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山东一个府城十分雄伟,雍正为何又让田文镜在旁边建了座新城

 大运河时空 2020-12-27

青州是山东省潍坊市管辖之下的一个县级市,虽然今天它的行政级别是县一级,但是在历史上,青州却是一个拥有极大影响力的地方。

青州本为春秋战国时期所编地理类著作《尚书·禹贡》中所划分的古九州之一,是一种地理上的概念,并不代表有着具体范围的行政区划,大体指起自渤海以南、泰山以北的区域,涉及今天河北东部、山东半岛东部、北部一带。

清朝山东一个府城十分雄伟,雍正为何又让田文镜在旁边建了座新城

《禹贡》九州图

两汉时期,国家版图越来越大,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把全国除京师附近七郡之外的区域分成十三个监察区域,每区由朝廷派遣“刺史”负责巡察吏政、检举不法官吏、豪强,这些区域被称为刺史部。在这些十三个刺史部里,有十一个部采用了《尚书·禹贡》中的传说州名,其中就有青州刺史部。不过此时的州只是监察区,还不是真正的行政区域。直到东汉末年,为了平定各地不断出现的起义,使刺史能够统筹各郡、县的力量,中央给刺史赋予了兵权,剌史被称为州牧,已成为实际意义上的政区。

清朝山东一个府城十分雄伟,雍正为何又让田文镜在旁边建了座新城

西汉的青州刺史部

三国时期的青州在曹操的曹魏管辖之下。记得前几年玩一个三国类的网游,在各兵种里相对于刀兵移动速度缓慢、骑兵攻城能力弱、弓兵只能远程攻击,尤其喜欢进军速度能够媲美骑兵、攻城能力强、又擅长近身肉搏的枪兵,而枪兵中最强者则为青州兵。三国时期的青州州治在设于今天青州市区的广县,领有北海、东莱、齐郡、济南、乐安五郡,合计约管辖有51个县。也正是从这时候开始,青州始终就在我国的行政区划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特别是在魏晋十六国时期,一度还成为“慕容诸燕”的燕国之一,史称南燕。

清朝山东一个府城十分雄伟,雍正为何又让田文镜在旁边建了座新城

魏晋十六国时的南燕

在那之后的朝代里,青州所辖的区域越来越大,特别是和现代接近的明清两朝,青州已经扩展到有着10余个县,在山东省内仅次于省城所在地济南府,南北与渤海、黄海相通的大府。

清朝山东一个府城十分雄伟,雍正为何又让田文镜在旁边建了座新城

明清时期的青州府

也正是因为青州府连接两个海,并且青州府城也是控制山东丘陵北部陆路交通枢纽,青州府就成为了山东半岛到山东省内陆地区的交通锁钥之地,也就是说一旦青州府的管理者可以把控住山东省沿海和内陆、东西方向的交通,这在海洋交通不发达的古代,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清朝山东一个府城十分雄伟,雍正为何又让田文镜在旁边建了座新城

地形图上看青州在山东的位置

也因为这个原因,在明朝时除了初期在省城济南、运河重地兖州分别封了德王、鲁王之外,又让衡王朱祐楎于弘治十三年(1499年)就藩于青州。而清朝虽然各亲王不再就藩,但是却采取了建设“驻防城”的方式,来加强青州府以及山东省东部的防务。

清朝山东一个府城十分雄伟,雍正为何又让田文镜在旁边建了座新城

清朝咸丰年间的青州府城

清朝山东一个府城十分雄伟,雍正为何又让田文镜在旁边建了座新城

清朝青州城内街巷图

青州府城是修建于北齐时期的古城,在唐、宋、金、元等朝代是土城,明朝洪武三年,由都指挥叶大旺增修楼堞,并砌以砖石,后来又经过数次修建、增筑,到清末城周围二十三里有奇,高三丈五尺,护城河宽度和城高是一样的长度、深一丈五尺四。据今天网络搜索的有关资料,称青州古城有“山东第一府城”之称。

