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曲江张氏

 书缘人生 2020-12-28

曲江张氏

张君政,唐朝开元时期名相、文学家文献公张九龄之曾祖父,越州剡县令(今浙江绍兴)张子胄之父。君政曾任韶州别驾(相当于今天的副市长)。

本名
张九龄
出生日期
678年7月4日
出生地
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

张氏出姬姓,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公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周宣王时有卿士张仲,其后裔事晋为大夫。张侯生老,老生趯,趯生骼。至三卿分晋,张氏仕韩,韩相张开地生平,父子相五君。平生良,字子房,汉留文成侯;良生不疑,疑生典,典生默,默生大司马金,金生阳陵公乘千秋,字万雅,千秋生嵩,嵩生五子:壮、赞、彭、陆、述,壮生胤,胤生皓,字叔明,后汉司马,世居武阳犍为。皓生北平太守宇(避地居方城)。孙肥如侯孟成,生渔阳郡守平,平生华,字茂先,晋司空壮武公,二子袆、韪,字彦仲,散骑待郎,生舆,字公安,太子舍人,袭壮武公,生次惠,宋濮阳太守。二子:穆之、安之。始兴张氏,出自晋司空华之后,隋晋南迁,至君政,因官居于韶州曲江。

张子胄,唐朝名相张九龄的祖父,唐初曾任越州剡县令(今浙江绍兴)。

张弘愈,字宗振,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唐丞相张九龄之父,曾任新州索卢县丞、知新州军州事,赠太常寺卿广州都督。嗣圣元年(684年)从新州辞官,返回韶州。

张九龄(678-740) ,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张九皋唐玄宗时为岭南节度使,封‘南康伯’。其子孙中以张仲芳最出名;进士出身,历任唐德宗至文宗六朝皇帝谏议大夫,封‘曲江县伯’,赠‘礼部尚书’,谥‘曰成’,今福建张溪张氏多为其后裔。

张九章,唐玄宗朝任岭南刺使,历任温、吉、曹三州征拜鸿胪卿,天宝(746)年任岭南经略节度使,册封‘南海神’,‘广利王’。

张九宾,隐居好善,为丞相殿中鸿胪卿长老,其四子俱登仕籍。

张文献公墓张文献公墓张九龄家族墓地落在广东省韶关市武江区西河镇田心村丞相山中,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地前面是张文献公祠,祠堂后山约120米处是张九龄及其母卢氏、弟张九皋、九章的墓冢,是广东省具有代表性的唐代大墓。张九龄为砖室结构,坐北面南,平面呈“古”字形,分墓室、甬道、耳室三部分。墓室为主体建筑,成四角攒尖式顶,长7.98米,宽4.8米,高5.35米,四壁及甬道均有侍女蟠桃园等壁画,是广东境内最早出土的、绝无仅有的唐代壁画。墓前神道原有石座像分立于两旁,今有唐岭南节度使、著名书法家徐浩撰写的《神道碑》和杜甫作诗的《故右仆射相国张九公龄诗碑》。墓下有飨堂。今飨堂内还保存着明清以来的碑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