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漳浦之山

 zqbxi 2020-12-27

我是盘陀岭上的一棵树,在这闽粤驿道上不知已站了多少年。从青枝绿叶的岁月,到而今熬出了一副苍劲的风骨。我一直默默地凝视着眼下的土地和过往的人群,听他们诉说和创造关于“金漳浦”的美誉。

东晋时,绥安郡设置的时候,我还是深埋在地里的种子,没有亲耳听到这一喜讯。两三百年过去了,我已从土里冒出来,刚好见证了漳浦封县的历史盛况。在这“地极七闽,境连百粤”的土地上,我听了太多往来的人感叹漳浦的富饶,连“扁担插落地都会开花”。他们说这里气候宜人,青山葱郁,河流分注,海岸绵长,山海田兼具。

记得北宋时,漳浦知县傅稀龙路过盘陀岭,站在我身边时感叹到:“漳浦之为邑,濒海枕山,居民富庶,虽号偏远,诚为乐土”,后来这句话也被他写入《印石记》中。我喜欢听过路的考生在我旁边讨论,他们说唐、宋县分七等,在唐代刚封县时,漳浦被评为“下”县,最末等,到宋代已经跃升为“望”县,是除京畿以外的头等县份。有个考生还很自豪地提到南宋的卓遵夸赞漳浦:“漳之南,其县名漳浦,俗厚、讼稀,赋入饶羡,故为邑者不劳而富,旧以金名焉。”可见“金漳浦”名不虚传。

对于树来说,经历了太多,已经学会了忘却,可是有些记忆却是磨灭不了的。我永远记得赵若和逃亡来漳浦择地建楼隐居的事情,听说他建了很宏大的赵家堡,我一直很想去逛逛,可是我是一棵动不了的树,这一直是我的遗憾。

我也记得请回乌石妈祖的探花林士章,记得“一代完人”黄道周,记得蓝氏三杰的事迹,记得两代帝师蔡世远、蔡新的故事,记得很多我见过的和我听过的人。漳浦正是有了这么多的人杰,才不负它“金漳浦”的美誉。

对于树来说,叶落叶繁是一眨眼的事。在默默站立中,我已经走过了一千多个春秋,我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倒下,所以我想把我知道的告诉大家,我也希望聆听更多关于漳浦的故事,毕竟,作为一棵树,我是很无聊的。

小编接棒老树,为您展开眼角上的漳浦墨卷。

首先为您推荐的是金漳浦篇章之——山的巍峨

峰峦如聚,延绵千里,翠绿葱葱,形之各异。闽南四大名山中的梁山、丹山,皆从漳浦逶迤绵亘而过。攀爬穿梭于这些崇山峻岭中,领略漳浦别样的风光。看山花烂漫,草长莺飞,寺庙掩映其中;听水流叮咚,风吹竹松,佛号低回。

【梁山】

《古记》有云,“梁岳,闽中之望也”。梁山,漳浦的大地母亲,巍然屹立,犹如巨龙般绵延曲折百余里,九十九峰峻峭磅礴,余脉如龙爪一样伸展开来。黄道周夸赞它“与九华相似,或有过之而无不及”。积雨将晴时的梁山,云雾缭绕,氤氲蒙蒙。烟消雾散时,薄云几朵,悬挂于天。

沿着梁山从北向南而行,来到北麓半山腰的清泉岩,它因泉水甘冽而得名。岩寺以大石崖为屏风,泉水从崖而流,迂回穿行于岩石中。“两涧泉声喧佛国,一天秋色散梁岗”,清泉岩上镌有南宋或明代前期的摩崖石刻甚多,有“渐隔尘寰”、“蓬莱深处”、“九鲤飞跃”、“蟠桃坞”、“茂林修竹”、“登临驻节”等,最负盛名的是《心经》了,到此可以试着破解看看。

清泉岩下有“别有天”佳景,是下布开基祖蔡而煜辟山涧石洞修筑而成。巨石夹峙清潭,潭水潆回,别有洞天。再往下是下布村,是两代帝师蔡世远、蔡新的故居,在这里仿佛还能听到“鲤鱼学社”和“梁鹿学社”的朗朗读书声。

再往南就是突兀屹立的金刚山了,因为从县城望去,金刚山硕大无朋,状如金刚的巨石覆盖其上。沿着护栏到达顶部,凭风而立,往南远眺海天相连,往北可将县城尽收眼底。

梁山的中峰是莲花峰,远望如佛像坐于莲花宝座。相传南北朝时齐武帝曾登临眺赏过,所以又名“齐帝石”,剑峰高且锐,在上面可以眺望白沙溪瀑布一泻而下,激起千层浪。宋代名士蔡襄游玩莲花峰时就曾写过“会稽之南罗浮北,中有大梁神仙宅。瀑流古今挂长虹,泻下银河数千尺。”

