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于成龙的家世与人生历程

 倚月临风 2020-12-27

清代康熙年间的著名文人王士祯所撰《于襄勤公成龙墓志铭》(下文简称《墓志》)载:“国朝有清忠强直经济名臣曰两于公,皆讳成龙。其一官总督江南江西、兵部尚书,卒赠太子少保,谥清端;其一历官总督河道、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前都察院左都御史、太子少保,谥曰襄勤。”的确,在康熙朝曾罕见地出现了两位同称于成龙的名臣,他们不仅经历相近:都曾官至总督、兵部尚书、受封太子少保,而且都为官清正廉洁、勤政爱民。因此,当时即有人写诗称他们为“冰清玉洁两于公”,市井间的民谣也说:“前于后于,百姓安居”。近些年,随着电视连续剧《一代廉吏于成龙》和京剧、晋剧《廉吏于成龙》的接连公演,人们只了解了其中之一——大于成龙(下文或老于成龙、清端公),而对另一个——小于成龙则知之不多,甚至被混为一谈。

           

   据宋荦、李树德著《于襄勤公年谱墓志铭》(下文简称《年谱》)记载小于成龙是汉军镶黄旗人,字振甲,号如山,谥号襄勤,故人称襄勤公。清崇德三年七月初五(即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8月14日)生于辽东盖州(今属辽宁省营口市)。生父为于国安,生母为康氏。他9岁入学开蒙,11岁举家入关迁至北京通州,两月后移居张家湾。13岁时,又移居延庆州(今河北省丰宁县八间房),始习举业。15岁时与李氏成婚,16岁时又移居河北固安南房上村。因八旗子弟不得参加科举考试,转习满文,并在19岁入国子监学习,20岁再补入监,23岁考授吏部笔帖式(即文书工作)。30岁,过继给膝下无子的叔父于得水。康熙七年,袭荫授直隶乐亭知县,后任滦州知州、通州知州;又迁江宁知府、安徽按察使、左都御史、兵部尚书等职。曾两任直隶巡抚、河道总督,受封太子少保,深得康熙帝宠幸;曾治黄淮河、修永定河,随征西北噶尔丹,政绩斐然。康熙三十九年二月二十七(1700年4月16日)卒于淮安河道总督署,享年六十三岁。著有《抚直奏稿》,存国家图书馆。另有诗集,佚。《清史稿》卷二百七十九有传。

自康熙七年任直隶乐亭知县,开始正式步入仕途,其后,襄勤公共度过了长达33年的仕宦生涯,其间虽几起几落,却一直深受康熙帝重用,在当时有着重要的社会作用和影响。

         

第一阶段:自康熙七年任乐亭知县至康熙二十一年离任通州知州。初任乐亭,他励精图治,修学宫,劝垦荒,锄暴安良,政通事举,于当年年十一月被迁署理滦州知州。但在第二年,却以一个重要囚犯出逃而拟被降两级调用。乐亭百姓反复求请,直隶巡抚金世德以实疏保,又使重任乐亭知县。康熙十三年,又以“缉盗逾限未获”之罪,拟被降级调用,以康熙帝降旨特准,才得留任。康熙十八年,升通州知州。

第二阶段:自康熙二十一年升任江宁知府至康熙二十九年赴京西征。康熙二十一年,直隶巡抚于成龙迁两江总督,疏荐小于成龙任江宁知府。康熙二十三年,帝南巡至江宁,嘉襄勤公廉洁,超擢安徽按察使,后命分理江南下河事务。康熙二十五年二月,升任直隶巡抚。康熙二十六年四月,加太子少保。二十七年,因河务株连消除宫保,以巡抚身份护驾南巡。

  第三阶段:自康熙二十九年随征噶尔丹至康熙三十四年离河道总督任。康熙二十九年秋,噶尔丹叛乱至乌兰布通,第一次随康熙皇帝征讨,负责邮传要务驻防遵化。年底升任都察院左都御史(俗称左丞相)兼镶黄旗汉军都统。康熙三十一年冬,河道总督报缺,临危受命。履任河道总督,在56岁时正式开创治河伟业。此第一次出任河道总督,下河地区三载安澜,初见成效。康熙三十三年,因奏挑挖各引河不称旨意,被革职留原任。

      

  第四阶段:自康熙三十四年归乡守制至三十九年于河道总督任上病逝。康熙三十四年秋,其父于得水病逝,归乡营葬守制。康熙三十五年,噶尔丹再次叛乱,第二次随军出塞征讨,负责督运大军粮草,再任都察院左都御史,负责督运中路大兵粮饷,凡内外一应文武、大小官员均听其调遣。康熙三十六年春,第三次随队出征噶尔丹,再负责督运大军粮草。为消灭噶尔丹立下了显赫战功,晋加四级,拜授喇布勒哈番世职,准袭两代。

康熙三十七年春,以总督兵部尚书衔第二次出任直隶巡抚。以“疏筑兼施”的策略,对长达145里的永定河段进行全面统筹治理,建立起百余里的永定河两岸堤防体系。本年冬,黄淮河道再度危机,复任河道总督。康熙三十九年二月二十七日(1700年4月16日),卒于任上,后葬于今北京石景山杨家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