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著推介]窦兴斌《联华影业公司与30年代电影研究》出版

 倚月临风 2020-12-27

                        陈山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电影第一个黄金期的众多电影机构中,联华影业公司无疑是一个高度聚光的亮点。它突破了上世纪二十年代奠定的民族电影业的形态架构,以公司联盟的方式,强强联合,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影业托拉斯的模式,令人耳目一新。

中国电影史上三位大企业家——罗明佑、黎民伟、吴性栽,集聚了他们个人的智慧,将沪、港、华北的青年电影才俊不拘一格地融为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生气勃勃的电影艺术家的强力集团,在短短几年内,井喷式地拍出了一批在中国影坛彪炳史册、烁耀今昔的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电影佳作,于群雄并起、万舸争流的电影圈昂首鹤立。在中国早期的电影思潮中,“联华精神”穿越了从三十年代到战后的电影艺术和电影文化潮流,独树一帜,形成了中国影坛独特的谱系,成为当今中国电影产业不可或缺的文化遗产和艺术资源库。

在中国电影史学界,对于联华影业公司的研究,越来越受到新世纪一些青年中国电影史学研究者的瞩目,这是因为我国一线的日益发展的电影产业亟待吸纳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和艺术资源、自觉地升级的缘故。后来居上的年轻一代研究者,摒弃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后风行一时的追随西方学界的所谓“命题研究”的“以论代史”的研究方式,构筑朴实的微观的研究课题, 回到扎扎实实地以史料学为基础的具有学术主体意识的研究路子上来。例如近来复旦大学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在周斌先生的主持下,出版了6部上世纪三十年代“电影公司研究”的成果,其中就有原博士生郭海燕的专著《联华影业公司探析》,对于联华影业公司的本体研究作了系统而富有创意的研究,其它相关联华影业公司研究的论著也在平面媒体上也屡有所见。

由原河北师范大学博士生窦兴斌据学位论文撰写的《联华影业公司与30年代电影研究》是去年已完成的学术专著。其写作的思路在作者的“绪论”中已作了清晰的的表达:“本文立足对联华影业公司从成立、发展、繁盛、衰落与结束的整个过程,并包含联华影业公司成立之前的‘前序’与结束以后的‘后续’进行实证性研究,论及中国30年代电影整个时代氛围与电影环境状况。作为一部由具体的影业公司的微观角度出发,折射其身处的特殊的历史语境与社会语境,进而勾勒出早期电影史中的特殊一隅。”其具体内容则是“力图把联华影业公司这一中国30年代的电影巨人,放置于整个中国30年代中去研究与考察,分析30年代特殊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与社会事件对于联华影业公司创作产生的影响,分析联华影业公司的创作与整个中国30电影互生的关系,剖析联华影业公司成立的源起、成立、市场运作机制、放映体系、创作特征、影片类型与时代的关系,并对当时重要导演进行专节绍介,按照发展时间的先后对联华影业公司进行整体性的观照。”

除了上述这些作为完整的“公司研究”必须具备的研究思路、逻辑框架和不可缺少的研究内容外,其独特的创意有三:

一是对“联华现象”在电影思潮的高度上作了新的穿透性的考察。我们看到作者专门辟出两章的分量对“复兴国片”和“新兴电影运动”之间的内在关系作了深入地探讨,在电影史家原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打破线性发展观的史学观念的局限,用具体的史实来论证两者之间的相反相成的辩证关系,提出“国片复兴”是对于“新文化启蒙运动” 的“后置性反应”的观点,并进一步指出在“国片复兴”运动扫清了道路后,联华全程参加“新兴电影运动”、并成为其主体制片基地的观点,这是颇有启示的。

二是对联华公司做了谱系学的研究。作者详尽地发掘了联华的“前史”,并对其至40年代末的“后继”也作了考察。这样,作者不但把联华公司史的原生态鲜活地呈现出来,而且,把几乎贯穿中国早期电影史大部的“联华传统”的脉流进行了梳理,使得“联华精神”具有了电影文化形态的意义。

三是阐述了联华公司在默片向有声片转型的技术与艺术革新的关键时刻,成功地运用了与明星和天一公司不同的独辟蹊径的“声默共生”的策略,不但较为稳妥地完成了技术改革,而且推出了一系列产生重大艺术价值和市场效应的我国默片时代的经典之作,在有声片已经全面登陆世界影坛的态势下,居然还后劲发力,将默片艺术推向巅峰,这在世界电影史上也是一个令人瞩目的别样的艺术创新范例。此外,作者还对联华公司的经营策略、类型创意和明星制的推行作了微观的细腻入微的描绘和阐释,这都是道前人所未道的。