即便是这样的城池,到了清朝时也不能满足统治者对地方管理的需要,又在府城北部建设了一座新城。

雍正六年(1728年)九月,军机大臣、大学士张廷玉向雍正奏报山东登州、莱州一带兵力薄弱,雍正决定:“应照天津之例设满洲水师”,命令河东(河南、山东)总督田文镜进行办理。田文镜查勘后发现 “无庸添设水陆满兵”。雍正却指出满人因为“滋生甚繁”,需要进行分驻到各省,以便“将来若敷用时,能各省皆令有驻防满兵方为全美。”并且说既然登、莱、胶州不用驻防,那么看青州需要吗?

清朝山东一个府城十分雄伟,雍正为何又让田文镜在旁边建了座新城

清朝的青州府城及驻防城

田文镜调查后发现:“山东青州府为适中要地,内与陆路各营声势联络,外与沿海营讯呼吸相通,设立满洲兵驻防,可以资弹压,而重保障。”,青州这个位置实在太好了,正好可以建设满城,实现与设在德州的满洲驻防城相呼应。

清朝时,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八旗驻防营,但是其他地方大都选择在已有的城池内划出一块地方进行建设,比如西安、广州、镇江、开封、德州等地方。从城池面积看,青州府城并不小于上述几个城池,为何驻防营不同样选择建在府城内呢?这是从便于驻防军出动、随时准备出生、永久性驻防角度考虑的,特别是驻防军队要携带家眷,人员众多,既要于军事训练,还要便于八旗兵民生活。

清朝山东一个府城十分雄伟,雍正为何又让田文镜在旁边建了座新城

1940年绘制的青州城北半部及驻防城

青州驻防城自雍正八年(1730年)六月六日动土,至雍正十年完成,历经三年时间。驻防城南北总长280丈,东西240丈。城周为6里2分2厘,外周长为1049丈,墙高丈2尺5寸,底宽1丈2尺,顶宽7尺,城外有护城河与马道,各宽15丈。城内建筑按正黄、镶黄、正白、镶白、正蓝、镶蓝、正红、镶红八旗布局,每旗又分前后两佐、统称八旗十六佐。

清朝山东一个府城十分雄伟,雍正为何又让田文镜在旁边建了座新城

驻防城平面图

全城设官署58所,公务衙门1所,共计房742间。兵丁住房2016所,计房4032间,堆子房9处18间,四门看守房12间,匠役房、官学堂、演武厅及庙宇,共4899间。房舍鳞次栉比,错落有致,街道纵横如棋盘,总面积为746640平方米。除了协领衙门、佐领衙门、防御衙门、骁骑校衙门、笔帖式住宅之外,普通的旗兵也有住房,不论携眷多少,每户均为官房两间,独门、独院。

全城驻军人数据《青州府志》记载有:正一品的将军1名、从二品的副督统1名、正三品的协领4名、正四品的佐领16名、正五品的防御16名、正六品骁骑校16名、正六品理事同知1名,另外还有七、八、九品的笔帖式3名。有骑兵2000名,步兵400名。

清朝山东一个府城十分雄伟,雍正为何又让田文镜在旁边建了座新城

上个世纪60年代末青州城及驻防城卫星图

就这样,在古老的青州府北侧又建起了一座雄城,与旧城一起形成了“双子城”的格局,这样的情况在城市建设还没有大规模开始的上个世纪60年代末的卫星图上看的极为清晰。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两座城池已逐步消失于历史的烟尘里。人们对它们的记忆可能只有两座城里的一些地名以及少数的古建筑。好在近些年对古文化、古建筑的发掘力度不断加大,古老的青州城在某些区域里得到一定重现,并且在一些新闻资讯里对古城的遗址不断有着新的发现,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能够有机会让大家一睹两个古城的全貌。

您了解的情况是这样吗,欢迎在文章底部讨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