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麻栗坡烈士陵园:清明季,思念季

 红色老山 2020-12-29


麻栗坡烈士陵园:清明季,思念季

 来源:文山新闻网   


文山实验小学老师带着学生到麻栗坡烈士陵园扫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黄建国 摄)
 

每到清明时节,总是细雨纷纷,云遮雾掩。远山、村落隐在云雾中,树木、田野笼在孤烟前。是清明成全了这场雨,抑或是这雨衬托了清明?仿佛有了这雨,才更显出清明的淡淡悲凉。行走在细细无声的雨中,萦绕在记忆深处那丝丝缕缕的忆念变得愈加清晰而迫切。

老山一等功臣刘海洋含泪为战友点上一支烟(吕兴仁 摄) 

一、清明时节,战友阴阳聚首,聊聊心里话,泪水满面流

难道是顺应“清明时节雨纷纷”的季节特点吗?清明前夕,隆隆春雷响过,便是沥沥春雨,让人们领略到春寒料峭的同时,思念故去亲友的心也变得格外强烈。

3月26日上午,云南三益文化国防基金会在文山市军供站举行的“国善·老山战友老山行”启动仪式上,有许多风尘仆仆从全国各地赶来的战斗英雄和老兵参加,他们当中有史光柱、陈洪远、秦国富、安忠文、臧雷等战斗英雄,也有烈士家人。参加完启动仪式后,他们又奔赴麻栗坡、西畴、马关烈士陵园看望战友和亲人。

人们对于出生在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县的英雄史光柱并不陌生,198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他唱着《小草》走进千家万户,人们认识了这位在战斗中失去双眼的英雄。30多年前,21岁的史光柱在收复老山那场惨烈的战斗中4次负伤,小腿、头部、背部、大腿、胸部曾不同程度受伤;左眼球、右眼球被弹片击中,仅脸部的手术就做了3次,取出的弹片有一小把。然而,身为班长的他虽遍体鳞伤却不下火线,在排长受重伤的情况下顽强地代排长指挥战斗,完成上级交给的作战任务,被中央军委授予“一级战斗英雄”光荣称号,先后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


战斗英雄史光柱(左)和砚山参战老兵李超合影留念

战斗中他是英雄,生活中他也是强者。21岁双目失明的他以顽强的毅力学会盲文,1986年,进入深圳大学中文系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成为我国第一个获得学士学位的盲人。毕业后他坚持文学创作,写诗、写歌、写散文……出版了《眼睛》《黑色的河流》等6部诗文集,在国内外各种刊物发表诗歌散文700多篇,17次获国家级文学奖,许多作品被俄、法、英等国翻译并广为传播,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其英雄壮举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

3月26日他参加了“国善·老山战友老山行”启动仪式后,便冒雨前往西畴烈士陵园看望战友,向他们倾诉离别之情。27日一早,又赶到麻栗坡烈士陵园——他一直忘不了长眠在此的战友,如今他还清楚地记得他们的名字:罗光华、王龙贵、秦安金、季光能、王树生……

这次还有从四川赶来看望牺牲战友的“滚雷英雄”安忠文。在收复者阴山的战斗中,20岁的他失去了双眼和右腿,沉入黑暗之中,记忆永远停留在20岁以前。

长得黝黑健壮的安忠文1963年9月出生在四川大凉山一个彝族家庭,是家中独子,有4个妹妹。1981年,刚满18岁的他为实现军人梦想打算报名参军。然而,此举却遭到父母强烈反对,说如果他去当兵就打断他的腿!可他仍不管不顾,收到入伍通知后才做通了父母思想工作。

1984年2月16日,他随部队从大理开拔到西畴柏林,并驻扎在那里,准备参加收复者阴山战斗。4月28日他们乘车来到麻栗坡八布后,急行军两天两夜(不敢走大路,全都在深山老林里走),于4月30日到达者阴山下,对几十个山头发起总攻。由于沿途都有地雷,战斗进行得非常惨烈。战斗打响没多久,身为班长的他在率领战士往山上冲时,不幸踩到地雷,右脚掌被炸飞,战友用急救包为他包扎后,他又挣扎着站起来指挥战斗——排长受伤了,他要代排长指挥战斗。

脚受伤的他无法站立,只能边爬着前进边指挥战斗。随后,他再一次触雷,只听“轰”的一声响,眼前红光一闪,热乎乎的血流了一脸,他顿时陷入一片黑暗。他知道自己眼睛没了,身体也受了重伤,索性继续往前爬,打算用自己的身体为战友开辟一条血路,爬了几米后,他再次触雷,一声巨响过后,他的右小腿被炸断,昏死过去……