莲花峰下的白石庵,是宋末遗臣高登的读书处,松柏挺立,幽深寂静。东南的吴公坪是山谷地带,曾经是世外桃源,野果压枝,杜鹃花绚烂一片,谷里的居民自给自足,怡然自乐。来此,可体验一回野夫逸趣。

莲花峰往西是水晶坪,在古代盛产水晶,有很多太监被派到此地采水晶,后来埋葬于此,现在或许还可以看到太监墓。在这里玩的时候可要睁大眼睛,也许还有可能找到一块水晶呢。再往西就是梁山水库了,恢宏壮大,碧波如兰,梁山倒影其中。

梁山上的盘陀岭曾设古道是闽粤古驿路重要的一段,曲折崎岖,地形险要,一边悬崖,一边深坑。古人经过时曾说:盘陀岭上几盘陀,茅竹潇潇雨乍过。水暖游鱼出阴涧,草香驯鹿食阳坡。重走古道,仿佛还能看到往来故关的行人。

爬上梁山东麓的闽南古刹海月岩,穿梭于古木森森的小径,徜徉于石洞石棚中,摩挲依景而镌的众多石刻。凭栏远眺,浩瀚海湾,烟波渺渺。特别在月圆之夜,可观到“月照禅心”的奇观,真正感受到海、月、岩三者融为一体。

【丹山】

丹山(俗称灶山)山脉从县境腹地延伸到六鳌半岛,南北两侧是赤土、湖西盆地。山上常年云雾缭绕,仿若仙山,传说晋代葛洪仙祖在这里筑灶炼丹而得名。方圆三十多里,名胜古迹与自然景观众多,奇岩怪石,密布丛生,与点点苍郁的丛林相映成趣。沿着丹山山脉一路向南,可以领略奇岩叠嶂,盆地风光,海天一色。

丹山主峰在东平村后,山上岩石怪异,千姿百态,留有“仙祖庙”、“帝爷庙”、“仙人洞”、“仙弹琴”、“五指山”和传说中葛洪炼丹留下的石炉灶、石舂等丹灶遗址。在这里寻找仙人足迹,踏着清风,仿若飘飘欲仙。

东平村布局是一个五环式的八卦形民居,称为八卦堡,站在山上往下俯瞰,圆楼如同摆放好的八卦图,环绕四周。在这里,你总会惊叹古人的智慧。沿着村东的石阶而上,是皮定均将军陵园,在雕像前双手合十,告慰将军。

丹山中部的“莲花湖”在主峰以南,山路两边怪石嶙峋,中间点缀着片片丛林。越往上,丛林渐多,佛祖庙就掩映其中。庙下五六间房子隐于林中,仿若世外桃源。

在丹山下可以去探访位于深土的霞陵城、锦江土楼、五落官厅、西丹古堡,行走于这些古建筑中,感受它们的沧桑和独特,每一块石头都是一段历史。

到了丹山西南麓的赤土乡眉力水库,波光荡漾倒映着翠绿葱葱。库区的白鹭森林公园成千上万只白鹭穿梭于百亩油杉林中,白羽点点,犹如绿树银花。在库区探寻新石器时代遗址和瓷窑遗迹,寻找记载中的赤土窑。沿山而上,到丛林掩映中的圣能寺聆听诵经声。

行走于眉力水库南边的溪东村,可以探访古致堡、丹山家庙、溪东古刹“福寿院”,也可以到张若仲、张若化的读书处、“理学布衣”张士楷的隐居处一探究竟。在这个不大的村落里,无处不风景。

丹山北麓的湖西盆地,因中间的大池塘映现丹山(灶山)山影,又名丹湖。在湖西观看丹灶晴云、丹湖揽月的美景,在“处处乃沿汴京之旧”的赵家堡寻找一个皇族的背影,在诒安堡内抚摸这座中国古城池的的活化石,在蓝廷珍府第聆听他的平台故事。

南峰山是丹山山脉向赤湖延伸的余脉,海拔虽只有146米,可是岩石突兀,平坦的将军澳海滩将它衬托得更为不凡。南峰山岩石重叠,中间有许多洞,曲折幽深,被称为“南峰空谷”。对着洞口呼喊一声,犹如空谷传音,嘹亮深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