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辨证录》疹症门(三则)

 道佛儒医旧葫芦 2020-12-28

小儿发热二、三日,

肌肤之间隐隐发出红点,

如物影之摇动,时有时无者,

此影疹也。

人以为发斑之伤寒也,

谁料是出疹发表,

热毒外散,

偶遇大寒大风生冷之犯,

故皮肤闭塞,

毒瓦斯内收,

壅住于腠理之间。

其症,

皮肤之际片片皆红或变白,

白或转红,

红或转紫,

气喘腹满,甚而作痛,

毒瓦斯入脏,欲出不能,

存亡顷刻,至危之病也。

治之法,

必须化斑,

而不必治疹。

盖疹与斑总皆热毒耳。

方用消斑化疹汤∶

元参(五钱) 归尾(三钱) 石膏(三钱) 白芍(五钱) 地骨皮(三钱) 丹皮(三钱) 荆芥(二钱)

木通(一钱) 青蒿(三钱) 升麻(一钱) 麦冬(三钱) 甘草(一钱) 水煎服。一剂而斑化疹散,二剂而消归于无有矣。

玄参 麦冬 归尾 白芍 升麻 石膏 青蒿 地骨皮 丹皮 荆芥 木通 甘草

此方不多用大寒之品,

止用微寒之味者,

以疹斑之病,

虽起于大热,

然亦因脏腑之干燥,

内无水制而外现也。

今滋其津液,

则水足以制火。

又得引火解毒之药,

直走皮肤,

火毒欲内攻而不可得,

又安得不外泄而解散者乎。

况方中用玄参为君,

原能清浮游之火,

何必又多用大寒药以扑灭其炎威而伤脏腑,

所以奏功既神而又无大害耳。

小儿出疹,

口中大渴,

父母畅与之水,

快甚,遂恣其酣饮,

乃呕吐不止,

因变泻痢,

喘嗽不宁,

小便不利,

阴囊浮肿,

胁痛筋软,

膨胀之症生。

人以为火热之不解也,

谁知饮水过多,

水蓄不消之病乎。

夫心火亢炎,

因而作渴,

饮水必入于心,

心不受水,

而传于脾,为呕吐泻痢矣;

传于肺,为咳嗽矣;

传于肾,为小便闭而囊湿浮肿矣;

传于肝,为胁痛筋软膨胀矣。

夫水本克火,

然水多则滞,

火反得水以滋其沸腾,

疹消而他病生焉。

治法不必治疹,

而惟在于分消其水势,

水涸而疹亦痊矣。

方用分水消疹散∶

茯苓(三钱) 车前子(三钱) 木通(二钱) 猪苓(二钱) 薏仁(一两) 桔梗(一钱)

荆芥(五分) 白术(三分) 水煎服。一剂水从小便出矣,连服二剂,水尽而愈。

白术 茯苓 猪苓 薏苡仁 车前子 木通 荆芥 桔梗

此方专治水也。

止用桔梗、荆芥以少提其气,

不特水气因升提而下行倍速,

且使余疹亦从膀胱而下泄也。

但二味既是提气,

何不用升麻提之?

不知升麻提气,

必使疹毒由皮毛而出,

反足以掣制利水之药之肘,

不若荆芥、桔梗虽提气而不走皮肤,

反能佐二苓群品共走膀胱,

水与疹而同治也。

小儿发疹之后,

牙根溃烂,

肉腐出血,

臭秽冲鼻,

人以为余毒未尽,

身上游热之不退也,

谁知皆医治疹而不治浮火之故。

使热积皮肤,

不用解散清凉之剂,

以致毒火入胃,

久而不散,

因作祟也。

此等之病,

必须仍散其火热之毒。

倘不知治法,

纵儿恣食肥甘,

湿热动虫,

势必变为走马牙疳,

穿腮落齿,

或面颊浮肿,

环口青黑,

唇崩鼻坏,

生疮作痒,

肉腐唇败,

而不可救者多矣。

方用救疹散毒汤∶

玄参(三钱) 甘草(五分) 黄芩(一钱) 茯苓(三钱) 白果(十个) 白薇(一钱) 青蒿(三钱)

麦冬(三钱) 陈皮(三分) 荆芥(五分) 生地(三钱) 干葛(一钱) 水煎服。一剂轻,二剂又轻,三剂全愈。

玄参 生地 麦冬 青蒿 白薇 黄芩  葛根 荆芥 白果 陈皮 茯苓 甘草

此方乃和平之味,

而不用大凉之药者,

以疹病既愈,

其势虽盛而火毒实轻,

正不可以外证之重,

而即用重泻之味以劫夺之也。

世人一见此等之病,

轻用苦寒泻药,

往往轻变重,重变死,

不可不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