所幸的是,战友们踏着他用身体开辟出来的13米血路攻上山头,完成了攻击任务。由于伤势严重,部队用直升机把他送到昆明43医院救治,一共做了5次大手术,10多天后他才从昏迷中苏醒。此时的他因受伤的右腿感染溃烂,从腿根部高位截肢。他失去右腿、双眼,但留下了一条命。1984年9月15日,安忠文被昆明军区授予“战斗英雄”称号;次年获全国边陲优秀儿女金质奖章;荣获一等功、三等功勋章;1986年被评为“中国青年十杰”……后任解放军某部副参谋长。


“滚雷英雄”安忠文和妻子 

清明节前夕,他带着妻子高礼姝来到文山。高礼姝说,她认识安忠文时,他已独自生活了十多年(安忠文曾有过婚姻,后来离异),高礼姝惊讶地发现,他虽然双目失明,又失去一条腿,却依然阳光、乐观、自信,喜欢唱歌,自己洗衣服、打扫屋子,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还可以上网、发短信、玩微信……她感到非常震撼,通过长时间接触,对他的感情从同情、崇敬转化成为爱情,安忠文也对这个小自己9岁、温柔体贴的小妹妹产生了难舍之情……2012年,安忠文与高礼姝携手走进婚姻。两人相亲相爱,甜蜜温馨。

有人问他,你看不见,也不能走,身体严重残疾,为何还如此乐观阳光?他说,我的战友们牺牲时只有19到20岁,为保家卫国,他们献出了美好的青春和生命,与他们相比,我非常幸运,我还有一口气,还能享受人生,结婚生子,我还有什么理由痛苦?2005年从部队退休后,他经常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演讲,对青少年开展爱国教育等。清明时节不忘来看望长眠在南疆的战友,陪烈士的家人扫墓……他十分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思如潮,催天雨;路漫漫,心逐远方,千里迢迢不惧远

今年是臧雷第67次到麻栗坡烈士陵园看望战友。“我和牺牲的战友们在生前没有约定,但每年一到清明我就特别想念‘留’在南疆的战友们,想来看望他们……”他两眼含泪,深情地说。30多年来,每年臧雷都拄着拐杖来看望当年为国献身的战友,满怀激情现场演说,英雄气概不减当年。


“铁血营长”臧雷(左)和云南三益文化国防基金会理事长刘志和(右)在“国善·老山战友老山行”启动仪式上高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被人们誉为“铁血营长”,长得魁梧高大的臧雷是山东省伍莲县人,虽然今年已62岁,腿脚因伤走路不灵便,但身板依然挺拔伟岸,硬朗,英气逼人,可以想象当年的勃勃英姿。1971年,17岁的他应征入伍,1978年,他所在的部队开拔到河口。1979年他在一次战斗中负伤。那时他还是一个排长,25岁。受伤后,他半身瘫痪,昏迷6天6夜,丧失记忆3个月,当时301医院的专家说,他能否恢复,全靠毅力。恢复记忆后,他又丧失行动功能,他咬牙坚持学走、学坐、学游泳……最终得以康复。1982年,他又主动请缨重上战场。

1984年他参加老山收复战并担任主攻营营长。那场战斗打得非常艰险,非常惨烈,也非常漂亮!他在这次战斗中头部、腰部、眼睛、腿、胳膊都受了伤,如今他身上有14处骨折,右耳听不见,左眼基本看不见。他的几个亲密战友:连长孙思广、副连长张大权、副教导员韦玉辉及他所带的一些战士都牺牲了。“他们没能走进凯旋门,却走进了纪念碑,一想到他们,我的心就像针扎般地痛。每年我都要来看望他们,每次来我都不戴军功章,烈士的墓碑就是最大的军功章!他们把生命都献出来了,功劳是他们的。”


       胡国桥(右一)与与史光柱、安忠文和军校同学刘海洋(左一)在老山战友老山行启动仪式上

此次前来悼念的人群中,还有一个来自北京、长相英俊的现役军官。虽然他穿着迷彩服,行为举止低调,但仍可看到他肩章上的4颗星(大校军衔)。他是来自北京解放军某部的一等功军官、军事专家胡国桥大校。胡国桥1984年由地方大学进入陆军学院学习军事;1985年赴老山前线代职见习,荣立一等功,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研究院副军级研究员,大校军衔。

胡国桥从小就特别崇拜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董存瑞等都是他的偶像。1984年他大学毕业时,南疆战事正酣,一个个老山英模的英雄事迹激励着他参军入伍,毅然将青春献国防。1985年,学校决定选派部分学员去前线“带职见习”,他第一时间向党组织递交《参战申请书》,争取做一个上过战场、无悔于心的军人。今年清明节前夕,他决定到麻栗坡烈士陵园祭奠英烈。