笔者常感叹中国电影史研究中矮化自身的学术倾向,这一倾向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拿西方电影史作为唯一的参照系来削足适履地比况与规范电影生态与形态不同的中国电影,从而对自身的电影文化与艺术的强大的生命活力和创造力视而不见,这不但有愧于在艰难的条件下创造历史奇迹的先辈们,也梗阻了当今中国电影人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的征途中汲取中华民族电影文化资源和营养的渠道。但我们惊喜地看到像窦兴斌这样的新一代的中国电影史学者的崛起。他们正以自己扎扎实实的学术成果来证实中华民族电影历史的伟大,从而让中国电影作为世界文化优秀的历史遗产与资源,成为人类文化共同体中骄人的一部分。
                         
           2018年4月30日于京北惠中苑

摘  要

联华影业公司从上个世纪20年代末酝酿,在30年代初逢风云际会之时成立,经过繁华鼎盛之时,到1937年在抗日战火中落下帷幕,经过了大约经历了7年的时间,但是留给后世的却是在银幕上难以磨灭的光影。她高调出场,以当时最为先进的理念构建了一个规模庞大的、融制片、创作、放映、发行于一体的现代化影业公司,迅速成为中国30年代的电影巨人。与其他公司面向市场求生存一样,她既要考虑市场观众的感受,也要辗转于政策的危压,遭遇时代运动的裹胁,在动荡的年代饱受磨难,遍尝艰辛。

联华影业公司酝酿于中国电影最混乱的20年代末,当时神怪片、武侠片盛行,影片质量低劣。罗明佑与黎民伟两位以“电影救国”为信念的电影人,聚到一起携手合作,举起“复兴国片”的旗帜,开创了中国电影30年代的新局面,带领30年代电影发生整体转向。联华影业公司包容大度的创作风格,注重影片的拍摄质量,反对粗制滥造的艺术追求,为中国电影留下了诸多经典之作,为中国电影谱写了永远不会消逝的辉煌。

本书以联华影业公司的发展为顺序,介绍了联华影业公司的酝酿、发展、鼎盛、衰落到最后结束的全过程。

第一章主要介绍联华影业公司两位创始人的经历与时代背景;分析两位秉持“电影救国”思想的电影人,在中国电影混乱的年代由于共同的信仰联手前行,开始酝酿联华影业公司的创立,而当时中国电影市场混乱的状态为联华影业公司成立提供了独特的历史背景。
第二章介绍联华影业公司在罗明佑与黎民伟携手下由酝酿、到成立的复杂过程,以及联华影业公司成立时明确地提出的组织纲领与发展路线,并交待联华影业公司获得优势地位的原因。
第三章介绍联华影业公司的创作纲领。联华影业公司成立以后,一直践行罗明佑在华北电影公司提出的“复兴国片”的创作纲领,其创作的作品给中国30年代电影格局带来了巨大变化,对中国电影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引导着中国电影发生整体转型。
第四章分析30年代初,联华影业公司实践“复兴国片”与“新兴电影运动”两个重大事件之间的关系和创作群体发生的变化以及当时中国30年代电影创作造成的影响。
第五章论述联华影业公司的明星制造机制。发展到30年代中期,联华影业公司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明星制造机制;从而论证这种制造机制直接促进了联华影业公司以市场为导向的电影产业运作。
第六章对联华影业公司的作品进行类型定位,分析这些作品对当时中国电影类型带来的影响以及对后来中国电影类型做出的独特贡献。
第七章研究联华影业公司主要创作群体的研究,虽然不能面面俱到,但是也力求对联华影业公司有代表性的导演们的创作特点、风格及变化能够做出较为详尽的分析。
第八章侧重对联华影业公司衰亡原因的分析。30年代末到40年代末,联华影业公司——一个现代化企业逐渐衰落、覆灭了,但是,停止制片的联华影业公司,在抗战中仍然没有淡出人们的视野。这一章也对联华影业公司现象的误读进行纠正。

   结语部分概述联华影业公司在中国电影史上的地位以及对整个中国30年代电影的影响;然后根据联华影业公司的运营特点,分析她给予当代中国电影产业运营带来的重要启示。

   作者简介:窦兴斌,河北廊坊永清人,电影学博士,任教于河北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文化产业系,中国电影影评人协会会员,河北省影视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主要从事电影史学研究、电影美学研究、影视产业研究与影视制作,曾在核心期刊《当代电影》、《电影艺术》、《电影评介》、《电影文学》、《戏剧文学》及国际期刊Review of Globle Academic发表专业影评30多篇;执导纪录片多部,新闻纪录片《低碳我先行》、《让别墅懂得生活》、《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等等作品10多部在电视台及网络等重大媒体播出,其中《固义傩戏》,获得上海大学生电影节纪录片单项入围奖。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京畿学堂
传播文化  诚请转发

   投稿邮箱:523090170@qq.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