每交过一家的公粮箩筐就会向前挪动一下,尽管交公粮都说在炎热的夏天,但是谁都不愿意离开排队的位置,一旦离开,就会被一些不守规矩人的穿到前面;有的时候,会从早上排队到夜里,还有可能到第二天才能交上公粮,排队需要耐心,而担心的却是到了收购员检验自己家里公粮时,说你的粮食达标合格,皆大欢喜,如果说你的粮食劣质多,要用风车车还好点,要是说你的粮食干度不够,要晒,那就很惨了,排了长时间的队就算白排了,那情景至今难以忘怀。
交公粮的场景直到2005年全国取消农业税才结束,交公粮成为的一个时代的缩影,印在的中国农业发展历程的影像里,也成为了一代人永远的记忆。
现在人,谈起交公粮,可是另外一层意识,这里,我就不细说,让聪明的读者去思考。
书于2020年夏

 

作者简介:邱小权,重庆丰都人,就职于仁沙镇人民政府,《中国报导》、《重庆法制报》、《家》、《华龙网》、《丰都日报》特约通讯员,热爱文学业余喜欢写作,《初冬晨韵》在2018年第二届“作家平台”创作大赛征文比赛中,荣获一等奖,作品散见于各种报刊杂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