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径 ‖ 清代的北京市政府——顺天府衙门

 倚月临风 2020-12-27

提起清代的顺天府衙门来,许多老北京还能指出它的故址在交道口东宫街,现为东城区教育学院。二十多年前,该处还保存着府衙门的格局,后因兴建教学楼,旧建筑基本夷平,只存留下作为该校礼堂的“顺天府大堂”。大堂为正厅五间,气势宏伟,已列入东城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堂上原悬有“肃清畿甸”的堂额和雍正皇帝的训词:“畿甸首善之区,必政肃风清,乃可使四方观化,非刚正廉明者,曷克胜任!”堂额和训词今已不存。封建时代的大堂夹在现代的楼群中,显得很不协调,总给人一种阴森感,使人联想到它的过去——清代的北京市政府。

清代的顺天府管辖五州十九县,五州是:蓟州、通州、昌平州、涿州、霸州;十九县是:大兴、宛平、良乡、房山、三河、武清、宝坻、宁河、香河、保定(今新镇)、文安、大成、固安、永清、东安、顺义、怀柔、密云、平谷。二十四个州县之中,大兴、宛平称京县,县衙设于北京城中,分治城区及近郊。其余二十二个州县的地方事务,由顺天府尹和直隶总督共同“查核”,所属的同知、知州、知县之升调都要与直隶总督会衔办理。用现代术语来讲:就是双重领导。一府掌管二十四个州县,就显得有些鞭长莫及,再加上近京之地诸事繁多,顺天府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设四厅,由四路同知分管所属二十四州县。四厅分领各州县如下:西路厅:涿州及大兴、宛平、良乡、房山四县。东路厅:通州、蓟州及三河、武清、宝坻、宁河、香河五县。南路厅:霸州及保定、文安、大成、固安、永清、东安六县。北路厅:昌平州及顺义,怀柔、密云、平谷四县。

顺天府所管辖地区是帝京之内御辇之下;所掌是京畿近辅之事。所以府尹的品级比一般知府高三级,为正三品(一般的知府从四品)、与中央的通政司、大理寺、詹事府、太常寺等衙门同级。清代的三品衙门用铜印,惟有顺天府破例用银印。顺天府尹可以直接向皇帝奏事:一般知府无权直达御前,如有必要奏上一本,要由督、抚转奏,所以顺天府的地位犹如各省巡抚。雍正元年(1723 年)以后,明确规定:顺天府必须由“特简大臣一人兼管府尹事,由六部尚书、侍郎内简用”。也就是说:顺天府尹必须由皇帝的心腹大臣兼任。

顺天府的职官在兼管大臣府尹之下,设府丞、治中、通判、经历、照磨、司狱各一人,府学教授、训导各二人,吏员六十一人,分管所属事务。府丞主管学校、考试之事,金台书院也由府丞管理。治中主管钱粮、户籍、田土等事务。通判主管讼词、礼仪及杂项事。经历掌管收发文稿,照磨掌管核对文书及乡试缮册弥封之呈,并兼管贡院(顺天府乡试、会试考场)。司狱掌管刑部所送流徙人犯的收押与发遣事务。府学教授、训导除教学外,并负责保管书籍和文庙祭器、乐器。此外顺天府还设有机关职能部门:堂房、本房、承发房,三房的职责类似今天的秘书科、档案室、收发室。并设吏、户、礼、兵、刑、工六房,分科办事。粗计起来,整个顺天府的官吏总数是72人,这个“市政府”还算得上“人员精减”。

顺天府还有一个派出机关——崇文门分司,设副使一人管理崇文门税关库藏事务。崇文门关是北京地区唯一的税关,设监督正副二人,由内务府大臣及尚书、侍郎兼任。副使的考察升补,由崇文门监督出具评语,送吏部办理。所以崇文门分司这个机构也具有双重领导的性质。

清代顺天府衙门的权限比之于今日北京市政府,似乎是小了些,因为属于军事系统的步军统领衙门,属于监察系统的五城察院和兵马司,工部系统的督理街道衙门等机构也都插手北京地方事务。更为使顺天府侧目的是位居内阁、六部之上的宗人府,该府掌管皇族事务,宗室、觉罗触犯刑律,地方长官无权过问,要移送宗人府处理,八旗子弟也有附骥尾之势,使顺天府遇之则裹足不前。所以顺天府尹的官威远不及小说戏剧中的开封府尹包老爷,这也是有清一代顺天府没有出现过著名的“青天”的原因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