3月25日是周末,他打算赶来参加3月26日在文山举行的“国善·老山战友老山行”启动仪式,并到烈士陵园祭奠英烈。因为中午有一个重要会议要开,他买了晚上9点从北京飞往昆明的机票,飞机晚点,飞到昆明时已是凌晨3点。下了飞机,他马不停蹄赶往文山,到达文山已是26日上午7点,他没有休息,直接奔向启动仪式现场。仪式结束后,立马到文山烈士陵园祭奠被誉为“英雄兄弟”的哥哥刘光。

到麻栗坡烈士陵园为儿子刘明扫墓的烈士母亲王昌群和女儿刘丰。(黄建国 摄) 

刘光和弟弟刘明先后在南疆边境保卫战中牺牲,哥哥1981年12月5日壮烈牺牲时,正值弟弟刘明退伍,得知哥哥刘光牺牲的消息后,刘明立即写了请战书,坚决要求上战场。1984年7月13日,弟弟刘明在一次战斗中英勇牺牲。刘光埋葬在文山烈士陵园,弟弟刘明则安葬在麻栗坡烈士陵园。胡国桥十分敬佩刘家兄弟保家卫国、不惧流血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早就打算到“英雄兄弟”墓前祭奠。

3月27日,他随老兵们一起来到麻栗坡,参加由云南三益文化国防基金会举办的2016年清明“忠魂祭”。当《忠魂祭》主题歌响起时,手执红玫瑰的他神情肃穆,两眼含泪。

胡国桥认为,将英雄精神根植于血脉之中,就一定能成为生活的强者,一定能成功!多年来,他一直把英雄精神当作前行的力量。

三、离别时的话语,犹言在耳,又是清明雨中,折菊来到你身旁

这次专程来到麻栗坡烈士陵园扫墓的,还有七都晚刊记者的朋友赵女士,她来看望长眠在这里的闺蜜、女民兵杨志琼。

赵女士出生在老山脚下的麻栗坡天保农场,与比她年长一岁、家住天保农场友谊队的杨志琼是十分要好的朋友。边境战事紧张时,赵女士随家人疏散到麻栗坡县城,她至今仍刻骨铭心地记得,杨志琼牺牲那天是1979年9月8日。那年赵女士17岁,杨志琼18岁,正值青春勃发、如鲜花盛放的年龄。当年杨志琼模样俊俏,追求者无数,正与部队英俊帅气的翻译官陈虹热恋。


杨志琼留给赵女士的惟一一张照片

杨志琼从小聪明伶俐,学习成绩一直不错。然而,考上高中后却放弃学业回农场当了一名工人。边境战事爆发后,她当上支前民兵。由于地处前线,为了安全,天保农场的许多干部职工都作了疏散。就在她牺牲的前一天,即9月7日,得知赵女士一家要搬到麻栗坡县城的消息后,杨志琼依依不舍地找到她,悲戚地说,你走了,说不定哪天就永远见不着了。“怎么可能呢,你要好好保护自己,我们一定会见面的。”赵女士安慰杨志琼说。两个小姐妹分别时,杨志琼两眼含泪,拿出自己的一张照片送给朋友:“这张照片就留给你作纪念吧,假如哪天我死了,想我就看照片吧……”就这样一语成谶,她们分别后的第二天,赵女士就惊闻杨志琼受重伤的噩耗!

9月8日,身为支前民兵的杨志琼为部队带路,途中遭遇袭击,身上多处中弹的她被紧急送到麻栗坡县医院。得知消息,赵女士流着泪一路狂奔赶到医院,杨志琼还没咽气,全身血肉模糊的她奄奄一息地躺着,胸部有3个弹孔,手掌中了一枪,腿上中了一枪。她满眼含泪,心如刀绞。

这时,杨志琼的恋人陈虹也匆匆赶来,他抱着她,大声哭喊她的名字,涕泪俱下。杨志琼吃力地睁开眼睛,依依不舍地看着心爱的恋人,像要把他铭刻在心中,喘息着说:“陈虹,我不能陪你走下去了……”话没说完就停止了呼吸。

前一天还活蹦乱跳的人,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人世,令人悲痛欲绝!

杨志琼与赵女士分别时所说的话还犹言在耳,转瞬之间,已是37年的时光过去,如果她还在世,今年该55岁了,正值退休年龄。可她还来不及当上妻子、母亲,就在花未开到全盛的18岁永远地离开人世,这让赵女士每每想起都悲痛难忍。

洒泪忆战友(吕兴仁 摄) 

3月27日,赵女士专门买了杨志琼生前最爱吃的小麻花,带上一枝黄菊来到她墓前:“杨志琼,我来看你了,这是你最爱吃的小麻花,这是你最喜欢的菊花,你给我的照片我一直保留着,我永远不会忘记你……”话没说完,已是泣不成声。

有的人活着,却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却永远活在人们心中,英雄不死,精神永存!人民会永远记住你们,共和国的英烈!


      作者唐丽萍(文山日报首席记者)与老山主攻营长臧雷(右)和《映象文山》杂志记者田戈(左)


关注《映象老山》博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